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38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主体,所述乳化罐主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五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片,每两组支撑杆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乳化罐主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可以将乳化罐的上端打开,方便观察乳化罐内部的液状物的乳化情况,搅拌机构搅拌较好,提高乳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
本技术属于乳化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乳化罐的作用是将一种或多种物料(水溶性固相、液相或胶状物等)溶于另一种液相,并使其水合成为相对稳定的乳化液。广泛适用于食用油类、粉类、糖类等原辅料的乳化混合,某些涂料、油漆乳化分散也使用乳化罐,尤其适用于某些难溶胶状类添加剂如CMC、黄原胶等。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0810382.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乳化罐的搅拌效果不好,其次乳化罐的上端没有观察机构,不能观察乳化罐内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乳化罐搅拌效果不好和不能观察化罐内部的乳化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主体,所述乳化罐主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五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片,每两组支撑杆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乳化罐主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机构。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变速器、转轴、固定杆、搅拌叶,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变速器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变速器的下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端外表面与变速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变速器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与转轴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外表面与固定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合页、观察盖、把手,所述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搅拌机构的两侧设置有观察盖,所述观察盖与乳化罐主体之间设置有合页,所述观察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合页与乳化罐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合页与观察盖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盖通过合页与乳化罐主体活动连接。为了使得,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的上端外表面与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口的上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乳化罐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观察机构,当需要观察乳化罐主体的内部的乳化情况时,通过拉动把手带动观察盖以合页为转动点转动,从而达到将乳化罐主体的上端打开的目的,通过将乳化罐主体的上端打开可以方便对乳化罐主体的内部的乳化情况进行观察,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其次电机启动通过变速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转动可以对乳化罐主体内部的液状物进行搅拌,由于搅拌叶的形状为带状,使得搅拌叶的搅拌效果更好,提高乳化罐主体内部的液状物的乳化效率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观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乳化罐主体;2、支撑杆;3、支撑片;4、加强杆;5、出液口;6、搅拌机构;61、电机;62、变速器;63、转轴;64、固定杆;65、搅拌叶;7、观察机构;71、合页;72、观察盖;7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主体1,乳化罐主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五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片3,每两组支撑杆2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4,乳化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5,乳化罐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6,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机构7。搅拌机构6包括电机61、变速器62、转轴63、固定杆64、搅拌叶65,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变速器62,变速器6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机61,变速器6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轴63,转轴6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杆64,固定杆64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65。变速器62的下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电机61的下端外表面与变速器6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转轴63的外表面与变速器62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杆64的外表面与转轴63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搅拌叶65的外表面与固定杆6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观察机构7包括合页71、观察盖72、把手73,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搅拌机构6的两侧设置有观察盖72,观察盖72与乳化罐主体1之间设置有合页71,观察盖7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73。合页71与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合页71与观察盖72固定连接,观察盖72通过合页71与乳化罐主体1活动连接。支撑杆2一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支撑片3的上端外表面与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加强杆4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出液口5的上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在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观察机构7,当需要观察乳化罐主体1的内部的乳化情况时,通过拉动把手73带动观察盖72以合页71为转动点转动,从而达到将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打开的目的,通过将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打开可以方便对乳化罐主体1的内部的乳化情况进行观察,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其次电机61(型号:1LE0001-1AA42-1FA4)启动通过变速器62带动转轴63转动,转轴63转动带动固定杆64转动,固定杆64转动带动搅拌叶65转动,搅拌叶65转动可以对乳化罐主体1内部的液状物进行搅拌,由于搅拌叶65的形状为带状,使得搅拌叶65的搅拌效果更好,提高乳化罐主体1内部的液状物的乳化效率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五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片(3),每两组支撑杆(2)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4),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五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片(3),每两组支撑杆(2)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4),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电机(61)、变速器(62)、转轴(63)、固定杆(64)、搅拌叶(65),所述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变速器(62),所述变速器(6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机(61),所述变速器(6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轴(63),所述转轴(6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杆(64),所述固定杆(64)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搅拌功能的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62)的下端外表面与乳化罐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1)的下端外表面与变速器(6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3)的外表面与变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农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