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钴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54447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锂源材料与无钴前驱体进行第一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产物;使烧结产物破碎至1~2μm,得到无钴单晶材料;及将无钴单晶材料、硼包覆剂及碳包覆剂进行第二烧结处理,得到无钴正极材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得无钴正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电容量高、电流倍率性能优和循环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钴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不含钴的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领域较为关注的对象,其中,镍锰层状材料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较低及循环性能好等优势,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发现镍含量较高(摩尔百分比大于80%)的镍锰层状结构存在结构不稳定、安全性较差、循环性能较差、碱性高及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多导致产气等问题,这导致镍锰层状材料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由于镍锰正极材料中不含有钴元素,且镍元素含量低、锰元素含量高,因此该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容量会比较低。根据现有文献可知,采用掺杂Ti的LiNi0.5Mn0.5-xTixO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将电容量从150mAh/g提升到180mAh/g,但此电容量仍远低于目前高镍正极材料的200~210mAh/g等。另一篇现有文献也提供了一种LiNi0.5Mn0.5O2材料的改进方法,其包括通过掺杂硅元素,正极材料的电容量可以提升至192mAh/g,但循环性能还不理想,100周循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n将锂源材料与无钴前驱体进行第一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产物;/n使所述烧结产物破碎至1~2μm,得到无钴单晶材料;及/n将所述无钴单晶材料、硼包覆剂及碳包覆剂进行第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无钴正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锂源材料与无钴前驱体进行第一烧结处理,得到烧结产物;
使所述烧结产物破碎至1~2μm,得到无钴单晶材料;及
将所述无钴单晶材料、硼包覆剂及碳包覆剂进行第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无钴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处理过程包括:
将所述锂源材料与所述无钴前驱体进行第一混合处理,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使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烧结产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处理过程在2000~3000rpm的搅拌速度下进行,混合时间为5~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处理过程的温度为700~1200℃,烧结时间为5~15h;优选地,所述第一烧结处理过程的温度为90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材料中Li元素的摩尔数与所述无钴前驱体中Ni元素和Mn元素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为(0.95~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材料为氢氧化锂、碳酸锂、醋酸锂、氧化锂、硝酸锂和草酸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钴前驱体为Ni1-xMnx(OH)2所示的化合物,且0.45≤x≤0.5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卫军杨红新乔齐齐孙明珠许鑫培施泽涛陈思贤马加力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