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02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涉及铸造技术领域。该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空腔状结构,箱体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左端盖的低端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与箱体的底面滑动连接,左端盖的上端与箱体的上端面铰接,左端盖上端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左端盖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铰接杆A,铰接杆A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铰接杆B,铰接杆B远离铰接杆A的一端与箱体的前端面铰接。该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通过设置左端盖、转轴B和转块等,达到了通过拉动左端盖和后端盖进而将箱体打开的效果,解决了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打磨抑尘装置存在很多不足,而且打磨时产生的碎屑散在各个角落,清洗很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为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齿轮大多采用两种工艺,锻造齿轮和铸造齿轮工艺,铸造齿轮强度低,但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作条件,且成本相对较低,而锻造齿轮内部组织密度更好、强度更高,可用于更为严格的工作条件,但是成本高,且两种齿轮工艺都需要更精确的打磨才能正常使用,打磨物体时产生的灰尘和颗粒物散至空气中,严重影响附近人的身体健康。但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打磨抑尘装置存在很多不足,而且打磨时产生的碎屑散在各个角落,清洗很麻烦,且容易对人眼睛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解决了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打磨抑尘装置存在很多不足,而且打磨时产生的碎屑散在各个角落,清洗很麻烦,且容易对人眼睛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空腔状结构,箱体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左端盖的低端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空腔状结构,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2),左端盖(2)的低端固定安装有卡块(3),卡块(3)与箱体(1)的底面滑动连接,左端盖(2)的上端与箱体(1)的上端面铰接,左端盖(2)上端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左端盖(2)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铰接杆A(14),铰接杆A(14)远离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有铰接杆B(15),铰接杆B(15)远离铰接杆A(14)的一端与箱体(1)的前端面铰接,箱体(1)的后端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片A(9),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后端盖(5),后端盖(5)与箱体(1)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打磨抑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空腔状结构,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2),左端盖(2)的低端固定安装有卡块(3),卡块(3)与箱体(1)的底面滑动连接,左端盖(2)的上端与箱体(1)的上端面铰接,左端盖(2)上端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左端盖(2)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铰接杆A(14),铰接杆A(14)远离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有铰接杆B(15),铰接杆B(15)远离铰接杆A(14)的一端与箱体(1)的前端面铰接,箱体(1)的后端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片A(9),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后端盖(5),后端盖(5)与箱体(1)活动连接,后端盖(5)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转片B(10),转片A(9)和转片B(10)之间设置有转轴A(11),转轴A(11)的圆周面分别与转片A(9)和转片B(10)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后端面的左端开设有卡孔(6),卡孔(6)的内部设置转轴B(8),转轴B(8)的前端活动插接在卡孔(6)的前内壁,转轴B(8)的后端面向后贯穿卡孔(6)且位于箱体(1)的后端面,转轴B(8)的圆周面且位于箱体(1)的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块(7),转轴B(8)的圆周面且位于箱体(1)的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紧块(18),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9),支撑板(20)远离工作台(19)的一端的左右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滚轮(21),滚轮(21)与箱体(1)的底面滚动连接,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港市灿华铸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