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塑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34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塑形盒,塑形盒内设有塑形腔,塑形盒的前侧壁设有导管通孔;塑形盒的左侧设有左定形组件,左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左定形杆,左定形杆横向设置,左定形杆贯穿塑形盒的左侧壁,左定形杆与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塑形盒的右侧设有右定形组件,右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右定形杆,右定形杆横向设置,右定形杆贯穿塑形盒的右侧壁,右定形杆与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使用时,根据目标微导管形状调整左定形杆和右定形杆的位置,使得塑形腔内形成一微导管通道,然后从导管通孔推入微导管,则微导管会沿微导管通道伸入塑形腔内,即完成塑形;无需人工弯曲微导管,便于对微导管进行塑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导管塑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管成型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
技术介绍
微导管塑形是解决颅内动脉瘤栓塞的关键技术,塑形的最终目的为使微导管远端的形状与患者血管形态相似。合适、准确的微导管形态可使手术操作更加顺利,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并发症的风险。目前临床上的微导管塑形通常是根据血管造影结果人为估计血管弯曲走向,根据预估的弯曲走向对塑形针进行弯折处理,而后将微导管套在塑形针外周,并进行定型处理,不仅精度不够,而且操作繁琐、不便于对微导管进行塑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其便于对微导管进行塑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导管塑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塑形盒,所述塑形盒内设有塑形腔,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设有导管通孔,所述导管通孔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所述塑形盒的左侧设有左定形组件,所述左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左定形杆,所述左定形杆横向设置,所述左定形杆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左侧壁,所述左定形杆与所述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塑形盒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塑形盒,所述塑形盒内设有塑形腔,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设有导管通孔,所述导管通孔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所述塑形盒的左侧设有左定形组件,所述左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左定形杆,所述左定形杆横向设置,所述左定形杆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左侧壁,所述左定形杆与所述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塑形盒的右侧设有右定形组件,所述右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右定形杆,所述右定形杆横向设置,所述右定形杆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右侧壁,所述右定形杆与所述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左定形杆/右定形杆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左定形杆/右定形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塑形腔的横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塑形盒,所述塑形盒内设有塑形腔,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设有导管通孔,所述导管通孔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前侧壁;所述塑形盒的左侧设有左定形组件,所述左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左定形杆,所述左定形杆横向设置,所述左定形杆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左侧壁,所述左定形杆与所述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塑形盒的右侧设有右定形组件,所述右定形组件包括多根右定形杆,所述右定形杆横向设置,所述右定形杆贯穿所述塑形盒的右侧壁,所述右定形杆与所述塑形盒左右滑动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左定形杆/右定形杆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左定形杆/右定形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塑形腔的横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形组件与所述右定形组件结构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通孔内设有微导管,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微导管的外径,所述左定形杆/右定形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微导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蕾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