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80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至少包括车厢、第一条形孔、固定块、卷筒、盖板、移动块以及摆动组件,所述车厢的正面以及背面皆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架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内卷绕有与第一条形孔为配合结构的盖板且盖板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条形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可沿第一条形孔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第一轮齿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性的设计了卷帘式加盖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小型环卫车,避免了加装后超宽等现象的发生,极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广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环卫车,具体是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环卫车是环卫工程常用的工具,社会的进步对环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环卫车由于可以降低环卫工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环卫部门、小区物业等。现有的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多采用上位平移加盖法。具体的,上位平移加盖法是依靠两侧的连杆使盖子平移,然而其两侧的连杆宽度增加了整车的宽度,使很多小型车辆在加装以后超宽,无法使用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至少包括车厢、第一条形孔、固定块、卷筒、盖板、移动块以及摆动组件,所述车厢的正面以及背面皆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架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内卷绕有与第一条形孔为配合结构的盖板且盖板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条形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可沿第一条形孔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第一轮齿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组件;其中:所述摆动组件至少包括转盘、驱动部件、凸块、铰接块、连杆、第二条形孔以及半齿轮,所述转盘的输入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部件,所述转盘的边缘固定有凸块,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且凸块与第二条形孔为配合结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轮齿为配合结构的半齿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件为减速电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块的固定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创新性的在车厢的上方设计了卷帘式加盖的方法,实际操作时,首先启动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带动转盘旋转,进而带动凸块进行以及凸块到转盘圆心的位置为半径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铰接在铰接块上的连杆进行摆动,通过连杆上的半齿轮带动移动块移动,继而移动块将盖板从卷筒上拉出,完成小型环卫车的加盖工作。综上,本技术创新性的设计了卷帘式加盖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小型环卫车,避免了加装后超宽等现象的发生,极大的提升了本技术的广泛性。附图说明图1为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至少包括车厢100、第一条形孔200、固定块300、卷筒400、盖板500、移动块600以及摆动组件700,所述车厢100的正面以及背面皆设有第一条形孔200,所述第一条形孔20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300,两个固定块300之间架设置有卷筒400,所述卷筒400内卷绕有与第一条形孔200为配合结构的盖板500且盖板500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条形孔200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500的一端设置有可沿第一条形孔200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块600,所述移动块600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610,所述第一轮齿610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组件700;其中:所述摆动组件700至少包括转盘710、驱动部件720、凸块730、铰接块740、连杆750、第二条形孔760以及半齿轮770,所述转盘710的输入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部件720,所述驱动部件720为减速电机。所述转盘710的边缘固定有凸块730,所述转盘710的上方设置有铰接块740,所述铰接块740上铰接有连杆750,所述连杆75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760且凸块730与第二条形孔760为配合结构,所述连杆75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轮齿610为配合结构的半齿轮770。为了限制移动块600的位置,所述第一条形孔200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10,所述限位块2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块600的固定槽。实际安装时,所述车厢100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观察车厢100内部情况的观察窗800。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示:首先启动驱动部件720,驱动部件720带动转盘710旋转,进而带动凸块730进行以及凸块730到转盘710圆心的位置为半径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铰接在铰接块740上的连杆750进行摆动,通过连杆750上的半齿轮770带动移动块600移动,继而移动块600将盖板500从卷筒400上拉出,完成小型环卫车的加盖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车厢(100)、第一条形孔(200)、固定块(300)、卷筒(400)、盖板(500)、移动块(600)以及摆动组件(700),所述车厢(100)的正面以及背面皆设有第一条形孔(200),所述第一条形孔(20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300),两个固定块(300)之间架设置有卷筒(400),所述卷筒(400)内卷绕有与第一条形孔(200)为配合结构的盖板(500)且盖板(500)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条形孔(200)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500)的一端设置有可沿第一条形孔(200)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块(600),所述移动块(600)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610),所述第一轮齿(610)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组件(700);其中:/n所述摆动组件(700)至少包括转盘(710)、驱动部件(720)、凸块(730)、铰接块(740)、连杆(750)、第二条形孔(760)以及半齿轮(770),所述转盘(710)的输入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部件(720),所述转盘(710)的边缘固定有凸块(730),所述转盘(710)的上方设置有铰接块(740),所述铰接块(740)上铰接有连杆(750),所述连杆(75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760)且凸块(730)与第二条形孔(760)为配合结构,所述连杆(75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轮齿(610)为配合结构的半齿轮(770)。/n...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环卫车的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车厢(100)、第一条形孔(200)、固定块(300)、卷筒(400)、盖板(500)、移动块(600)以及摆动组件(700),所述车厢(100)的正面以及背面皆设有第一条形孔(200),所述第一条形孔(20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300),两个固定块(300)之间架设置有卷筒(400),所述卷筒(400)内卷绕有与第一条形孔(200)为配合结构的盖板(500)且盖板(500)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一条形孔(200)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500)的一端设置有可沿第一条形孔(200)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块(600),所述移动块(600)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610),所述第一轮齿(610)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组件(700);其中:
所述摆动组件(700)至少包括转盘(710)、驱动部件(720)、凸块(730)、铰接块(740)、连杆(750)、第二条形孔(760)以及半齿轮(770),所述转盘(710)的输入端通过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媛孙绍辉刘德志张怀年张智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