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65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包括工作台、链板式输送机、固位板、光电开关、置物架、报警灯、压盖机构、置料筒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链板式输送机的底部与工作台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的底部与工作台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开关的后端与固位板顶端的正面固定连接。该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首先可以对移动中的油桶进行及时定位,然后还能够自动完成桶盖的传输,并且在压盖之前还对于桶盖的顶面进行的除尘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吸盘的吸附力度,最后还可以自动完成压盖工作,并且做到了压盖工作的重复运作,这样就很大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润滑油的生产中,润滑油在完成加工后,需要进行灌装,传统的方式是灌装到油桶内,然后对油桶进行压盖工作,现有的油桶压盖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以至于功能性比较低,尤其是现有的油桶压盖装置大多数为半自动机械,这样就需要人工手动把封盖放置于油桶的封口处,然后再由压盖装置进行压盖工作,这样就很大程度降低了油桶压盖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润滑油生产用压盖装置工作效率低、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包括工作台、链板式输送机、固位板、光电开关、置物架、报警灯、压盖机构、置料筒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链板式输送机的底部与工作台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的底部与工作台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开关的后端与固位板顶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架的底端与工作台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报警灯的后端与置物架后端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盖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置物架前端的顶面,所述置料筒的底部与工作台顶面的右后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底端镶嵌于置料筒内腔底面的中心处。优选的,所述压盖机构包括旋转气缸、传输板、升降气缸、调位盒、吸盘、第一压力传感器、压板、真空管、输气管、吸附气缸、吸附块、鼓风机、除尘管和电磁阀,所述旋转气缸的顶端与置物架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板后端的顶面与旋转气缸底端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顶端固定安装于传输板顶面的中心处,所述调位盒顶面的中心处与升降气缸底端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吸盘的顶端镶嵌于调位盒底面的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顶端镶嵌于调位盒两端的底面,两个所述压板的顶面与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的底部与传输板顶面中心处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顶端贯穿调位盒的顶面并延伸到真空管的内部,且输气管的底端与吸盘的顶部连通,所述吸附气缸的顶端与真空管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块的顶面与吸附气缸底端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底部与传输板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鼓风机右端的排风口和真空管底端的正面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底端固定安装于除尘管后端的顶面,首先可以对移动中的油桶进行及时定位,然后还能够自动完成桶盖的传输,并且在压盖之前还对于桶盖的顶面进行的除尘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吸盘的吸附力度,最后还可以自动完成压盖工作,并且做到了压盖工作的重复运作,这样就很大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度。优选的,所述光电开关的型号为GRTB18-P2412V,当运输中的油桶进入到光电开关检测的范围时,这样光电开关就会发送电信号并控制链板式输送机停止输送。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型号均为SBT732,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方便检测吸附压盖时的压力和压板压盖时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桶盖的压力,当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受力值为0时,这时就说明置料筒内没有桶盖,这样就可以方便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桶盖的补充。优选的,所述旋转气缸的型号为CDRA1BS100-90C,旋转气缸可以控制传输板进行左右摆动的运动,传输板的左右摆动充分提高了压盖机构的压盖速率。优选的,所述吸附块的侧面与真空管的内壁搭接,吸附块与真空管的贴附可以方便吸附气缸完成吸盘的抽真空工作。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压盖机构,首先旋转气缸启动就会带动传输板向右旋转90度,然后升降气缸带动调位盒和吸盘同时向下移动,当吸盘的底端充分与桶盖的顶面接触后,这时吸附气缸就会启动,吸附气缸启动就能够抽空吸盘内部的空气,进而完成对桶盖的吸附工作,这时再控制旋转气缸启动,旋转气缸启动就能够带动传输板和桶盖同时向左旋转90度,这时桶盖就放置于润滑油桶的正上方,最后控制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启动就能够带动压板和桶盖同时向下运动,这时就完成了桶盖的压盖工作,从而很大程度体现了压盖装置的自动化,以至于很大程度提高了压盖装置的工作效率。2、通过对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改进,首先可以对移动中的油桶进行及时定位,然后还能够自动完成桶盖的传输,并且在压盖之前还对于桶盖的顶面进行的除尘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吸盘的吸附力度,最后还可以自动完成压盖工作,并且做到了压盖工作的重复运作,这样就很大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度,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压盖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调位盒顶面中心处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的图6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工作台;2、链板式输送机;3、固位板;4、光电开关;5、置物架;6、报警灯;7、压盖机构;701、旋转气缸;702、传输板;703、升降气缸;704、调位盒;705、吸盘;706、第一压力传感器;707、压板;708、真空管;709、输气管;711、吸附气缸;712、吸附块;713、鼓风机;714、除尘管;715、电磁阀;8、置料筒;9、第二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包括工作台1、链板式输送机2、固位板3、光电开关4、置物架5、报警灯6、压盖机构7、置料筒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链板式输送机2的底部与工作台1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固位板3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光电开关4的后端与固位板3顶端的正面固定连接,光电开关4的型号为GRTB18-P2412V,置物架5的底端与工作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报警灯6的后端与置物架5后端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压盖机构7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置物架5前端的顶面,置料筒8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右后方固定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底端镶嵌于置料筒8内腔底面的中心处,第一压力传感器70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型号均为SBT732。压盖机构7包括旋转气缸701、传输板702、升降气缸703、调位盒704、吸盘705、第一压力传感器706、压板707、真空管708、输气管709、吸附气缸711、吸附块712、鼓风机713、除尘管714和电磁阀715,旋转气缸701的顶端与置物架5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气缸701的型号为CDRA1BS100-90C,传输板702后端的顶面与旋转气缸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包括工作台(1)、链板式输送机(2)、固位板(3)、光电开关(4)、置物架(5)、报警灯(6)、压盖机构(7)、置料筒(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式输送机(2)的底部与工作台(1)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3)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开关(4)的后端与固位板(3)顶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架(5)的底端与工作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报警灯(6)的后端与置物架(5)后端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盖机构(7)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置物架(5)前端的顶面,所述置料筒(8)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右后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底端镶嵌于置料筒(8)内腔底面的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包括工作台(1)、链板式输送机(2)、固位板(3)、光电开关(4)、置物架(5)、报警灯(6)、压盖机构(7)、置料筒(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式输送机(2)的底部与工作台(1)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3)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开关(4)的后端与固位板(3)顶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架(5)的底端与工作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报警灯(6)的后端与置物架(5)后端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盖机构(7)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置物架(5)前端的顶面,所述置料筒(8)的底部与工作台(1)顶面的右后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底端镶嵌于置料筒(8)内腔底面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机构(7)包括旋转气缸(701)、传输板(702)、升降气缸(703)、调位盒(704)、吸盘(705)、第一压力传感器(706)、压板(707)、真空管(708)、输气管(709)、吸附气缸(711)、吸附块(712)、鼓风机(713)、除尘管(714)和电磁阀(715),所述旋转气缸(701)的顶端与置物架(5)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板(702)后端的顶面与旋转气缸(701)底端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703)顶端固定安装于传输板(702)顶面的中心处,所述调位盒(704)顶面的中心处与升降气缸(703)底端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吸盘(7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爽
申请(专利权)人:克鲁勃润滑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