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64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该电极组由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相关联的光电化学检测电极组成,它们对铜、铁、锌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光电化学性能,对于含有铜、铁、锌离子的混合溶液,不需要将各种金属离子分离,只要用这三个电极分别测试光电流变化,就可以得到每种金属离子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测试过程简单、快速、无污染,可测的金属离子浓度为0.1~1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该电极组由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组成。
技术介绍
铜、铁、锌等是常见的金属物质,由于铜、铁、锌等重金属的大量开采、加工和使用,以及它们的许多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大量铜、铁、锌等重金属离子进入水体中,造成重金属离子污染,对人体健康、动物和植物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例如,铜是人类健康和许多生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微量营养元素在骨骼形成、细胞呼吸作用及血红蛋白、弹性蛋白的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铜离子不能维持在适当的生理浓度时,会导致严重的综合症,比如骨质疏松症、Wilson病和阿尔兹海默病。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参与血蛋白、各种酶及细胞色素的合成,与人体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体内如果缺铁,会引起贫血症状,影响体内酶的各种功能及人体的生长发育;而铁的过量摄入则对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会导致铁中毒,危及人体肝脏及心脏的正常功能。锌离子在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表现出了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电极组由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组成,包括如下步骤:/n(1)电极A的制备方法:将清洗后的Ti片下端插入混合溶液中,Ti片为阳极,用Pt片作阴极,在温度为35~45℃、电压为35~45V的条件下阳极氧化2~4小时,在钛片表面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得到TNTA样片;反应结束后,经清洗,烘干,在430~480℃煅烧1~3h,得到煅烧后的TNTA样片;/n将煅烧后的TNTA放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加入活化溶液浸没TNTA,在145~155℃水热反应5~7h,冷却、洗涤,室温晾干,即得电极A;/n其中,混合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铁、锌离子混合溶液检测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电极组由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组成,包括如下步骤:
(1)电极A的制备方法:将清洗后的Ti片下端插入混合溶液中,Ti片为阳极,用Pt片作阴极,在温度为35~45℃、电压为35~45V的条件下阳极氧化2~4小时,在钛片表面原位生长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得到TNTA样片;反应结束后,经清洗,烘干,在430~480℃煅烧1~3h,得到煅烧后的TNTA样片;
将煅烧后的TNTA放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加入活化溶液浸没TNTA,在145~155℃水热反应5~7h,冷却、洗涤,室温晾干,即得电极A;
其中,混合溶液的组成为氟化铵、蒸馏水与乙二醇,质量配比为:氟化铵:蒸馏水:乙二醇=0.1~0.2:2.5~7.5:42.5~47.5;所述的活化溶液是含有5~10mM硫酸和0.05~0.1M硫酸钠的水溶液;
(2)电极B的制备方法:先按照步骤(1)的方法制备经过煅烧的TNTA样片,然后将其浸没在0.1~0.3MMnSO4溶液中8~12min,经冲洗后放入45~55℃0.1~0.3MKMnO4溶液中浸泡8~12min,再将样片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渍3~5min;进行上述“MnSO4溶液浸泡-KMnO4溶液中浸泡-去离子水浸泡”过程1~5次,得到MnO2/TNTA样片;
将MnO2/TNTA样片用去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玲吴志刚王西新刘东鑫朱淼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