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3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其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的下表面、地板钣金的上表面相接触,密封垫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密封垫的上表面上绕转向柱下护罩的罩体底部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地板钣金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密封垫上位于其外边缘与地板钣金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固定帽檐部与地板钣金的三号通孔外周圈设置有第四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上表面上位于第一密封筋圈围合而成的区域内还设置有多个靠近一号通孔的十字槽挡水结构。本设计不仅实现了车身在转向柱开口处良好的防水密封,而且不会影响转向柱的正常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
技术介绍
汽车的防水性能,是汽车品质的一种重要评价指标。若汽车的防水性能不好,驾驶室漏水,必然会对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形成质量纠纷,造成客户索赔。汽车的转向柱用于连接方向盘与底盘的转向机构,需要由驾驶室内部连接到驾驶室外,必然需要与外部环境接触,此处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性零件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车身在转向柱开口处的防水密封的汽车防水密封垫。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所述密封垫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的下表面、地板钣金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向柱下护罩为两端开口的帽状结构,包括供转向柱穿过的罩体、围绕罩体底部周圈设置的帽檐部,所述地板钣金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所述密封垫的上表面上绕罩体底部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所述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二号通孔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所述第一密封筋圈的顶部与帽檐部相接触;所述地板钣金的中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二号通孔位于凹陷结构上,所述第二密封筋圈绕凹陷结构的外周圈布置,且第二密封筋圈的底部与地板钣金相接触。所述密封垫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挡水槽,所述挡水槽位于第二密封筋圈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挡水槽的内壁绕凹陷结构的外周圈设置。所述密封垫上位于其外边缘与地板钣金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密封筋圈。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多个与帽檐部、地板钣金固定连接的三号通孔,所述三号通孔位于第二密封筋圈与第三密封筋圈之间,所述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三号通孔的外周圈设置有第四密封筋圈,所述第四密封筋圈的底部与地板钣金相接触。所述密封垫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十字槽挡水结构,所述十字槽挡水结构位于第一密封筋圈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靠近一号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筋圈、第二密封筋圈、第三密封筋圈、第四密封筋圈均为三角形凸筋结构,且第一密封筋圈、第二密封筋圈、第三密封筋圈、第四密封筋圈的制造材料均为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的下表面、地板钣金的上表面相接触,且密封垫的上表面上绕转向柱下护罩的罩体底部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地板钣金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该设计通过在密封垫与转向柱下护罩、地板钣金的贴合处均对应设置密封筋圈,可实现车身在转向柱开口处的防水密封。因此,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车身在转向柱开口处的防水密封。2、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上位于其外边缘与地板钣金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下表面上绕固定帽檐部与地板钣金的三号通孔的外周圈设置有第四密封筋圈,密封垫的上表面上位于第一密封筋圈围合而成的区域内还设置有多个靠近一号通孔的十字密封筋,该设计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车身在转向柱开口处的防水密封性能,而且不会影响转向柱的正常运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转向柱与汽车车身之间的防水密封性能,而且不会影响转向柱的正常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密封垫1、一号通孔11、第一密封筋圈12、第二密封筋圈13、挡水槽14、内壁141、第三密封筋圈15、三号通孔16、第四密封筋圈17、十字槽挡水结构18、转向柱下护罩2、罩体21、帽檐部22、地板钣金3、二号通孔31、凹陷结构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所述密封垫1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11;所述密封垫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2的下表面、地板钣金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向柱下护罩2为两端开口的帽状结构,包括供转向柱穿过的罩体21、围绕罩体21底部周圈设置的帽檐部22,所述地板钣金3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31;所述密封垫1的上表面上绕罩体21底部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12,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上绕二号通孔31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13。所述第一密封筋圈12的顶部与帽檐部22相接触;所述地板钣金3的中部为凹陷结构32,所述二号通孔31位于凹陷结构32上,所述第二密封筋圈13绕凹陷结构32的外周圈布置,且第二密封筋圈13的底部与地板钣金3相接触。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挡水槽14,所述挡水槽14位于第二密封筋圈13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挡水槽14的内壁141绕凹陷结构32的外周圈设置。所述密封垫1上位于其外边缘与地板钣金3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密封筋圈15。所述密封垫1上开设有多个与帽檐部22、地板钣金3固定连接的三号通孔16,所述三号通孔16位于第二密封筋圈13与第三密封筋圈15之间,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上绕三号通孔16的外周圈设置有第四密封筋圈17,所述第四密封筋圈17的底部与地板钣金3相接触。所述密封垫1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十字槽挡水结构18,所述十字槽挡水结构18位于第一密封筋圈12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靠近一号通孔11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筋圈12、第二密封筋圈13、第三密封筋圈15、第四密封筋圈17均为三角形凸筋结构,且第一密封筋圈12、第二密封筋圈13、第三密封筋圈15、第四密封筋圈17的制造材料均为橡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其具体安装方式为:先将密封垫1防止在底板钣金3与转向柱下护罩2之间,使密封垫1上的三号通孔16与底板钣金3、帽檐部22上的安装通孔对齐,然后将自攻螺钉依次穿过帽檐部22上的安装通孔、三号通孔16、底板钣金3上的安装通孔,以实现转向柱下护罩2的安装并压紧密封垫1,由于密封垫1上与各部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筋圈,压紧后可实现转向柱与车身之间良好的防水密封,且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挡水槽14:本专利技术在密封垫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挡水槽14,挡水槽14位于第二密封筋圈13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挡水槽14的内壁141绕凹陷结构32的外周圈设置,通过挡水槽14的内壁141可有效阻挡由车身外部通过二号通孔31灌入车身内侧的水渗入密封垫1与地板钣金3的贴合处。十字槽挡水结构18:本专利技术所述十字槽挡水结构18的设置优选一号通孔11的两侧转向柱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到达的位置,在该位置设置所述结构不仅在转向柱不运动到此处时实现该处的防水防尘,而且不会对转向柱的运动造成影响。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所述密封垫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2的下表面、地板钣金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垫1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11,所述转向柱下护罩2为两端开口的帽状结构,包括供转向柱穿过的罩体21、围绕罩体21底部周圈设置的帽檐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所述密封垫(1)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11),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垫(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2)的下表面、地板钣金(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向柱下护罩(2)为两端开口的帽状结构,包括供转向柱穿过的罩体(21)、围绕罩体(21)底部周圈设置的帽檐部(22),所述地板钣金(3)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31);/n所述密封垫(1)的上表面上绕罩体(21)底部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12),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上绕二号通孔(31)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所述密封垫(1)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一号通孔(11),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垫(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转向柱下护罩(2)的下表面、地板钣金(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向柱下护罩(2)为两端开口的帽状结构,包括供转向柱穿过的罩体(21)、围绕罩体(21)底部周圈设置的帽檐部(22),所述地板钣金(3)上开设有供转向柱穿过的二号通孔(31);
所述密封垫(1)的上表面上绕罩体(21)底部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一密封筋圈(12),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上绕二号通孔(31)的外周圈设置有第二密封筋圈(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筋圈(12)的顶部与帽檐部(22)相接触;
所述地板钣金(3)的中部为凹陷结构(32),所述二号通孔(31)位于凹陷结构(32)上,所述第二密封筋圈(13)绕凹陷结构(32)的外周圈布置,且第二密封筋圈(13)的底部与地板钣金(3)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水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挡水槽(14),所述挡水槽(14)位于第二密封筋圈(13)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且挡水槽(14)的内壁(141)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洪波李鑫万长林何伟朱士坤李祎林黄一凡彭辉吴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