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塔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23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包括地面固定结构、底座、限位圈结构及通信塔主体,所述限位圈结构包括限位圈及安装支脚结构,所述限位圈安装在安装支脚结构上;所述地面固定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下面,所述安装支脚结构及通信塔主体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上面,所述限位圈套设在通信塔主体的下部。其优点为:在安装过程中,通信塔下部晃动幅度小,方便安装;安装后,通信塔下部能承载力较大的重力,安装稳固,不会出现倾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塔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成熟,通信信号覆盖的越来越广,通信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安装通信塔时,由于通信塔的主体较高,通信塔的下部晃动幅度大,塔底难以与安装座进行对位,安装较困难。另外,使用时,通信塔的下部承载的重力大,使用时间长后,存在倾倒的可能,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通信塔下部晃动幅度小,方便安装;安装后,通信塔下部能承载力较大的重力,安装稳固,不会出现倾倒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固定结构、底座、限位圈结构及通信塔主体,所述限位圈结构包括限位圈及安装支脚结构,所述限位圈安装在安装支脚结构上;所述地面固定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下面,所述安装支脚结构及通信塔主体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上面,所述限位圈套设在通信塔主体的下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地面固定结构包括扎地锥、连接块及插柱;所述插柱的上端安装在底座的下面,插柱的下端安装在连接块的上面,所述连接块的下面安装在扎地锥的上端,扎地锥的锥头向下。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脚结构包括三块以上的安装座、三条以上的纵向支撑脚及三条以上的横向限位杆;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底座的上面并位于通信塔主体的外侧,所述纵向支撑脚的下端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上,所述横向限位杆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纵向支撑脚的上部,横向限位杆另一端安装在限位圈上。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通信塔主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的上面。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件是螺栓,所述螺栓分别与安装底座及底座螺纹配合从而使安装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在安装过程中,通信塔下部晃动幅度小,方便安装;安装后,通信塔下部能承载力较大的重力,安装稳固,不会出现倾倒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术语“上”、“下”及“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及“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2所示,其是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包括地面固定结构1、底座2、限位圈结构及通信塔主体5,所述限位圈结构包括限位圈4及安装支脚结构3,所述限位圈4安装在安装支脚结构3上;所述地面固定结构1安装在底座2的下面,所述安装支脚结构3及通信塔主体5分别安装在底座2的上面,所述限位圈4套设在通信塔主体5的下部。安装时,第一步,将地面固定结构1与地面固定;第二步,将底座2安装在地面固定结构1上;第三步,将限位圈结构3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上;第四步,将通信塔主体5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限位圈4套设在通信塔主体5的下部。安装时,通信塔主体5的下部位于限位圈4的内侧,防止通信塔主体5大幅度摆动,安装方便,另一方面,有地面固定结构刮加固,通信塔下部能承载力较大的重力,安装稳固,不会出现倾倒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固定结构1包括扎地锥11、连接块12及插柱13;所述插柱13的上端安装在底座2的下面,插柱13的下端安装在连接块12的上面,所述连接块12的下面安装在扎地锥11的上端,扎地锥11的锥头向下。所述扎地堆11可以更好地深入地底,所述连接块12及插柱13均位于地底,插柱13的顶部伸出地底位于地面上,所述底座2安装在插柱13的顶部。通信塔下部能承载力较大的重力,安装稳固,不会出现倾倒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脚结构3包括三块安装座31、三条纵向支撑脚32及三条横向限位杆33;所述安装座31安装在底座2的上面并位于通信塔主体5的外侧,所述纵向支撑脚32的下端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31上,所述横向限位杆33的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纵向支撑脚32的上部,横向限位杆33另一端安装在限位圈4上。所述安装座31的片数可以是三块、四块或若干块,所述纵向支撑脚32的条数可以是三条、四条或若干条,所述横向限位杆33的条数可以是三条、四条或若干条,所述安装座31、纵向支撑脚32级横向限位杆33的个数一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通信塔主体5的底部设有安装底座51,所述安装底座51通过紧固件6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2的上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6是螺栓,所述螺栓分别与安装底座51及底座2螺纹配合从而使安装底座51固定在底座2上。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固定结构(1)、底座(2)、限位圈结构及通信塔主体(5),所述限位圈结构包括限位圈(4)及安装支脚结构(3),所述限位圈(4)安装在安装支脚结构(3)上;所述地面固定结构(1)安装在底座(2)的下面,所述安装支脚结构(3)及通信塔主体(5)分别安装在底座(2)的上面,所述限位圈(4)套设在通信塔主体(5)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固定结构(1)、底座(2)、限位圈结构及通信塔主体(5),所述限位圈结构包括限位圈(4)及安装支脚结构(3),所述限位圈(4)安装在安装支脚结构(3)上;所述地面固定结构(1)安装在底座(2)的下面,所述安装支脚结构(3)及通信塔主体(5)分别安装在底座(2)的上面,所述限位圈(4)套设在通信塔主体(5)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结构(1)包括扎地锥(11)、连接块(12)及插柱(13);所述插柱(13)的上端安装在底座(2)的下面,插柱(13)的下端安装在连接块(12)的上面,所述连接块(12)的下面安装在扎地锥(11)的上端,扎地锥(11)的锥头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塔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蓝江鑫辛铭峰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