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彦伟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83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为:出料壳体、延长壳体、中间壳体、延长壳体和进料壳体,相邻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中间壳体和延长壳体的侧壁分别设有维修门。进料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料坑,排料坑底部设有驱动坑,驱动坑内部设有下驱动装置。出料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驱动装置,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设定数量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驱动坑靠近驱动蛟龙一侧设有支撑装置。该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可以对壳体内部的煤炭排出;方便对已投入生产使用的壳体维修;方便满足不同高度要求的煤炭输送;保证去动力的大小,保证电机和驱动绞龙的使用寿命;保证驱动绞龙的支撑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煤矿使用煤炭输送设备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煤矿用运输机用于煤炭采掘、转运、生产加工等工作过程,是目前煤矿产业的基础设备,输送机具有运输量大,连续运输,承载能力强,运输距离长等特点,但现有的输送装置多高于地面,还需要工人将地面上的煤炭转移到输送装置上,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劳动力成本高,现有的与输送装置相配合的上料装置结构设置不合理且过于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使用成本高。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记载的,申请号为:201820570362.8,授权公告号为:CN208165942U,专利文献“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解决了煤炭竖向传输的技术问题。但是,专利文件记载的技术方案,经过实践使用得出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停电,则在整个竖壳和横壳内部的煤炭无法排出,整个输送装置通电再次启动过程中,启动力过大,容易损伤绞龙叶片;第二、无法方便的对壳体内部的部件维修,只能完全的拆卸开整个装置,才能完成对壳体内部的维修,维修成本高;第三、第一绞龙的长度固定,无法适应各种高度的使用,只能使用在单一高度的环境中,降低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第四、第一绞龙只有单一的动力输入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烧坏电机的问题;第五、第一绞龙缺少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煤炭重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支撑力,才能保证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采掘煤炭输送装置还存在,容易发生损坏、维修成本高、适用范围单一、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壳体内部的煤炭排出;方便对已投入生产使用的壳体维修;方便满足不同高度要求的煤炭输送;保证去动力的大小,保证电机和驱动绞龙的使用寿命;保证驱动绞龙的支撑力度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包括多段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中间壳体和延长壳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为:出料壳体、延长壳体、中间壳体、延长壳体和进料壳体,相邻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中间壳体和延长壳体的侧壁分别设有维修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侧部导通设有进料漏斗装置,所述进料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料坑,所述排料坑底部设有驱动坑,所述驱动坑内部设有下驱动装置,所述驱动坑上侧与排料坑之间密封设有密封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驱动装置,所述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设定数量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坑靠近驱动绞龙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下贯通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轴,所述驱动孔上端设有平面轴承,所述驱动绞龙下端连接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底面与所述平面轴承支撑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面中部与第一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与驱动坑内部的下驱动装置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的底面包括:支撑底面、排料底面;所述支撑底面与进料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料底面与支撑底面铰接,所述排料底面铰接有伸缩柱,支撑所述排料底面密封进料壳体底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面设在所述排料坑边缘,使所述第二驱动轴沿排料坑边缘伸入所述排料坑。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设在所述驱动坑的一端,所述支撑装置为倒立的“L”型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伸入驱动坑的一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所述支撑装置下方设有所述下驱动装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上表面与进料壳体的支撑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料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料板的远离第二驱动轴的一侧设有所述伸缩柱。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的外壁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在排料坑处的底面设有辅助架,使所述辅助架支撑所述支撑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与进料壳体外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上端设有驱动凸起。所述延长壳体的驱动绞龙下端设有驱动凹槽,所述延长壳体的驱动绞龙上端设有驱动凸起;所述中间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上端设有驱动凸起,所述中间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下端设有光孔槽;所述出料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下端设有驱动凹槽;所述进料壳体的驱动凸起与延长壳体的驱动凹槽连接,所述延长壳体的驱动凸起与中间壳体的光孔槽限位连接;所述中间壳体的驱动凸起与中间壳体上侧的延长壳体的驱动凹槽连接;所述延长壳体上侧的驱动凸起与出料壳体的驱动凹槽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壳体和中间壳体之间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延长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和出料壳体之间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延长壳体;相邻的延长壳体之间,下方的延长壳体的驱动凸起与上方的延长壳体的驱动凹槽配合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壳体的上端面呈圆弧拱形结构,在所述上端面上方中部上驱动装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靠近中心位置到出料壳体内壁呈倾斜向下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维修门包括:门本体、旋转柄和挡柄;每个所述壳体侧部开设有维修口,所述门本体铰接在所述维修口内部,所述门本体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维修口铰接,所述维修口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柄,所述门本体靠近挡柄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所述旋转柄,所述旋转柄的另一端可拆卸卡接在所述挡柄内。本技术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煤矿采掘输送设备,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为:出料壳体、延长壳体、中间壳体、延长壳体和进料壳体,相邻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中间壳体和延长壳体的侧壁分别设有维修门。进料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料坑,排料坑底部设有驱动坑,驱动坑内部设有下驱动装置。出料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驱动装置,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设定数量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驱动坑靠近驱动绞龙一侧设有支撑装置。进料壳体的支撑底面与进料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排料底面与支撑底面铰接,排料底面铰接有伸缩柱,支撑排料底面密封进料壳体底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掘煤炭输送装置,容易发生损坏、维修成本高、适用范围单一、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该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可以对壳体内部的煤炭排出,方便维修,且启动时可以在无载荷状态启动。通过设定维修门,方便对已投入生产使用的壳体维修;通过多段壳体结构组合设计,方便满足不同高度要求的煤炭输送。上下两个驱动装置,保证去动力的大小,保证电机和驱动绞龙的使用寿命。支撑装置专门对驱动绞龙支撑作用,保证驱动绞龙的支撑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料壳体(1)、出料壳体(2)、中间壳体(3)和延长壳体(4);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为:出料壳体(2)、延长壳体(4)、中间壳体(3)、延长壳体(4)和进料壳体(1),相邻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n所述进料壳体(1)、出料壳体(2)、中间壳体(3)和延长壳体(4)的侧壁分别设有维修门(5);/n所述进料壳体(1)侧部导通设有进料漏斗装置(61),所述进料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料坑(7),所述排料坑(7)底部设有驱动坑(8),所述驱动坑(8)内部设有下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坑(8)上侧与排料坑(7)之间密封设有密封门(71);/n所述出料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驱动装置(10),所述上驱动装置(10)和下驱动装置(9)分别驱动设定数量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20);/n所述驱动坑(8)靠近驱动绞龙(20)一侧设有支撑装置(81),所述支撑装置(81)上下贯通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轴(82),所述驱动孔上端设有平面轴承(83),所述驱动绞龙(20)下端连接第二驱动轴(84),第二驱动轴(84)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5),所述支撑板(85)下底面与所述平面轴承(83)支撑连接,所述支撑板(85)底面中部与第一驱动轴(8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82)与驱动坑(8)内部的下驱动装置(9)连接;/n所述进料壳体(1)的底面包括:支撑底面(11)、排料底面(12);所述支撑底面(11)与进料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料底面(12)与支撑底面(11)铰接,所述排料底面(12)铰接有伸缩柱(13),支撑所述排料底面(12)密封进料壳体(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料壳体(1)、出料壳体(2)、中间壳体(3)和延长壳体(4);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为:出料壳体(2)、延长壳体(4)、中间壳体(3)、延长壳体(4)和进料壳体(1),相邻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
所述进料壳体(1)、出料壳体(2)、中间壳体(3)和延长壳体(4)的侧壁分别设有维修门(5);
所述进料壳体(1)侧部导通设有进料漏斗装置(61),所述进料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料坑(7),所述排料坑(7)底部设有驱动坑(8),所述驱动坑(8)内部设有下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坑(8)上侧与排料坑(7)之间密封设有密封门(71);
所述出料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驱动装置(10),所述上驱动装置(10)和下驱动装置(9)分别驱动设定数量壳体内部的驱动绞龙(20);
所述驱动坑(8)靠近驱动绞龙(20)一侧设有支撑装置(81),所述支撑装置(81)上下贯通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轴(82),所述驱动孔上端设有平面轴承(83),所述驱动绞龙(20)下端连接第二驱动轴(84),第二驱动轴(84)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5),所述支撑板(85)下底面与所述平面轴承(83)支撑连接,所述支撑板(85)底面中部与第一驱动轴(8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82)与驱动坑(8)内部的下驱动装置(9)连接;
所述进料壳体(1)的底面包括:支撑底面(11)、排料底面(12);所述支撑底面(11)与进料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料底面(12)与支撑底面(11)铰接,所述排料底面(12)铰接有伸缩柱(13),支撑所述排料底面(12)密封进料壳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面(11)设在所述排料坑(7)边缘,使所述第二驱动轴(84)沿排料坑(7)边缘伸入所述排料坑(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1)设在所述驱动坑(8)的一端,所述支撑装置(81)为倒立的“L”型结构,所述支撑装置(81)伸入驱动坑(8)的一端设有支撑柱(87)支撑,所述支撑装置(81)下方设有所述下驱动装置(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1)上表面与进料壳体(1)的支撑底面(11)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采掘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14)的远离第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伟李猛史志祥陈玉霖王召阳李纪山王东张辉冀托付伟伟范航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