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64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台,包括:底座;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支架上,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用于夹持住第一加工对象;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一夹持组件下方,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二加工对象;挡片安装在第一夹持组件上并位于夹持部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其中,夹持部沿靠近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一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加工对象经挡片与所述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当触发夹持部复位时,夹持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第一加工对象在所述挡片的限位下与所述夹持部分离。由于挡片的限位使得分离时第一加工对象与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处的受力很小,故避免在取出时第一加工对象与第二加工对象的连接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台
本申请涉及工件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工台。
技术介绍
在一些组件的组装制造中,需要在加工台上将两个不同部分的组件连接,并在连接后通过打入紫外胶来将组件固定,以实现对组件的组装制造。最后,在固定后,则需要将组装好的组件从加工台上取出。目前,在取出组装好的组件时,由于组件一般是固定在加工台的固定头上,故工作人员需要先拿住固定头,再将组装好的组件从固定头中扯出。显然,采用拉扯取出方式容易损坏组件紫外胶粘接处的结构,导致在取出后容易变为不良品,导致生产良率降低,并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台,用以防止组件在从加工台上取出时变为不良品,以提高生产良率及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工台,包括:底座;支架,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加工对象;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下方,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二加工对象;挡片,所述挡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其中,所述夹持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加工对象经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当触发所述夹持部复位时,所述夹持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所述第一加工对象在所述挡片的限位下与所述夹持部分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加工对象在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夹持下实现与第二加工对象连接的同时,第一加工对象还被挡片限位住,故当夹持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以便组件能够从加工台上取出时,挡片的限位使得第一加工对象与第一夹持组件分离的同时,第一加工对象与第二加工对象在连接处的受力很小,故可以避免在取出时第一加工对象与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处的结构损坏,防止组件在从加工台上取出时变为不良品,提高生产良率及效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为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的U型开口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运动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一加工对象穿过所述U型开口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上夹持的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型挡板的结构简单,易制造,故通过U型挡板可以简单、便捷的实现对第一加工对象的限位,提高了设备在实际中适用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贯穿式的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第一夹持件包括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复位弹簧,当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在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位下固定;当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而不再限位所述第一夹持件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复位弹簧推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件贯穿式的安装在外壳上,故通过第一限位件的贯穿式结构能够实现稳定的对第一夹持件进行限位。并且,又由于第一夹持件限位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当第一限位件不再限位时,通过复位弹簧的自恢复便可以简单便捷的实现第一夹持件的自复位。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U型座上开设有通孔;第一限位螺钉,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的头部位于所述U型座外,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U型座和所述外壳上开设的通孔而位于所述外壳内;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U型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螺钉连接;当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所在位置处时,所述第一限位螺钉在所述第一限位弹簧推动下,所述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开设的限位孔而运动到所述第一夹持件内,以将所述第一夹持件限位;当所述第一限位螺钉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所述端部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内移动到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外时,所述端部便不再限位住第一夹持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弹簧可以自动推动端部穿过第一夹持件上开设的限位孔而运动到第一夹持件内,故实现了对第一夹持件的自限位。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并插入到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运动方向开设的条形孔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插入到第一夹持件上沿第一夹持件的运动方向开设的条形孔中,故第二限位件可以对第一夹持件的复位运动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夹持件弹飞。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Z轴调节台,所述Z轴调节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Z轴调节台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外壳装在Z轴调节台上,故通过Z轴调节台可以调整第一夹持件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以便第一加工对象能够更精准的与第二加工对象连接。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左肋板,所述左肋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右肋板,所述右肋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左肋板顶端的第一点处,所述横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右肋板顶端的第二点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横板以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的连线为轴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横板的板面在竖直和水平之间来回切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横板的转动连接,横板的板面在竖直和水平之间来回切换,这样横板便可带动第一夹持组件也处于竖直或者水平。当第一夹持组件被带动转动到水平时,此时空间更大,更便于将第一加工对象夹持到第一夹持组件上;而当第一夹持组件被带动从水平转动到竖直时,第一加工对象便能够很靠近第二加工对象,以便于二者的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安装在所述左肋板的顶端或所述右肋板的顶端;当所述横板的板面转动到水平或竖直时,所述第一磁铁吸附住所述横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横板的板面转动到水平或竖直时,第一磁铁都能够吸附住横板,使得横板的板面在水平或竖直的状态下,其结构也能够保持稳定,以便第一夹持组件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弧摆台,所述弧摆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XY轴调节台,所述XY轴调节台安装在所述弧摆台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XY轴调节台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则朝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加工对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夹持件是安装在依次重叠的弧摆台以及XY轴调节台上,故通过弧摆台以及XY轴调节台能够更精细化的调整第二夹持件的位置,以便第一加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支架,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n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加工对象;/n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下方,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二加工对象;/n挡片,所述挡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n其中,所述夹持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加工对象经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当触发所述夹持部复位时,所述夹持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所述第一加工对象在所述挡片的限位下与所述夹持部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架,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加工对象;
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下方,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二加工对象;
挡片,所述挡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夹持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加工对象经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加工对象连接;当触发所述夹持部复位时,所述夹持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所述第一加工对象在所述挡片的限位下与所述夹持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为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的U型开口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运动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一加工对象穿过所述U型开口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上夹持的第二加工对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贯穿式的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第一夹持件包括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压缩所述复位弹簧,当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在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位下固定;当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而不再限位所述第一夹持件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复位弹簧推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做复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
U型座,所述U型座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U型座上开设有通孔;
第一限位螺钉,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的头部位于所述U型座外,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U型座和所述外壳上开设的通孔而位于所述外壳内;
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U型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螺钉连接;
当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所在位置处时,所述第一限位螺钉在所述第一限位弹簧推动下,所述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开设的限位孔而运动到所述第一夹持件内,以将所述第一夹持件限位;当所述第一限位螺钉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使得所述端部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内移动到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外时,所述端部便不再限位住第一夹持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并插入到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运动方向开设的条形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
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