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自由度隔振器及隔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振动隔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自由度隔振器及隔振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平台要求更高的指向精度和姿态稳定度,而微振动是影响航天器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微振动的幅值较小、频率较高、振动频带宽,能够激起航天器多阶模态振动。由于空间中无空气阻力,且航天器结构具有刚度低、阻尼弱等特点,航天器结构的振动很难自行衰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微振动的作用时间。振动隔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隔振系统需要在有效传递控制力拒、保证航天器姿态控制性能的同时,对高频振动进行有效隔离。作为振源与航天器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件,隔振器及系统需要在发射段提供大刚度和阻尼、保证连接可靠性,保护所连接设备不发生破坏,并且在在轨段实现多自由度高频抖动的隔离并提供阻尼,抑制固有频率处的峰值放大。此外,隔振系统质量和体积在航天器结构中的占比应尽量小,现有隔振器和隔振装置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多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包括密封盖、第一轴向金属橡胶、第一径向金属橡胶、第二轴向金属橡胶、第二径向金属橡胶、外壳、底座、缓冲垫和芯轴,其中:/n所述芯轴为圆柱形台阶轴结构,最大直径位置与外壳内径有径向间隙;所述密封盖内圈与芯轴顶部台阶面固定,密封盖的外圈与外壳固定;所述第一轴向金属橡胶和第二轴向金属橡胶分别填充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上部和下部,为并联形式,与外壳内径无径向间隙;所述第一径向金属橡胶位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上部,其上端面与外壳有轴向间隙,第二径向金属橡胶位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下部,其上端面与芯轴最大直径面有轴向间隙;所述外壳为圆柱壳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包括密封盖、第一轴向金属橡胶、第一径向金属橡胶、第二轴向金属橡胶、第二径向金属橡胶、外壳、底座、缓冲垫和芯轴,其中:
所述芯轴为圆柱形台阶轴结构,最大直径位置与外壳内径有径向间隙;所述密封盖内圈与芯轴顶部台阶面固定,密封盖的外圈与外壳固定;所述第一轴向金属橡胶和第二轴向金属橡胶分别填充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上部和下部,为并联形式,与外壳内径无径向间隙;所述第一径向金属橡胶位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上部,其上端面与外壳有轴向间隙,第二径向金属橡胶位于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下部,其上端面与芯轴最大直径面有轴向间隙;所述外壳为圆柱壳形结构,顶部圆孔与芯轴具有径向间隙;所述底座分为螺纹连接段和安装法兰部分,底座的螺纹连接段中心有一凹槽,凹槽直径大于芯轴下段外径,安装法兰具有圆周均布的安装通孔;所述缓冲垫填充于底座的凹槽内,缓冲垫顶端与芯轴底端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顶端中心具有螺纹孔,用于连接隔振对象,直径最大的台阶面将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内部划分为上下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金属橡胶两端分别与外壳和芯轴上最大直径面接触,第二轴向金属橡胶两端分别与芯轴下最大直径面和底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金属橡胶外圆柱面与第一轴向金属橡胶的内圆柱面接触,其内圆柱面与芯轴上段轴面接触,其下端面与芯轴最大直径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径向金属橡胶外圆柱面与第二轴向金属橡胶的内圆柱面接触,第二轴向金属橡胶内圆柱面与芯轴下段轴面接触,第二轴向金属橡胶下端面与底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宇振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