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58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一体式感应装置,安装在近汽车尾门或侧滑门处,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感应单元至少设有两个感应电极,并以印刷电路板PCB布线的方式左、右两面设置,所述控制单元集成在该印刷电路板PCB的中间,分别通过印刷电路板PCB的布线连接于各感应电极。控制单元完成检测感应单元物理信号的变化、识别用户的扫腿动作、判定用户的启闭汽车尾门和/或侧滑门的意图,输出决策信号到汽车尾门和/或侧滑门控制器,实现汽车尾门和/或侧滑门的自动启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整体安装面积,简化了安装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感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感应装置,尤其是应用于汽车尾门与侧滑门自动启闭的扫腿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当汽车用户双手持有物品时,如需开启、关闭(以下简称“启闭”)汽车尾门或侧滑门(以下简称“电动门”)会十分不便。现有应用于汽车电动门启闭功能踢脚感应装置设计为:采用两条平行布置的导线型感应电极连接至控制单元,安装在后保险杠内或侧滑门下方,控制单元通过检测用户踢脚动作引起的感应单元的电容变化,识别用户踢脚动作判定用户启闭电动门的意图,发送开启信号给电动门控制器。这种方案采用两条平行导线型感应电极作为感应单元,造成安装空间大,对安装环境要求高,安装固定点多,造成安装工艺复杂,安装耗时长;在检测方法上同时检测到两条感应电极上单次电容变化,判定为有效踢脚动作,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误检测的风险高。因此,如何对现有解决方案中感应单元前后布置的两条平行导线方式进行改进,一方面减少整体安装面积,简化了安装方法,另一方面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一直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尾门与侧滑门自动启闭的扫腿一体式感应装置,通过该感应装置,使得扫腿动作多点感应,相比于已有的脚踢动作单点感应方法具备灵敏度高、可靠性高、装置所占空间小、安装工序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安装在近汽车尾门或侧滑门处,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感应单元至少设有两个感应电极,并以印刷电路板PCB布线的方式左、右两面设置,所述控制单元集成在该印刷电路板PCB的中间,分别通过印刷电路板PCB的布线连接于各感应电极。在上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中,所述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蛇形或者异形。在上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中,所述的感应装置还包括一个RF转换单元。在上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中,所述印刷电路板PCB为硬质板或柔性板。在上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识别用户的扫腿动作、判定用户的启闭电动门的意图,包括:A.感应:个感应电极分别感应到A区和B区,中间为M区,M区有交叉感应、无感应或刻意屏蔽两种情况,3个区组成了3个不同电容分布的有效感应区,扫腿过程中,腿进入感应区内,对应感应区域内感应电极的电容值变大,设定电容变化阈值,电容变化量超过设定阈值,记此感应电极触发状态为1,电容变化量未超过设定阈值,记此感应电极触发状态为0;B.识别:各感应区域对应的感应电极触发状态,通过检测到的感应电极触发状态来识别用户扫腿动作,有效扫腿动作对应的感应电极触发值的变化;C.判定:通过检测以上变化,并有效过滤环境及干扰,根据标定数据准确判断出用户的意图,得到准确的判定结果;D.输出:根据控制单元判定结果若为有效动作,则输出决策信号给汽车尾门与侧滑门控制器,否则不输出任何信号给汽车尾门与侧滑门控制器。在上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中,所述无线RF转换单元用于发送出射频信号,即:接收所述感应装置发送出的决策信号,再通过该无线RF转换单元的OC电路输出硬线信号给电动门控制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感应单元将现有解决方案中的前后布置的两条平行导线改为左右布置的至少2个感应区域,减少了整体安装面积;简化了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识别方法是通过识别用户对左右两个感应区域的扫腿动作来判定用户启闭电动门的使用意图,从而由现有的单点感应和识别演化为双点感应与识别,进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感应装置安装在汽车尾门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一体式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一体式感应装置的炸裂示意图;图4-1、图4-2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感应装置的无线RF转换单元的炸裂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图5为扫腿感应区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感应装置1安装在汽车尾门2下。参见图2,图3,感应装置1包括感应装置连接线束3,感应装置壳体4,印刷电路板(PCB)5,盖板6,双面胶7,控制单元电路8,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A9,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B10,电路板装配限位结构11,连接线束接插件(母端)12、感应装置接插件(公端)13。参见图4-1,图4-2,无线RF转换单元14,无线RF转换单元的上盖15,无线RF转换单元的PCB16,无线RF转换单元的壳体17,无线RF转换单元的接插件(公端)18,连接无线RF转换单元的线束接插件(母端)19,连接无线RF转换单元的线束20。一体式感应装置设计:将控制单元电路8,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A9,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B10设计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PCB)板上,经过SMT将元器件贴片形成电路板(PCBA)5,在控制单元电路8中烧录编译好的软件,将盖板6焊接在电路板(PCBA)5上,通过电路板装配限位结构11的限位要求安装至感应装置壳体4,再将感应装置壳体4与盖板6通过激光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再将双面胶7粘贴在感应装置壳体4的下方构成了感应装置1。在应用上将感应装置1通过双面胶7粘接在汽车尾门上,然后将连接线束接插件(母端)12插入感应装置接插件(公端)13,形成完整的电动门自动启闭系统;或加入无线RF转换单元14作为选装部件,在无线RF转换单元的电路板(PCBA)16中烧录编译好的软件,将无线RF转换单元的电路板(PCBA)16与无线RF转换单元的上盖15、无线RF转换单元的壳体17组装在一起形成无线RF转换单元14,然后将连接无线RF转换单元的线束接插件(母端)19插入无线RF转换单元的接插件(公端)18,形成完整的电动门自动启闭。在上述的控制单元中,识别用户的扫腿动作、判定用户的启闭汽车尾门和/或侧滑门的意图是依据下列方法进行的。A.感应:参见图5,两个采用左、右方式布局设置的感应电极分别感应到A区和B区,中间为M区,M区有交叉感应、无感应或刻意屏蔽两种情况,3个区组成了3个不同电容分布的有效感应区,扫腿过程中,腿进入感应区内,对应感应区域内感应电极的电容值变大,设定电容变化阈值,电容变化量超过设定阈值,记此感应电极触发状态为1,电容变化量未超过设定阈值,记此感应电极触发状态为0;B.识别:各感应区域对应的感应电极触发状态:通过检测到的感应电极触发状态来识别用户扫腿动作,有效扫腿动作对应的感应电极A\B触发值的变化;扫腿动作顺序感应电极A\B触发值A区域->M区域10->11M区域->B区域11->01B区域->M区域01->11M区域->A区域11->10A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感应装置,安装在近汽车尾门或侧滑门处,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感应单元至少设有两个感应电极,并以印刷电路板PCB布线的方式左、右两面设置,所述控制单元集成在该印刷电路板PCB的中间,分别通过印刷电路板PCB的布线连接于各感应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感应装置,安装在近汽车尾门或侧滑门处,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感应单元至少设有两个感应电极,并以印刷电路板PCB布线的方式左、右两面设置,所述控制单元集成在该印刷电路板PCB的中间,分别通过印刷电路板PCB的布线连接于各感应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的感应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蛇形或者异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还包括一个无线RF转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PCB为硬质板或柔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识别用户的扫腿动作、判定用户的启闭电动门的意图,包括:
A.感应:两个感应电极分别感应到A区和B区,中间为M区,M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彪张晓伟李申飞赵炎铭
申请(专利权)人:领科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