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艰险山区长大隧道修建日趋增多,而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软岩大变形已经成为制约施工安全和进度的关键问题。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表明,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围岩是诱发隧道大变形问题的必然条件,而目前高地应力现象常表现于深埋或大埋深地层中。因此在大深埋软岩地层隧道施工采用常规支护措施将造成支护变形侵限,严重甚至发生钢架扭曲变形,喷射混凝土开裂脱落,加之软岩流变效应影响,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支护结构安全性降低,直接影响施工及运营期隧道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能够增加施工的安全性。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隧道开挖穿越大埋深软岩段时,对拱部120°范围内的围岩进行超前预支护加固处理,在所述围岩上方设置超前预支护1;步骤2,所述超前预支护1施工完成后,进行隧道开挖,开挖方法采用三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同时开挖上台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隧道开挖穿越大埋深软岩段时,对拱部120°范围内的围岩进行超前预支护加固处理,在所述围岩上方设置超前预支护(1);/n步骤2,所述超前预支护(1)施工完成后,进行隧道开挖,开挖方法采用三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同时开挖上台阶(11)、中台阶(12)、下台阶(13);/n步骤3,开挖后对初露围岩进行混凝土初喷(2),并施做一层支护(3);/n步骤4,完成一层支护(3)后,施工系统锚杆,上台阶11采用短锚杆(8),中台阶(12)、下台阶(13)采用长锚杆(9),长锚杆(9)同时进行注浆加固;/n步骤5,对二层支护(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隧道开挖穿越大埋深软岩段时,对拱部120°范围内的围岩进行超前预支护加固处理,在所述围岩上方设置超前预支护(1);
步骤2,所述超前预支护(1)施工完成后,进行隧道开挖,开挖方法采用三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同时开挖上台阶(11)、中台阶(12)、下台阶(13);
步骤3,开挖后对初露围岩进行混凝土初喷(2),并施做一层支护(3);
步骤4,完成一层支护(3)后,施工系统锚杆,上台阶11采用短锚杆(8),中台阶(12)、下台阶(13)采用长锚杆(9),长锚杆(9)同时进行注浆加固;
步骤5,对二层支护(5)施工,上台阶(11)在距离掌子面预定距离的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二层支护(5)的施工,中台阶(12)、下台阶(13)在距离掌子面2~3榀位置进行二层支护(5)施工;
步骤6,下台阶施工完成后,进行仰拱(14)施工;具体为:首先施工一层支护3仰拱,再施工二层支护(5)仰拱,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结构施工,同时施工仰拱衬砌结构、仰拱填充;
步骤7,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量测,上台阶一层支护施工后布设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A,二层支护施工后再次布设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A,中台阶二层支护施工后布设水平收敛B;
步骤8,记录监控量测数据,直至变形速率满足拱顶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忠盛,马栋,杨旸,黄明利,李松涛,王武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