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22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包括外管道,外管道后部设置进料口,前部设置主出料口,内部设置由绞龙叶和绞龙轴构成的内转体。在主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副出料口,且副出料口配设封堵端盖,封堵端盖顶部与外管道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且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处的外管道的内壁密闭。在外管道内设置一个阻隔滑块,该阻隔滑块中部设置轴孔,从轴孔一侧向外开设与绞龙叶吻合的卡合缝,使得阻隔滑块能够卡装在绞龙叶上,且可以顺着绞龙叶转动并移动。该输料管可以将物料从最上部的出料口排出,也可以从输料管中部的出俩口排出,可以使一台送料机匹配具有多种高度的盛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
本技术属于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
技术介绍
螺旋送料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包括位于料斗和输料管,其主要的工作部件为输料管内部的绞龙,在绞龙的作用下,物料顺着输料管上移,最终从最上部的出料口排出。而现有输料管的出口均设置在输料管最上部,因此对于一款组装完成的螺旋送料机,其物料输送高度是确定的,即只能输送到输料管上部的输料口处,而不能降低输料高度,这会使得一款螺旋送料机不能有很好的适用性,如果需要给较低的盛接设备供料,则还需要更换送料机或者在出料口加装管道,使物料顺着管道落进盛接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该输料管可以将物料从最上部的出料口排出,也可以从输料管中部的出俩口排出,可以使一台送料机匹配具有多种高度的盛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包括外管道,外管道后部设置进料口,前部设置主出料口,内部设置由绞龙叶和绞龙轴构成的内转体。在主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副出料口,且副出料口配设封堵端盖,封堵端盖顶部与外管道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且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处的外管道的内壁密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管道上除了具有上部的主出料口,还在主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置若干副出料口,由于不同的出料口所在的高度不同,因此可以使该口绞龙输料管具有多个输料高度,且每个副出料口都有配设封堵端盖,在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被完全堵塞,物料不会流出,而打开副出料口后,物料经过第一个出料口后就会从出料口落下,从而实现物料的中途排放,使该绞龙输料管具有更好的适配性。优选地,在外管道内设置一个阻隔滑块,该阻隔滑块中部设置轴孔,从轴孔一侧向外开设与绞龙叶吻合的卡合缝,使得阻隔滑块能够卡装在绞龙叶上,且可以顺着绞龙叶转动并移动,并且阻隔滑块安装在绞龙叶上后,阻隔滑块外周成为完整的圆形面;在阻隔滑块顶部设置安插孔,该安插孔用于安插调节柄;在外管道上设置调节口,该调节口延伸至主出料口以及最下部的副出料口处,且调节口配设完全吻合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握持柄。加装阻隔滑块后,在使用其中一个副出料口时,将阻隔滑块移动至该副出料口的上沿,这可以阻挡物料,避免出现物料不能从该出料口落完并沿着绞龙叶继续上移的现象。优选地,所述外管道上套装限位环,限位环上设置避让口,将避让口对准调节口则可以取出密封盖,将避让口错开调节口则可以紧固密封盖,在限位环的作用下,密封盖可以稳定的盖合在避让口中,避免在输料装置工作过程中密封盖脱落,提高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封堵端盖包括柱头,柱头顶部设置封堵头,该封堵头的顶面与外管道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封堵端盖还包括螺纹盖,该螺纹盖顶触柱头,并在副出料口下沿设置与螺纹盖配合的螺纹。由于副出料口是备用出口,在实际生产中,不会出现频繁更换出料口的情况,所以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封堵端盖,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优选地,所述阻隔滑块上设置螺纹孔,该螺纹孔贯穿轴孔;在螺纹孔中安装定位螺栓,通过拧紧定位螺栓端部通过压紧绞龙轴来对阻隔滑块进行定位,使得阻隔滑块随内转体一同转动,避免在绞龙转动使内转体晃动或顺着绞龙轴移动。优选地,所述螺纹孔设置于安插孔的底部,并在安插孔内设置顶塞。优选地,所述调节口的宽度大于调节柄的直径,使得调节柄可以在调节口中左右晃动,由于在调节阻隔滑块的位置时,需要绞龙叶转动且只能通过调节柄辅助移动,当绞龙叶和阻隔滑块发生卡滞时,通过晃动调节柄可以解除这一问题,从而有利于快速调节阻隔滑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下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副出料口的封堵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阻隔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阻隔滑块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管道1、进料口2、主出料口3、副出料口4、封堵端盖5、握持柄6、限位环7、调节口8、密封盖9、绞龙叶10、绞龙轴11、阻隔滑块12、卡合缝13、调节柄14、安插孔15、螺纹孔16、定位螺栓17、顶塞18、轴孔20、避让口71、料口41、预留沿42、柱头51、螺纹盖52、封堵头53、预留台阶5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该输料管包括外管道1,外管道1后部设置进料口2,前部设置主出料口3,内部设置由绞龙叶10和绞龙轴11构成的内转体。在主出料口3和进料口2之间设置两个副出料口4,且副出料口4配设封堵端盖5,封堵端盖5顶部与外管道1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且盖上封堵端盖5后,副出料口4处的外管道1的内壁密闭。在该实施例中,外管道1上除了具有上部的主出料口3,还在主出料口3和进料口2之间设置若干副出料口4,由于不同的出料口所在的高度不同,因此可以使该口绞龙输料管具有多个输料高度,且每个副出料口4都有配设封堵端盖5,在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4被完全堵塞,物料不会流出,而打开副出料口4后,物料经过第一个出料口后就会从出料口落下,从而实现物料的中途排放,使该绞龙输料管具有更好的适配性。在使用其中一个副出料口时,由于失去阻挡,可能会有部分物料顺着绞龙叶进入该副出料口上方的管道内,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外管道1内设置一个阻隔滑块12,该阻隔滑块中部设置轴孔20,从轴孔20一侧向外开设与绞龙叶10吻合的卡合缝13,使得阻隔滑块能够卡装在绞龙叶10上,且可以顺着绞龙叶10转动并移动,并且阻隔滑块12安装在绞龙叶10上后,阻隔滑块12外周成为完整的圆形面;在阻隔滑块顶部设置安插孔15,该安插孔15用于安插调节柄14;在外管道1上设置调节口8,该调节口延伸至主出料口3以及最下部的副出料口4处,且调节口8配设完全吻合的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上设置握持柄6。另外,由于在调节阻隔滑块12的位置时,需要绞龙叶转动且只能通过调节柄辅助移动,这个过程中绞龙叶和阻隔滑块12可能会发生卡滞。为此,设置调节口8的宽度大于调节柄14的直径,使得调节柄14可以在调节口8中左右晃动,操作者可以通过晃动调节柄14可以解除这一卡滞问题,从而有利于快速调节阻隔滑块。实施例中,所用密封盖9只是盖在避让口71中,为避免在输料装置工作过程中密封盖9脱落,提高安全性,在外管道1上套装限位环7,限位环7上设置避让口71,将避让口71对准调节口8则可以取出密封盖9,将避让口71错开调节口8则可以紧固密封盖9,在限位环7的作用下,密封盖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包括外管道,外管道后部设置进料口,前部设置主出料口,内部设置由绞龙叶和绞龙轴构成的内转体,其特征在于:在主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副出料口,且副出料口配设封堵端盖,封堵端盖顶部与外管道的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且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处的外管道的内壁密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包括外管道,外管道后部设置进料口,前部设置主出料口,内部设置由绞龙叶和绞龙轴构成的内转体,其特征在于:在主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副出料口,且副出料口配设封堵端盖,封堵端盖顶部与外管道的内壁具有相同的曲率,且盖上封堵端盖后,副出料口处的外管道的内壁密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其特征在于:在外管道内设置一个阻隔滑块,该阻隔滑块中部设置轴孔,从轴孔一侧向外开设与绞龙叶吻合的卡合缝,使得阻隔滑块能够卡装在绞龙叶上,且可以顺着绞龙叶转动并移动,并且阻隔滑块安装在绞龙叶上后,阻隔滑块外周成为完整的圆形面;在阻隔滑块顶部设置安插孔,该安插孔用于安插调节柄;在外管道上设置调节口,该调节口延伸至主出料口以及最下部的副出料口处,且调节口配设完全吻合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握持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出料口绞龙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上套装限位环,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申旺兰秀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铸未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