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77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其涉及钢板仓技术领域,其包括上仓体、筒体和下仓体,所述下仓体底部设有出料端,所述下仓体呈漏斗型,所述下仓体内设有螺旋器,所述螺旋器包括螺旋杆和一级螺旋片,所述螺旋器连接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位于所述筒体内。使得钢板仓内粮食始终保持流动状态,减少钢板仓内物料达到平衡状态,而导致下料缓慢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钢板仓卸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
本技术涉及钢板仓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
技术介绍
钢板仓可储存粒状、粉状、粮油、食品、酿造、煤炭、建材等,在工农业领域、城乡及环保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告号为CN10361513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挂防拱钢板仓,包括上仓体、筒体和下仓体,上仓体、筒体和下仓体用于存储粮食,下仓体底部设有出料口,下仓体呈漏斗型,便于筒体内存储的物料可以顺利下料。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钢板仓的内壁长时间与粮食摩擦,使得粮食卸料过程中与各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且筒体内存储的物料下料过程中,粮食互相挤压,当钢板仓内粮食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粮食下落容易变得缓慢或堵塞在出料端与下仓体连接的出口位置,无法继续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使得钢板仓内粮食始终保持流动状态,减少钢板仓内物料达到平衡状态,具有便于钢板仓卸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包括上仓体、筒体和下仓体,所述下仓体底部设有出料端,所述下仓体呈漏斗型,所述下仓体内设有螺旋器,所述螺旋器包括螺旋杆和一级螺旋片,所述螺旋器连接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位于所述筒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器通过传动结构的驱动转动,使得粮食转动,能够破环钢板仓内粮食的平衡状态,从而使得粮食能够快速从出料口位置下落,减少粮食下落缓慢或者堵塞在出料端与下仓体连接的出口位置的情况。r>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结构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筒体连接有若干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若干所述连接杆整体呈漏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仓内可以容纳的粮食较多,传动结构设置在靠近下仓体的位置,连接杆水平设置时,容易因粮食重力作用断裂的情况,同时倾斜设置的连接杆不易堆积粮食,减少连接杆对卸料过程的影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罩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呈棱锥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粮食堆积在保护罩远离下仓体的上方,减少少量陈旧的粮食一直存储在钢板仓内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杆和一级螺旋片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一级螺旋片远离所述螺旋杆位置倒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螺旋片转动过程容易挤碎粮食,一级螺旋片远离螺旋杆的一侧比较锋利时,容易将粮食的外表面破碎,从而降低粮食的质量。将一级螺旋片远离螺旋杆一侧设置成钝面,减少粮食被破坏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料端呈圆柱形,所述出料端与所述下仓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端朝向所述下仓体内延伸有若干个锯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端与下仓体底部转动连接,锯齿根据出料端转动而转动,起到提高下仓体靠近出料端的端部位置粮食流动性的效果,进一步起到减少粮食堆堵在下仓体和出料端连接处出口的位置。同时,当传动结构出现问题时,出料端与下仓体底部转动连接,同样能够起到破坏粮食平衡状态的效果,减少下料过程中,粮食变得缓慢或者无法下料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料端内设有二级螺旋片,所述二级螺旋片两侧均与所述出料端内壁连接,所述出料端内壁与所述二级螺旋片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料端内壁与二级螺旋片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卸料时钢板仓内的粮食从下料通道中落下,出料端由于粮食因重力下落的影响而转动,达到破坏粮食平衡,提高粮食下落速度同时减少传动能源的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筒体与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连接位置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截面为半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增加钢板仓整体的强度,加强筋横截面为半圆形,减少加强筋与筒体内部连接位置减少粮食堆积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传动结构和螺旋器的设置,能够起到使得钢板仓内粮食始终保持流动状态的效果;2.通过出料端和出料端内二级螺旋片的设置,出料端与下仓体转动连接,出料端和二级螺旋片形成螺旋形通道,粮食下落时,出料端无需传动结构驱动,粮食重力使得出料端转动,能够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3.通过出料端上锯齿的设置,能够起到增加下仓体与出料端连接位置的出口处的粮食的流动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钢板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板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仓体;2、筒体;21、传动结构;22、保护罩;23、连接杆;24、上壳体;25、下壳体;3、下仓体;31、螺旋器;32、螺旋杆;33、一级螺旋片;4、出料端;41、锯齿;42、二级螺旋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仓体1、筒体2和下仓体3,上仓体1、筒体2和下仓体3内存储粮食。筒体2与上仓体1和下仓体3连接的位置设有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加强筋位于筒体2内壁和外壁上,加强筋起到增加钢板仓强度的作用。筒体2内壁上的加强筋横截面呈半圆形,加强筋远离弧面的平直面与筒体2连接,弧面设置起到减少粮食挂壁堆积在加强筋和筒体2连接的位置处。下仓体3远离筒体2的一端为出口,下仓体3出口位置连接有出料端4,本实施例中,出料端4为圆柱形,卸料时粮食从出料端4下落到收集处。出料端4内设有二级螺旋片42,二级螺旋片42的两侧均与出料端4内壁连接,使得二级螺旋片42与出料端4内壁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同时出料端4与下仓体3转动连接,当钢板仓进行卸料时,粮食下落到出料端4位置处,因钢板仓内粮食重力及下料中的粮食自身重力的影响,从下料通道中通过的粮食带动出料端4转动。出料端4靠近下仓体3的一端朝向下仓体3延伸有若干锯齿41,锯齿41因出料端4转动而转动,提高下仓体3出口位置的粮食的流动性。钢板仓长期摩擦容易出现磨损情况,下料时钢板仓内壁对粮食的阻力增大,同时下料时粮食容易互相挤压,容易引起粮食下料缓慢或堵塞在下仓体3出口位置的情况,锯齿41设置可以破坏粮食的平衡状态,减少粮食卸料过程中下料缓慢的情况。参照图2,筒体2内设有传动结构21,传动结构21外设有保护罩22,保护罩22与筒体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用于支撑传动结构21,同时连接杆23倾斜设置,由于筒体2内储存得粮食较重,当连接杆23与筒体2水平连接时,连接杆23在粮食重力的作用下出现断裂的情况。连接杆23倾斜设置,减少连接杆23受粮食重力影响而断裂的情况。保护罩22包括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上壳体24靠近上仓体1设置,下壳体25靠近下仓体3设置,上壳体24形状为棱锥形,减少粮食堆积在上壳体24上。同时连接杆23轴体的设置,同样减少粮食堆积在连接杆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包括上仓体(1)、筒体(2)和下仓体(3),所述下仓体(3)底部设有出料端(4),所述下仓体(3)呈漏斗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3)内设有螺旋器(31),所述螺旋器(31)包括螺旋杆(32)和一级螺旋片(33),所述螺旋器(31)连接有传动结构(21),所述传动结构(21)位于所述筒体(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包括上仓体(1)、筒体(2)和下仓体(3),所述下仓体(3)底部设有出料端(4),所述下仓体(3)呈漏斗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3)内设有螺旋器(31),所述螺旋器(31)包括螺旋杆(32)和一级螺旋片(33),所述螺旋器(31)连接有传动结构(21),所述传动结构(21)位于所述筒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21)外设有保护罩(22),所述保护罩(22)与所述筒体(2)连接有若干连接杆(23),且所述连接杆(23)倾斜设置,若干所述连接杆(23)整体呈漏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钢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22)包括上壳体(24)和下壳体(25),所述上壳体(24)呈棱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新狄长春沈辉吴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储丰钢板仓设备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