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66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包括保温筒、金属波纹管、管道泵、溶解物出口丝堵。所述保温筒设置在底座上,保温筒外壁设置有温控组件,保温筒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试验工具的工具托盘;所述保温筒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水泵出口管和水泵入口管,水泵入口管与所述管道泵一端连接,管道泵另一端通过双头螺纹短接与所述金属波纹管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波纹管另一端连接水泵出口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模拟可溶井下工具溶解所需要的恒温、流体循环、以及井筒环境。通过工具溶解性能试验可以得出工具的溶解时间、溶解介质、溶解温度等参数,为工具实际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采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油田可溶井下工具及其部件溶解性能试验。
技术介绍
可溶井下工具是近年来油田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能够在完成作业后自行快速溶解或降解,大幅简化甚至减免后期作业工序,故在油田迅速得到规模应用,目前油田常见的可溶井下工具主要有可溶解压裂球、可溶桥塞、可溶套管球座等。对于可溶井下工具,可溶解性能是其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目前业内主要采用恒温水浴箱进行工具溶解性能测试,不能很好的模拟可溶工具在井眼尺寸以及溶解介质流动状态下的溶解状态,试验条件与工具的实际工况差异较大,会导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油田可溶井下工具及其部件溶解性能试验。本专利技术能模拟可溶井下工具溶解所需要的恒温、流体循环、以及井筒环境。通过工具溶解性能试验可以得出工具的溶解时间、溶解介质、溶解温度等参数,为工具实际应用提供试验数据。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筒(2)、金属波纹管(5)和管道泵(6);/n所述保温筒(2)设置在底座(9)上,保温筒(2)外壁设置有温控组件,保温筒(2)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试验工具(14)的工具托盘(12);/n所述保温筒(2)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水泵出口管(4)和水泵入口管(8),水泵入口管(8)与所述管道泵(6)一端连接,管道泵(6)另一端通过双头螺纹短接(7)与所述金属波纹管(5)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波纹管(5)另一端连接水泵出口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筒(2)、金属波纹管(5)和管道泵(6);
所述保温筒(2)设置在底座(9)上,保温筒(2)外壁设置有温控组件,保温筒(2)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试验工具(14)的工具托盘(12);
所述保温筒(2)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水泵出口管(4)和水泵入口管(8),水泵入口管(8)与所述管道泵(6)一端连接,管道泵(6)另一端通过双头螺纹短接(7)与所述金属波纹管(5)一端连接,所述金属波纹管(5)另一端连接水泵出口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自动温控器(1)、保温棉(3)和自限温加热带(11);
所述自动温控器(1)由温控面板和防水测温探头组成,温控面板感应端连接测温探头,输出端连接自限温加热带(11),温控面板输出端与自限温加热带(11)电连接;测温探头伸入到保温筒(2)内部;
所述自限温加热带(11)均匀缠绕在保温筒(2)外侧;
所述保温棉(3)包裹在自限温加热带(1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溶井下工具溶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2)上设置有测温管(10),所述测温管(10)设置在水泵出口管(4)和水泵入口管(8)之间的另一侧;
所述测温管(10)为一端为管螺纹的金属管,没有螺纹的一端与保温筒(2)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另一端采用螺纹与测温管密封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富赵振峰王治国郭思文赵敏琦薛晓伟赵粉霞冯长青刘忠能蒙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