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368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和压力容器(1)内的吊篮(3),位于吊篮(3)底部之内的堆芯(2),吊篮(3)内部位于堆芯(2)上方的空间为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还包括吊篮(3)顶部外围的与二回路连通的热交换区(5);堆芯(2)产生的第一蒸汽经过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进入热交换区(5)将二回路提供的冷却水加热为第二蒸汽后转换为冷凝水并回流到堆芯(2),第二蒸汽输送至二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集合在压力容器1内,简化了设备,取消了主泵、一回路管道、稳压器等设计,减少发生能动设备故障和破口的风险,避免放射性产物对二回路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反应堆
,具体涉及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
技术介绍
在核反应堆系统中,一般都设有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核反应堆的一回路的冷却水通过堆芯加热后,将热量传给二回路的水,二回路的水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这样的设计往往需要在反应堆外设置主泵、一回路管道、稳压器、蒸汽发生器等一系列配套设备用于一回路和二回路的换热,造成整个反应堆系统过于复杂。自21世纪以来,小型反应堆由于初始投资少、建造周期短、设备制造和运输要求低以及应用灵活的优点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各种类型的小型反应堆被设计出来,如中国的ACP100为采用强迫循环的小型一体化反应堆,美国的NuScale为采用自然循环的小型一体化反应堆。尽管由于小型反应堆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了发生管道破口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但无论是采用强迫循环还是自然循环的反应堆,都仍有自己的局限性。采用强迫循环需要外部能源,会发生失流类事故,而类似NuScale采用的是单相的自然循环,密度差产生的驱动力有限,导致反应堆功率受到限制,影响了小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内的吊篮(3),位于所述吊篮(3)底部之内的堆芯(2),所述吊篮(3)内部位于所述堆芯(2)上方的空间为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还包括位于所述吊篮(3)顶部外围的与二回路连通的热交换区(5);所述堆芯(2)产生的第一蒸汽经过所述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进入所述热交换区(5)将所述二回路提供的冷却水加热为第二蒸汽后转换为冷凝水并回流到所述堆芯(2),所述第二蒸汽输送至所述二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内的吊篮(3),位于所述吊篮(3)底部之内的堆芯(2),所述吊篮(3)内部位于所述堆芯(2)上方的空间为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还包括位于所述吊篮(3)顶部外围的与二回路连通的热交换区(5);所述堆芯(2)产生的第一蒸汽经过所述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进入所述热交换区(5)将所述二回路提供的冷却水加热为第二蒸汽后转换为冷凝水并回流到所述堆芯(2),所述第二蒸汽输送至所述二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所述堆芯(2)由若干组事故容错燃料组件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所述冷凝水汇集到所述压力容器(1)底部并从所述吊篮(3)的底部回流进入所述堆芯(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所述吊篮(3)的侧面为密封结构,所述吊篮(3)具有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区(5)设有与所述二回路联通的二回路给水入口(8),用于将所述二回路提供的所述冷却水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区(5)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还包括能够在事故导致的断电情况下自动插入所述堆芯(2),实现停堆操作的控制棒驱动机构(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相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其特征是:
所述压力容器(1)内设有隔离层(11),将所述压力容器(1)分为相互密封隔离的上容器体和下容器体两部分,所述一回路堆芯出口腔室(7)从所述隔离层(11)穿过;
所述下容器体的侧壁与所述吊篮(3)之间的间隔构成一回路下降环腔(6),所述一回路下降环腔(6)与所述吊篮(3)的底部连通,所述冷凝水通过所述一回路下降环腔(6)汇集到所述压力容器(1)底部并从所述吊篮(3)的底部回流进入所述堆芯(2)内;
所述热交换区(5)位于所述上容器体中,所述热交换区(5)用于所述第一蒸汽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喆石雪垚李精精王辉汪俊孙婧李汉辰王贺南雷宁博蔡盟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