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式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16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2)和连接部(1),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安装板(4),在该安装板(4)上沿直线设有滑槽(5),在该滑槽(5)上安装有移动滚轮(6)从而能沿滑槽(5)直线移动,而在该安装板(4)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滚轮(7),在该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上均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输电线路铁塔登塔安全保护措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成本低、不显著增加作业人员登塔作业强度的滑轮式防坠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轮式防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输电线路中,有大量铁塔没有登塔安全保护措施,检修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只能依靠人力徒手作业,作业安全性没有保障。近些年,国网公司在超高压新建线路上安装使用防坠落装置以保护登塔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但是,该装置出现时间较晚,大量早期建设的线路无法及时安装使用;并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成本较高,目前仅在超高压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安装使用,大量低电压等级线路无法普及应用。针对这些没有安装防坠落装置的输电铁塔,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防坠脚钉”产品,该类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在脚钉的端头形成一个安全绳可以进入的圆环,作业人员坠落时,“防坠脚钉”上的圆环可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绳索会与“防坠脚钉”的圆环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随着登塔作业的高度越高,绳索穿过的圆环越多,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大,作业人员登塔的劳动强度也越大。同时,在铁塔横担位置,作业路径由垂直攀登变为横向作业,绳索与“防坠脚钉”的圆环形成90°角,更是大幅增大了绳索与脚钉之间的摩擦力,导致作业人员无法进行横向移动作业。因此,在电力运行检修行业,急需一种既能提供安全防护,又能不显著增加登塔劳动强度的防坠安全保护技术,以解决检修作业工况复杂的作业环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成本低、基本不增加作业人员登塔作业强度的滑轮式防坠装置。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和连接部,该攀登部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安装板,在该安装板上沿直线设有滑槽,在该滑槽上安装有移动滚轮从而能沿滑槽直线移动,而在该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滚轮,在该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上均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弧形凹槽。其中滑槽为长条状的通槽并且与地面垂直。其中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分别通过轴和紧固件垂直安装在安装板上。其中攀登部为长杆状,该攀登部表面粗糙或者表面覆盖有防滑层。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和连接部,该攀登部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螺旋线形状的螺旋杆,在该螺旋杆末端安装有防脱螺帽。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和连接部,该攀登部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螺旋线形状的螺旋杆,在该螺旋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或者至少一个轴承。本技术是针对现有输电线路铁塔登塔安全保护措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成本低、不显著增加作业人员登塔作业强度的滑轮式防坠构件。还具有如下优点:针对没有防坠安全保护措施的铁塔,提供了一种防坠安全保护构件;与现有的防坠落装置相比,安装使用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与现有的“防坠脚钉”相比,可大幅减小安全绳索与脚钉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作业人爬塔强度;可实现大幅度转向作业。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防坠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防坠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包括杆状的攀登部2,该攀登部2为长杆状,该攀登部2表面粗糙或者表面覆盖有防滑层。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例如连接部1通过夹具与铁塔连接等现有固定连接方式,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方形的与攀登部2垂直的安装板4,在该安装板4上的一侧沿直线设有滑槽5,在该滑槽5上安装有移动滚轮6从而能沿该滑槽5直线上、下移动,而在该安装板4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滚轮7,在该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上均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弧形凹槽,从而使安全绳与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接触时均为滚动摩擦。其中滑槽5为长条状的通槽并且与地面垂直,移动滚轮6移动到滑槽5远(上)端时与固定滚轮7的间隙足够安全绳进入,而在正常使用时重力作用下移动滚轮6移动到滑槽5近(下)端时与固定滚轮7的间隙很小安全绳无法脱离,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分别通过轴3和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4上。进一步的本技术装置详细组成为:连接部1:用于构件与铁塔的连接和安装,该部位可以是螺纹+螺母的形式,也可以是夹具的形式,以及其他可与铁塔连接安装的结构和形式。攀登部2:用于作业人员手抓和脚蹬的部位,该部位具有滚花、橡胶垫等防滑措施。固定轮和移动轮:自由状态下,固定轮和移动轮在同一水平面,两个滑轮之间形成一个供安全绳索通过密闭空间,绳索在此空间内可自由通过但无法脱出;移动轮可以上下移动,当移动轮抬起后,移动轮与固定轮之间可产生大于安全绳直径的间隙,可供安全绳进出;当安全绳进入或者出去后,移动轮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回水平面,移动轮和固定轮之间的间隙减小,此时安全绳无法进入或脱出。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包括攀登部2,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螺旋线形状的螺旋杆,在该螺旋杆末端安装有防脱螺帽。此时安全绳可以从防脱螺帽处进入螺旋杆中间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在重力作用下基本不会脱出。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包括攀登部2,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螺旋线形状的螺旋杆,在该螺旋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或者至少一个轴承。此时安全绳可以从防脱螺帽处进入螺旋杆中间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在重力作用下基本不会脱出,滚轮或轴承与安全绳之间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少阻力。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是:使用前,在需要安装滑轮式防坠装置的位置,将铁塔上原有的脚钉卸下,换上本技术的滑轮式防坠构件。作业人员登塔前,先把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安全器(抓绳器)等工具准备并布置好,然后开始爬塔作业。作业过程中,安全绳随着作业人员移动,当作业人员爬到滑轮式防坠装置旁边时,操作滑轮式防坠装置的移动(滚)轮,将安全绳放进移动轮和固定(滚)轮的间隙内,然后松开移动轮,移动轮在自重作用下落下,同时闭合移动轮和固定轮之间的间隙,防坠安全绳脱出。按照上述操作,在爬塔的过程中依次将安全绳放进各个滑轮式防坠构件内。作业人员在攀爬过程中,安全绳与滑轮之间发生滚动摩擦,最大程度减小攀爬阻力。一旦作业人员坠落,防坠安全器(抓绳器)与安全绳之间发生动作,安全绳通过滑轮式防坠装置将作业人员挂住,从而防止了坠落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2)和连接部(1),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安装板(4),在该安装板(4)上沿直线设有滑槽(5),在该滑槽(5)上安装有移动滚轮(6)从而能沿滑槽(5)直线移动,而在该安装板(4)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滚轮(7),在该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上均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弧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攀登部(2)和连接部(1),该攀登部(2)的一端通过该连接部(1)可拆卸安装在铁塔上,而该攀登部(2)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固定连接,该防坠机构包括安装板(4),在该安装板(4)上沿直线设有滑槽(5),在该滑槽(5)上安装有移动滚轮(6)从而能沿滑槽(5)直线移动,而在该安装板(4)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滚轮(7),在该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上均设有与安全绳配合的弧形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滑槽(5)为长条状的通槽并且与地面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式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移动滚轮(6)和固定滚轮(7)分别通过轴(3)和紧固件垂直安装在安装板(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睿吴建宁黄富才拜建仁郑仟张东山王宁国单夫军郭瑞红林涛崇兴龙任亦重张鹏何振波陶志鹏王丽贺志华马玉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