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44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乏风瓦斯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炉,所述氧化炉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进气均匀箱,所述进气均匀箱的输入端连接有乏风瓦斯进气支管,且所述进气均匀箱和乏风瓦斯进气支管之间设有进气支管阀门,两个所述进气均匀箱之间设有至少三组沿所述氧化炉高度方向布置的预热管;在运行初期,可以利用预热管的分散能力和加热能力对乏风瓦斯进行预热,并快速的实现氧化条件,在运行中后期,当乏风瓦斯浓度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氧化后温度的变化,调整乏风瓦斯在预热管中的时间,提前释放氧化,并同时增加侧壁的热交换器对增多的热量进行吸收,调节能力和连续运行能力有效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乏风瓦斯氧化
,具体是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乏风瓦斯的氧化可释放出一定的热量,除了为维持氧化床内热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外,其余热量可被回收利用。在取热方式上,如申请号为CN201510272395.5的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乏风瓦斯氧化装置,其利用氧化床内置换热器取热,但是若瓦斯进气的浓度波动较大,该方案无法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而申请号为CN201010274138.2的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抽气取热的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其方案是从氧化床高温区抽取热气,但是需要在作业开始前利用电加热设备在中心区形成一定的高温,这段时间势必是比较耗能和耗费时间的,仍有待于进行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炉,所述氧化炉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进气均匀箱,所述进气均匀箱的输入端连接有乏风瓦斯进气支管,且所述进气均匀箱和乏风瓦斯进气支管之间设有进气支管阀门,两个所述进气均匀箱之间设有至少三组沿所述氧化炉高度方向布置的预热管,上下相邻的两组所述预热管之间通过氧化区隔板分隔/连通,所述氧化炉上设有控制所述氧化区隔板与预热管之间连接状态的驱动装置,所述氧化区隔板的两侧空间形成氧化区,所述氧化炉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氧化区对应分布的侧壁热交换器,每个所述侧壁热交换器的外侧均设有与排气管道连通的切换阀,所述氧化炉的顶部设有位于所述进气均匀箱外侧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排气管道串联。优选的,所述预热管包括陶瓷管、蓄热部和电加热丝,所述陶瓷管的内部嵌设有所述电加热丝,所述陶瓷管的外部设有所述蓄热部。优选的,所述陶瓷管的长度大于所述蓄热部的长度,所述陶瓷管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氧化区隔板配合的预留部。优选的,所述氧化区隔板上开设有转换滑槽,所述转换滑槽包括位于所述氧化区隔板一侧的第一导向槽以及位于所述氧化区隔板另一侧的第二导向槽,还包括两个旁通槽,其中一个所述旁通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连通,并延伸至所述氧化区隔板远离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侧端面,另一个所述旁通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并延伸至所述氧化区隔板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侧端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上均设有封闭部和半封闭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驱动装置之间设有贯穿所述氧化区隔板的主通槽,所述封闭部和半封闭部分别位于所述主通槽的两侧,所述旁通槽靠近所述半封闭部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二导向槽连通的连接部。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所述侧壁热交换器通过分配阀连接同一个供水管道。优选的,所述预热管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内部气体温度的热电偶。优选的,所述蓄热部为疏孔状结构或翅片结构,所述翅片为环形翅片或条形翅片。优选的,所述氧化炉内壁的耐火保温材料为耐火砖以及耐高温水泥砂浆。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横杆和导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氧化炉的外壁,所述横杆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有所述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所述氧化炉并与所述氧化区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氧化炉上开设有与所述氧化区隔板配合的隔板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氧化炉的内部设置了预热管,并利用氧化区隔板将预热管以及空间分隔,形成不同的氧化区,且可以利用氧化区隔板的位置状态来改变预热管内乏风瓦斯的输出位置,即,在运行初期,可以利用预热管的分散能力和加热能力对乏风瓦斯进行预热,并快速的实现氧化条件,在运行中后期,当乏风瓦斯浓度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氧化后温度的变化,调整乏风瓦斯在预热管中的时间,提前释放氧化,并同时增加侧壁的热交换器对增多的热量进行吸收,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吸收效果,调节能力和连续运行能力有效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氧化区隔板以及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热管和转换滑槽其中一种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热管和转换滑槽另一种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热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01、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2、进气支管阀门;103、耐火保温材料;104、隔板滑槽;1、氧化炉;2、进气均匀箱;3、氧化区隔板;301、转换滑槽;31、驱动装置;311、电动推杆;312、横杆;313、导杆;32、第一导向槽;321、封闭部;33、第二导向槽;331、半封闭部;34、旁通槽;341、连接部;35、主通槽;4、预热管;41、陶瓷管;42、蓄热部;43、电加热丝;5、侧壁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1、切换阀;7、排气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炉1,氧化炉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进气均匀箱2,进气均匀箱2中设有分流装置,对输入的气体进行分流,使其相对均匀的进入到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预热管4中,进气均匀箱2的输入端连接有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且进气均匀箱2和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之间设有进气支管阀门102,利用进气支管阀门102可以控制乏风瓦斯从哪个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进入到氧化炉1中,两个进气均匀箱2之间设有至少三组沿氧化炉1高度方向布置的预热管4,上下相邻的两组预热管4之间通过氧化区隔板3分隔/连通,氧化炉1上设有控制氧化区隔板3与预热管4之间连接状态的驱动装置31,氧化区隔板3的两侧空间形成氧化区,氧化炉1的外部设有与氧化区对应分布的侧壁热交换器5,每个侧壁热交换器5的外侧均设有与排气管道7连通的切换阀61,利用切换阀61可以控制侧壁热交换器5的工作状态,当切换阀61打开时,氧化区内的热空气被吸入到侧壁热交换器5中进行热交换,当切换阀61关闭时,氧化区内的热空气仅从热交换器6处进行热交换,然后被排气管道7排出,氧化炉1的顶部设有位于进气均匀箱2外侧的热交换器6,热交换器6与排气管道7串联。具体的,预热管4包括陶瓷管41、蓄热部42和电加热丝43,陶瓷管41的内部嵌设有电加热丝43,陶瓷管41的外部设有蓄热部42,利用陶瓷管41内的电加热丝43可以对进入陶瓷管41的乏风瓦斯进行预热,由于陶瓷管41的耐温能力好,且被陶瓷管41分隔的气体与陶瓷管41的接触面积大,容易被加热,因此加热速度快,所需要的加热功率小,可以实现快速的预热,在预热乏风瓦斯的同时,也对蓄热部42进行预热,蓄热部42一方面对陶瓷管41起到保温的作用,另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炉(1),所述氧化炉(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进气均匀箱(2),所述进气均匀箱(2)的输入端连接有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且所述进气均匀箱(2)和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之间设有进气支管阀门(102),所述氧化炉(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氧化区域以及与所述氧化区域对应的热交换设备,所述氧化炉(1)的顶部设有位于所述进气均匀箱(2)外侧的热交换器(6),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排气管道(7)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炉(1),所述氧化炉(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进气均匀箱(2),所述进气均匀箱(2)的输入端连接有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且所述进气均匀箱(2)和乏风瓦斯进气支管(101)之间设有进气支管阀门(102),所述氧化炉(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氧化区域以及与所述氧化区域对应的热交换设备,所述氧化炉(1)的顶部设有位于所述进气均匀箱(2)外侧的热交换器(6),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排气管道(7)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气均匀箱(2)之间设有至少三组沿所述氧化炉(1)高度方向布置的预热管(4),上下相邻的两组所述预热管(4)之间通过氧化区隔板(3)分隔/连通,所述氧化炉(1)上设有控制所述氧化区隔板(3)与预热管(4)之间连接状态的驱动装置(31),所述氧化区隔板(3)的两侧空间形成氧化区,所述氧化炉(1)的外部设有与所述氧化区对应分布的侧壁热交换器(5),每个所述侧壁热交换器(5)的外侧均设有与排气管道(7)连通的切换阀(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4)包括陶瓷管(41)、蓄热部(42)和电加热丝(43),所述陶瓷管(41)的内部嵌设有所述电加热丝(43),所述陶瓷管(41)的外部设有所述蓄热部(42),所述陶瓷管(41)的长度大于所述蓄热部(42)的长度,所述陶瓷管(41)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氧化区隔板(3)配合的预留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区隔板(3)上开设有转换滑槽(301),所述转换滑槽(301)包括位于所述氧化区隔板(3)一侧的第一导向槽(32)以及位于所述氧化区隔板(3)另一侧的第二导向槽(33),还包括两个旁通槽(34),其中一个所述旁通槽(34)与所述第二导向槽(33)连通,并延伸至所述氧化区隔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