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下臂及汽车悬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下臂及汽车悬架。
技术介绍
为了平衡汽车舒适性和操控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选择使用多连杆式的悬架。多连杆式悬架通常包括后下臂结构,后下臂连接于副车架和轴节之间,后下臂上集中布置有弹簧和减振器等多个零件,在使用中不但承受着整车后轴的重量,还要起到整车后悬架的连接作用,传递整车任何通过工况下的载荷和弯矩,受力非常复杂,且后悬架运动范围大,使得对后下臂的强度和占用空间等方面的要求也极为严苛。现有的多连杆式后下臂,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设置形式,一种是将减振器和弹簧一体式集成布置在轴节上,这种方式会挤占较大的行李舱空间;另一种是将弹簧内置地布置在后下臂中,弹簧安装点设置在后下臂的下板上,这种设计会使得下板在整车的位置中处于较低位,影响离地间隙设计,减薄率较难控制,工艺成本高,且弹簧运动需要一定的包络空间,为了提高强度,下板还需要设计出翻边结构,则中部宽度很大,占用了整车X向较多空间。因此,如何对后下臂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以实现提高离地间隙、简化冲压工艺、减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及连接于所述上板的下侧的下板,所述上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汽车的轴节,所述上板的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汽车的副车架;/n所述上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导向管,所述上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减振器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导向管与所述上板的第一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及连接于所述上板的下侧的下板,所述上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汽车的轴节,所述上板的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汽车的副车架;
所述上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导向管,所述上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减振器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导向管与所述上板的第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设有连接孔,所述导向管的底部焊接于所述连接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设有节叉,所述节叉上开设有用于穿接螺栓的装配孔,所述轴节与所述上板通过穿过所述装配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形成于所述节叉之间向内凸起的凸台,所述节叉对应于所述凸台的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减振器内置于所述凸台上且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包括顶板部和由所述顶板部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上侧板部;所述下板包括底板部和由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罗勇,程卓,何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