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4780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水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废水抽出工作时,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或丝袋状物容易造成抽水泵损坏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废水罐、排渣罐和抽水泵;废水罐的抽水口与排渣罐的入口、排渣罐的出口与抽水泵的入口均通过管道连通;排渣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用于过滤排渣罐内废水中的杂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抽水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水系统,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抽水工作时,一般可以采用潜水泵、液下泵和自吸泵等。当需要从地下废水罐内抽出废水时,由于潜水泵和液下泵均需要泵体和叶轮浸泡在废水中,这样会影响潜水泵和液下泵的使用寿命,因而在此情况下多采用自吸泵来抽水。然而,在使用自吸泵抽水时,废水中含有的固体颗粒或丝袋状物很容易抽入到自吸泵中,从而造成自吸泵的损坏,影响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水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废水抽出工作时,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或丝袋状物容易造成抽水泵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废水罐、排渣罐和抽水泵;所述废水罐的抽水口与所述排渣罐的入口、所述排渣罐的出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入口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渣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用于过滤所述排渣罐内废水中的杂物。可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袋和支撑袋;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支撑袋的内侧;所述支撑袋与所述排渣罐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袋与所述支撑袋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排渣罐包括一端开口的罐体和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顶盖;所述罐体内壁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袋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所述支撑袋可通过所述弯折部挂设在所述支撑件上。可选的,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压盖和位于所述压盖上方的盖板;所述压盖与所述盖板旋合固定,所述压盖可将所述过滤袋开口端的外翻边压紧在所述弯折部上。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排渣罐的出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入口之间;所述缓冲罐和所述排渣罐的顶盖、以及所述抽水泵上均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缓冲罐和所述排渣罐的罐体上均设置有与其罐体内部连通的补水接口,所述补水接口上设置有补水阀,所述补水阀用于控制所述补水接口的打开或关闭。可选的,所述缓冲罐或所述排渣罐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显示所述缓冲罐或所述排渣罐内的液位;或者,所述缓冲罐和所述排渣罐上均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分别显示所述缓冲罐和所述排渣罐内的液位。可选的,所述排渣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的连接管道内设置有音叉开关,所述音叉开关用于在所述连接管道内无液体流过时发出警示信息。可选的,所述废水罐内设置有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用于测量所述废水罐内的液位;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的测量值控制所述抽水泵的启停。可选的,所述第二液位计为浮球液位计。可选的,所述抽水泵的出口处设置有泵出口阀;所述泵出口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抽水泵的出口;所述抽水泵的出口内侧还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用于防止液体回流。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提供的抽水系统通过在废水罐和抽水泵之间设置排渣罐,利用排渣罐中的过滤结构过滤废水中的杂物,这样避免了废水中的杂物进入抽水泵中造成抽水泵的损坏,提高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的抽水系统通过在排渣罐中设置过滤袋和支撑袋,利用过滤袋和支撑袋这样的双层过滤结构来过滤废水中的杂物。由于支撑袋与排渣罐内壁可拆卸连接,过滤袋与支撑袋可拆卸连接;当过滤袋中杂物堆积较满需要更换时,可以方便的拆卸并更换过滤袋和支撑袋。3)本技术提供的抽水系统通过在排渣罐与抽水泵之间设置缓冲罐,在首次启动抽水泵前,利用排渣罐和缓冲罐上的补水接口将排渣罐和缓冲罐灌满液体,这样在抽水泵后续的多次启停间,排渣罐和缓冲罐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液位,这样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抽水泵在停止抽水时,泵腔和管道内的水会回流入废水罐,当泵体再次启动时,泵腔内由于缺水而导致抽水泵空转,从而损坏泵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抽水系统可以延长抽水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渣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废水罐10、排渣罐20和抽水泵30;废水罐10的抽水口102与排渣罐20的入口204、排渣罐20的出口212与抽水泵30的入口均通过管道连通;排渣罐20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用于过滤排渣罐20内废水中的杂物。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抽水泵30可以为自吸泵,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抽水泵,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需要过滤掉的杂物可以是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或丝袋状物等吸入到抽水泵30中可能会造成抽水泵30损坏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排渣罐20的入口204的管道的另一端可以从废水罐10的抽水口102伸入到废水罐10的液下,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更好的将废水罐10中的废水抽出。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排渣罐20的过滤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实际应用中,示例的,过滤结构可以是过滤袋、过滤网等。本技术提供的抽水系统通过在废水罐10和抽水泵30之间设置排渣罐20,利用排渣罐20中的过滤结构过滤废水中的杂物,这样避免了废水中的杂物进入抽水泵30中造成抽水泵30的损坏,提高了抽水泵3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袋202和支撑袋201;过滤袋202置于支撑袋201的内侧;支撑袋201与排渣罐20内壁可拆卸连接,过滤袋202与支撑袋201可拆卸连接。通过在排渣罐20中设置过滤袋202和支撑袋201,利用过滤袋202和支撑袋201这样的双层过滤结构来过滤废水中的杂物。由于支撑袋201与排渣罐20内壁可拆卸连接,过滤袋202与支撑袋201可拆卸连接;当过滤袋202中杂物堆积较满需要更换时,可以方便的拆卸并更换过滤袋202和支撑袋20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支撑袋201的支撑强度,一般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支撑袋201。考虑到过滤袋202要经常更换以清除袋内垃圾,过滤袋202可以制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布滤袋,也可以制作为能够清洗后重复利用的布滤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参考图2至图4所示,排渣罐20包括一端开口的罐体和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顶盖207;所述罐体内壁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件210,支撑袋201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支撑袋201可通过该弯折部挂设在支撑件210上。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压盖203和位于压盖203上方的盖板209;压盖203与盖板209旋合固定,压盖203可将过滤袋202开口端的外翻边压紧在弯折部上。在实际应用中,支撑件210可以为支撑板。参考图2所示,排渣罐20包括排渣罐顶盖207和罐体,排渣罐顶盖207和罐体可以通过快拆式紧固螺栓205锁紧。罐体内装有金属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废水罐、排渣罐和抽水泵;所述废水罐的抽水口与所述排渣罐的入口、所述排渣罐的出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入口均通过管道连通;/n所述排渣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用于过滤所述排渣罐内废水中的杂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废水罐、排渣罐和抽水泵;所述废水罐的抽水口与所述排渣罐的入口、所述排渣罐的出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入口均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排渣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用于过滤所述排渣罐内废水中的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袋和支撑袋;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支撑袋的内侧;
所述支撑袋与所述排渣罐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袋与所述支撑袋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罐包括一端开口的罐体和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顶盖;
所述罐体内壁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袋的开口端具有朝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所述支撑袋可通过所述弯折部挂设在所述支撑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压盖和位于所述压盖上方的盖板;所述压盖与所述盖板旋合固定,所述压盖可将所述过滤袋开口端的外翻边压紧在所述弯折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排渣罐的出口与所述抽水泵的入口之间;
所述缓冲罐和所述排渣罐的顶盖、以及所述抽水泵上均设置有排气阀;
所述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熹李广伟张新彬冯新凯古克义梁万国黄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