耐火化纤维束和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87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在耐火化处理时发生的单纤维间的粘接松解,得到高强度碳纤维的耐火化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火化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在将聚丙烯腈系前体纤维束在氧化性气氛中200~300℃下进行耐火化处理而制造耐火化纤维束的工序中,相对于由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组成的罗拉组,使纤维束以从第n个罗拉与第(n+1)个罗拉之间依次通过的方式走行,其中,m是3以上的整数,n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数,所述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的罗拉轴为彼此平行状态、并且垂直于纤维束的走行方向,罗拉径为5~30mm,所述纤维束的比重为1.20~1.50,并且满足规定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耐火化纤维束和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抑制耐火化工序中的单纤维间粘接来得到高强度碳纤维束的耐火化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束与其他纤维相比,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所以作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不仅被广泛用于运动用途·航空宇宙用途,而且还被用于汽车、风车、压力容器等通常的产业用途。特别是在环境·成本方面强烈要求机体、车体的轻量化的飞机、汽车领域中对碳纤维束的需求高,近年来要求碳纤维束的进一步高性能化。尤其是要求具有高拉伸强度的碳纤维束。碳纤维束的强度依赖于原料聚丙烯腈系前体的强度,但现在已经知道作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有缺陷和韧性。缺陷可以列举出在碳纤维束制造工序中,由于与粉尘、金属等异物的接触或附着使单纤维产生的损伤和空隙、由于单纤维间的粘接而产生的单纤维表面上的损伤、在与罗拉的擦掠等时产生的碳纤维束本身损伤。缺陷即使是在碳纤维束的单纤维的内部和表层中的任一者上形成,随着缺陷的大小和数量的增加,碳纤维束的强度降低。尤其是如果在碳纤维束的制造工序中单纤维间形成粘接,则通过张力等对纤维束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化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在将聚丙烯腈系前体纤维束在氧化性气氛中200~300℃下进行耐火化处理而制造耐火化纤维束的工序中,相对于由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组成的罗拉组,使纤维束以从第n个罗拉与第(n+1)个罗拉之间依次通过的方式走行,其中,m是3以上的整数,n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数,/n所述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的罗拉轴为彼此平行状态、并且相对于纤维束的走行方向垂直,罗拉径为5~30mm,所述纤维束的比重为1.20~1.50,/n所述制造方法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a)~(d),/n(a)在以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6 JP 2018-0111661.一种耐火化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在将聚丙烯腈系前体纤维束在氧化性气氛中200~300℃下进行耐火化处理而制造耐火化纤维束的工序中,相对于由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组成的罗拉组,使纤维束以从第n个罗拉与第(n+1)个罗拉之间依次通过的方式走行,其中,m是3以上的整数,n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数,
所述m个连续设置的罗拉的罗拉轴为彼此平行状态、并且相对于纤维束的走行方向垂直,罗拉径为5~30mm,所述纤维束的比重为1.20~1.50,
所述制造方法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a)~(d),
(a)在以Rn表示第n个罗拉径、以Rn+1表示第(n+1)个罗拉径、以Ln表示第n个罗拉轴和第(n+1)个罗拉轴间的距离时,Ln满足:0.75×(Rn+Rn+1)≤Ln≤2.0×(Rn+Rn+1),其中,所述Rn、Rn+1和Ln的单位均为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雄贵伊藤隆弘海木宽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