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0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鞍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表面设置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的表面设置有外皮层,所述外皮层表面中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减压槽,所述外皮层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减压槽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减压槽,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减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该鞍座通过固定板上设置有内螺纹,安装杆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鞍座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鞍座。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由于现代社会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作为新能源环保型出行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作为一种有效代替燃油汽车的短途交通工具,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能源角度看,未来电动自行车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鞍座,就是自行车上供人骑座的部件,通常情况下,人们称为自行车座。电动自行车鞍座一般要求有足够的减震性能,给人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现有的鞍座一般是大而硬度高的弹簧做减震,这样减震效果不好,颠簸路段人会给人很强的震动感,乘坐体验差,舒适性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鞍座,解决了现有鞍座减震效果差,舒适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鞍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座,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装置(2),所述缓冲装置(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3),所述固定层(3)的表面设置有发泡层(4),所述发泡层(4)的表面设置有外皮层(5),所述外皮层(5)表面中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减压槽(6),所述外皮层(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减压槽(6)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减压槽(7),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杆(10),所述安装杆(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板(1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减压杆(12),两个所述减压杆(12)的底端均转动连接第一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座,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装置(2),所述缓冲装置(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3),所述固定层(3)的表面设置有发泡层(4),所述发泡层(4)的表面设置有外皮层(5),所述外皮层(5)表面中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减压槽(6),所述外皮层(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减压槽(6)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减压槽(7),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杆(10),所述安装杆(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板(1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减压杆(12),两个所述减压杆(12)的底端均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杆(1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3)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连接板(14)的顶部分别与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通过螺钉(15)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杆(10)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6),所述安装杆(10)表面的底部套设有第一空心柱(17),所述第一空心柱(17)的底部贯穿有第二固定杆(18),所述第二固定杆(18)与安装杆(10)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19),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19)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8),所述安装杆(10)表面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美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