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3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属于水面无人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艇无人巡逻上配备无线通讯设备,可实现无人巡逻艇与无人巡逻艇之间、无人巡逻艇与岸基之间的数据传输,无人巡逻艇上带有水文传感器和自动驾驶系统,无人巡逻艇可按照预设路径自适应巡航。岸基人员可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对无人巡逻艇进行远程控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该无人巡逻艇依靠波浪能和太阳能两种自然能源提供动力,两种自然能源相互补充,解决了巡逻艇的长续航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多艘无人巡逻艇与岸基控制台和卫星组成了一张立体化的海上治安防控网,满足了高效的海上安全管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面无人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巡逻船执行巡逻任务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传统的燃油船、电船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执行短期的巡逻任务,无法执行长时间长航程的巡逻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解决巡逻艇的长续航问题,实现巡逻艇按照预设路径自适应巡航,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人员安全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包括艇体、电子辅助系统、蓄电池、动力推进系统、波浪能发电装置、电能管控系统和太阳能发电板,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的输入端A电连接,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的输入端B电相连,电能管控系统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的电子辅助系统包括水文传感器、警示设备、通讯天线、视频监控系统、支撑杆、中央控制器、自动驾驶仪、北斗导航系统,水文传感器设置于艇艏位置,通讯天线、警示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螺栓与于支撑杆相连接,中央控制器、自动驾驶仪和北斗导航系统设置于艇体内部,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动机、联轴器一和螺旋桨,电动机通过地脚螺栓与艇体相连接,螺旋桨通过联轴器一与电动机轴相连接,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联轴器二、棘轮机构、变速箱、传动轴、连接杆和浮板,浮板与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棘轮机构设置于连接杆和传动轴之间,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压簧和销钉,棘轮与传动轴焊接固定,棘爪通过销钉与连接杆铰接,销钉焊接在连接杆上,棘轮机构将连接杆的往复摆动换成传动轴的单向逆时针的旋转运动,传动轴作为变速箱的输入轴,发电机轴作为变速箱的输出轴。优选的,所述的艇体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其最大长度为5.3m,最大宽度为1.8m。优选的,所述的蓄电池为磷酸铁二次锂电池。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为对称分布在艇艉的两台螺旋桨推进器,螺旋桨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螺旋桨表面经过硬质氧化处理。优选的,所述的变速箱的传动比为1:5。优选的,所述的浮板采用BYM材料,浮板表面经过喷漆处理,浮板横截面呈翼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艇上配备无线通讯设备,可实现无人巡逻艇与无人巡逻艇之间、无人巡逻艇与岸基之间的数据传输,无人巡逻艇上带有自动驾驶系统,可按照预设路径自适应巡航,岸基人员可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对无人巡逻艇进行远程控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2、该无人巡逻艇依靠波浪能和太阳能两种自然能源提供动力,两种自然能源解决了无人巡逻艇的长续航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号用来表示相同的零件或结构。其中1、艇体;2、电子辅助系统;3、蓄电池;4、动力推进系统;5、波浪能发电装置;6、电能管控系统;7、太阳能发电板;201、水文传感器;202、警示设备;203、通讯天线;204、视频监控系统;205、支撑杆;206、中央控制器;207、自动驾驶仪;208、北斗导航系统;401、电动机;402、联轴器一;403、螺旋桨;501、发电机;502、联轴器二;503、棘轮机构;504、变速箱;505、传动轴;506、连接杆;507、浮板;5031、棘轮;5032、棘爪;5033、压簧;5034、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包括艇体1、电子辅助系统2、蓄电池3、动力推进系统4、波浪能发电装置5、电能管控系统6、和太阳能发电板7,波浪能发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A电连接,太阳能发电板7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B电相连,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电连接,电能管控系统用于保护蓄电池,防止过冲,所述的电子辅助系统2包括水文传感器201、警示设备202、通讯天线203、视频监控系统204、支撑杆205、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和北斗导航系统208,水文传感器201设置于艇艏位置,通讯天线203、警示设备202和视频监控系统204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05相连接,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北斗导航系统208设置于艇体内部,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4包括电动机401、联轴器一402、螺旋桨403,电动机通过地脚螺栓与艇体相连接,螺旋桨403通过联轴器一402与电动机轴相连接,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5包括发电机501、联轴器二502、棘轮机构503、变速箱504、传动轴505、连接杆506和浮板507,浮板507与连接杆506通过螺纹连接,棘轮机构503设置于连接杆506和传动轴505之间,棘轮机构503包括棘轮5031、棘爪5032、压簧5033和销钉5034,棘轮5031与传动轴505焊接固定,棘爪5032通过销钉5034与连接杆506铰接,销钉5034焊接在连接杆506上,棘轮机构503将连接杆506的往复摆动换成传动轴505的单向逆时针的旋转运动,传动轴505作为变速箱504的输入轴,发电机轴作为变速箱504的输出轴。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艇体1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其最大长度5.3m,最大宽度1.8m,质量轻,结构强度高,耐腐蚀。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蓄电池3为磷酸铁二次锂电池,充电速度快,稳定性高。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4为对称分布在艇艉的两台螺旋桨推进器,螺旋桨403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螺旋桨403表面经过硬质氧化处理,结构强度高,耐腐蚀。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变速箱504的传动比为1:5,提高了波浪能发电效率。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浮板507采用BYM材料,密度小,渗水率低,浮板507表面喷漆处理,浮板507横截面呈翼型,减少了无人巡逻艇行进过程中的阻力。本专利技术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艇体(1)、电子辅助系统(2)、蓄电池(3)、动力推进系统(4)、波浪能发电装置(5)、电能管控系统(6)和太阳能发电板(7),波浪能发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A电连接,太阳能发电板(7)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B电相连,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的电子辅助系统(2)包括水文传感器(201)、警示设备(202)、通讯天线(203)、视频监控系统(204)、支撑杆(205)、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和北斗导航系统(208),水文传感器(201)设置于艇艏位置,通讯天线(203)、警示设备(202)和视频监控系统(204)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05)相连接,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和北斗导航系统(208)设置于艇体内部,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4)包括电动机(401)、联轴器一(402)和螺旋桨(403),电动机通过地脚螺栓与艇体相连接,螺旋桨(403)通过联轴器一(402)与电动机轴相连接,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5)包括发电机(501)、联轴器二(502)、棘轮机构(503)、变速箱(504)、传动轴(505)、连接杆(506)和浮板(507),浮板(507)与连接杆(506)通过螺纹连接,棘轮机构(503)设置于连接杆(506)和传动轴(505)之间,传动轴(505)作为变速箱(504)的输入轴,发电机轴作为变速箱(504)的输出轴,棘轮机构(503)包括棘轮(5031)、棘爪(5032)、压簧(5033)和销钉(5034),棘轮(5031)与传动轴(505)焊接固定,棘爪(5032)通过销钉(5034)与连接杆(506)铰接,销钉(5034)焊接在连接杆(50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光混合动力无人巡逻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艇体(1)、电子辅助系统(2)、蓄电池(3)、动力推进系统(4)、波浪能发电装置(5)、电能管控系统(6)和太阳能发电板(7),波浪能发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A电连接,太阳能发电板(7)的输出端与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入端B电相连,电能管控系统(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的电子辅助系统(2)包括水文传感器(201)、警示设备(202)、通讯天线(203)、视频监控系统(204)、支撑杆(205)、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和北斗导航系统(208),水文传感器(201)设置于艇艏位置,通讯天线(203)、警示设备(202)和视频监控系统(204)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05)相连接,中央控制器(206)、自动驾驶仪(207)和北斗导航系统(208)设置于艇体内部,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4)包括电动机(401)、联轴器一(402)和螺旋桨(403),电动机通过地脚螺栓与艇体相连接,螺旋桨(403)通过联轴器一(402)与电动机轴相连接,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5)包括发电机(501)、联轴器二(502)、棘轮机构(503)、变速箱(504)、传动轴(505)、连接杆(506)和浮板(507),浮板(507)与连接杆(506)通过螺纹连接,棘轮机构(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国陈武进陈凯赵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