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35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开有若干插槽,插槽中固定有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铰接有绕丝辊轴,绕丝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第二固定架的U型固定支架的上、下两侧固定有转动辊轴,转动辊轴之间留有缝隙,转动辊轴的穿出段上固定有止转插块,第三固定支架上铰接有一对消毒辊轴,消毒辊轴包括辊轴本体,辊轴本体的表面套接有消毒海绵,消毒辊轴上的消毒海绵之间过盈接触。该辅助器可在插入和回收介入导丝时对其进行消毒,还可约束其尾部,防止介入导丝在插入时其尾端随意摆动而造成其前端发生震颤导致血管壁刺破的问题,且可防止介入导丝在回收时其尾端掉落至地板上而污染手术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由于其具有创口小、风险低、对病人危害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对于术者的专科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手术经验不足的术者在插入介入导丝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插入或拔出介入导丝,在此过程中损伤血管壁而造成血栓、出血等并发症。临床上需要一种导丝介入辅助器,一方面在拔出介入导丝时,保护沾染有血液的导丝被污染,另一方面,在应用导丝时,减少其尾部摆动;同时在回收介入导丝时,防止尾部刺伤术者以及掉落至地板上而污染手术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该辅助器可在插入和回收介入导丝时对其进行消毒,防止介入导丝带菌进入患者体内而造成感染以及介入导丝刺伤术者而造成血液疾病的传染;该辅助器可对缠绕其上的介入导丝进行快速收放,在提高回收介入导丝的工作效率时,还可约束其尾部,防止介入导丝的尾端掉落至地板上而污染手术环境。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有若干插槽(12),插槽(12)中固定有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6)和第三固定架(9),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6)和第三固定架(9)均由立柱和U型固定支架(3)组成,第一固定架(2)上铰接有绕丝辊轴(4),绕丝辊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5),第二固定架(6)的U型固定支架(3)的上、下两侧固定有转动辊轴(7),转动辊轴(7)之间留有供介入导丝(11)穿过的缝隙,转动辊轴(7)的一端铰接于U型固定支架(3)的一侧,转动辊轴(7)的另一端从U型固定支架(3)的另一侧穿出,转动辊轴的穿出段(14)为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导丝介入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有若干插槽(12),插槽(12)中固定有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6)和第三固定架(9),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6)和第三固定架(9)均由立柱和U型固定支架(3)组成,第一固定架(2)上铰接有绕丝辊轴(4),绕丝辊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5),第二固定架(6)的U型固定支架(3)的上、下两侧固定有转动辊轴(7),转动辊轴(7)之间留有供介入导丝(11)穿过的缝隙,转动辊轴(7)的一端铰接于U型固定支架(3)的一侧,转动辊轴(7)的另一端从U型固定支架(3)的另一侧穿出,转动辊轴的穿出段(14)为截面形状呈齿轮状的杆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珠孙煌陈丽星李锐洁杨铠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