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取向电磁钢板及无取向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取向电磁钢板及无取向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16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8-02610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技术介绍
无取向电磁钢板例如被用于电机的铁心,对于无取向电磁钢板,要求优异的磁特性例如高磁通密度。迄今为止提出了如专利文献1~9所公开的各种技术,但难以得到充分的磁通密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2-1335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5-14064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6-05733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2-24190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2004-19721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2004-332042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国特开2005-067737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国特开2011-140683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国特开2010-1557号公报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取向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所示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nC:0.0030%以下;/nSi:2.00%以下;/nAl:1.00%以下;/nMn:0.10%~2.00%;/nS:0.0030%以下;/n从由Mg、Ca、Sr、Ba、Nd、Pr、La、Ce、Zn及Cd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总计为0.0003%以上、小于0.0015%;/n将Si含量的质量%定义为[Si],将Al含量的质量%定义为[Al],将Mn含量的质量%定义为[Mn],以式1表示的参数Q:2.00以下;/nSn:0.00%~0.40%;/nCu:0.00%~1.00%;且/n剩余部分:Fe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6 JP 2018-0261031.一种无取向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所示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
C:0.0030%以下;
Si:2.00%以下;
Al:1.00%以下;
Mn:0.10%~2.00%;
S:0.0030%以下;
从由Mg、Ca、Sr、Ba、Nd、Pr、La、Ce、Zn及Cd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总计为0.0003%以上、小于0.0015%;
将Si含量的质量%定义为[Si],将Al含量的质量%定义为[Al],将Mn含量的质量%定义为[Mn],以式1表示的参数Q:2.00以下;
Sn:0.00%~0.40%;
Cu:0.00%~1.00%;且
剩余部分:Fe及杂质,
将板厚中心部的{100}晶体取向强度、{310}晶体取向强度、{411}晶体取向强度、{521}晶体取向强度、{111}晶体取向强度、{211}晶体取向强度、{332}晶体取向强度、{221}晶体取向强度分别定义为I100、I310、I411、I521、I111、I211、I332、I221,以式2表示的参数R为0.80以上,
Q=[Si]+2×[Al]-[Mn](式1)
R=(I100+I310+I411+I521)/(I111+I211+I332+I221)(式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学组成中,满足
Sn:0.02%~0.40%、或者
Cu:0.10%~1.00%、或者
满足这两者。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取向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液的连续铸造工序;
由所述连续铸造工序得到的钢锭的热轧工序;
由所述热轧工序得到的钢带的冷轧工序;以及
由所述冷轧工序得到的冷轧钢板的最终退火工序,
所述钢液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组成,
所述钢带中,柱状晶的比例以面积分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猛,脇坂岳显,宫嵜雅文,诸星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