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和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4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小型化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供给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空气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具有原料空气生成装置(26)和混合部(33),其中,该原料空气生成装置(26)以空气作为原料,生成氧浓度比上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原料空气和氧浓度比上述外部气体高的高氧原料空气。上述混合部(33)将上述低氧原料空气与上述高氧原料空气混合来调节氧浓度,生成氧浓度比上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混合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和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空气为原料,生成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空气,将该低氧空气供给至其它机器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进行模拟高原训练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人为地制造与通常的室内环境、通常的室外环境不同的环境,在该环境下进行训练的训练装置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创造模拟高原的低氧环境,通过在其中进行训练来实现耐久力的增强和心肺功能的提高。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低氧房间是人为地制造出的能够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训练的房间。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高氧浓度的第一特殊环境室和低氧浓度的第二特殊环境室的空气供给装置。在专利文献2的图4中公开了能够将一个特殊环境室内在高氧浓度的环境与低氧浓度的环境进行切换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211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297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使训练房间内形成为低氧环境的对策,例如有使用高分子分离膜方式的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方法。高分子分离膜方式的原料空气生成装置是大多情况下作为能够生成氮气的装置而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利用压缩机等对空气进行加压,通过导入该加压后的空气来分离氧,生成与外部气体相比氮的比例更高的气体。此处,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低氧空气,用于高原训练时会出现氧浓度过低的情况,有时要混入外部气体调整氧浓度之后再供给到训练房间。作为调整氧浓度的对策,考虑图7所示的配管系统图的方法和图8所示的配管系统图的方法。图7所示的对策,是用另外的送风机等取入外部气体,对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低氧空气(以下,有时称为低氧原料空气)混入外部气体的方法。图8所示的对策,是将由空气压缩机加压而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导入的流路分支,向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低氧原料空气混入在上述分支流路中流动的空气的方法。即,图8所示的对策,是将由压缩机加压后的空气分支,并导入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二次侧流路的方法。前者的使用另外的送风机的对策需要在空气压缩机外另设送风机。另外,该对策中用于取入外部气体的管道配管是必须的。因此,在该对策中,大多情况下包括训练房间在内的系统变得大型化。后者的将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一次侧流路分支使空气流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二次侧的对策,因为用一台空气压缩机供给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导入的空气和向二次侧导入的空气这两者,所以存在空气压缩机的负担变大的情况。因此,必须要采用大型的空气压缩机,存在包括训练房间在内的系统变得大型化的情况。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空气供给装置中,采用了后者的将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导入的一次侧流路分支使空气流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二次侧的对策。在专利文献2的图4所公开的空气供给装置中,使特殊环境室内形成为低氧浓度的情况下,向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二次侧导入从一次侧流路所分支的外部气体。在专利文献2的空气供给装置中,没有对特殊环境室内同时供给低氧原料空气和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氧浓度较高的高氧空气(以下,有时称为高氧原料空气)。本专利技术关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附属于训练房间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小型化的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式为一种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其为供给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空气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该低氧空气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和混合部,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以空气作为原料,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原料空气和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高的高氧原料空气的装置,所述混合部将所述低氧原料空气与所述高氧原料空气混合,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混合空气。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在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低氧原料空气中混合同样地由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生成的高氧原料空气来调节氧浓度。因此,对原料空气生成装置供给作为原料的空气的空气压缩机等的上游侧装置的负担较小。因此,能够使空气压缩机等的上游侧装置小型化。另外,在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中,除了对原料空气生成装置供给原料空气的装置以外,不需要设置送风机或空气压缩机等。因此,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与现有技术的装置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具有空气导入口、排出所述低氧原料空气的第一排出部、排出所述高氧原料空气的第二排出部,具有从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所述第二排出部至所述混合部的高氧空气流路,在该高氧空气流路具有流量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导入到所述混合部的所述高氧原料空气的流量,且在所述第二排出部连接有排气路,剩余的高氧原料空气从所述排气路被排气。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中,在高氧空气流路具有流量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导入到混合部的高氧原料空气的流量。因此,能够调节低氧混合空气的氧浓度。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因为生成与作为原料的空气相比为较少含氧量的低氧混合空气,所以仅高氧原料空气的一部分混入到低氧原料空气中。在本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中,因为作为剩余的高氧原料空气从排气路被排出,所以不会对原料空气生成装置造成恶劣影响。上述的各方式中,所述混合部由管路构成。依据本方式,能够使低氧空气供给装置更加小型化。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具有能够将氮和氧分离的气体分离膜,由该气体分离膜将所述空气分离为所述低氧原料空气和所述高氧原料空气。采用了气体分离膜的空气生成装置能够小型化而且能够高效地分离氧和氮。因此,依据本方式,能够使低氧空气供给装置更小型化。在上述的各方式中,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具有吸附剂,该吸附剂对于特定的气体具有高的吸附能力。本方式也能够作为大容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适用。在上述的各方式中,优选具有从所述高氧原料空气除去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除去装置。基于本方式,能够预先减少高氧原料空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能够使所生成的低氧混合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训练装置的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人而能够在内部进行运动的训练房间;和上述任一方式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能够使所述训练房间内成为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环境。依据本方式,能够使附属于训练房间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小型化。专利技术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低氧空气供给装置比现有技术小型化。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训练装置比现有技术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训练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训练装置的构成图。图3是在图1的训练装置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中采用的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训练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训练装置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训练装置的结构图。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氧空气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空气,该低氧空气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n具有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和混合部,/n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以空气作为原料,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原料空气和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高的高氧原料空气,/n所述混合部将所述低氧原料空气与所述高氧原料空气混合,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混合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0 JP 2019-0283071.一种低氧空气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氧浓度比外部气体低的低氧空气,该低氧空气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和混合部,
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以空气作为原料,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原料空气和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高的高氧原料空气,
所述混合部将所述低氧原料空气与所述高氧原料空气混合,生成氧浓度比所述外部气体低的低氧混合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具有空气导入口、排出所述低氧原料空气的第一排出部和排出所述高氧原料空气的第二排出部,
具有从所述原料空气生成装置的所述第二排出部至所述混合部的高氧空气流路,在该高氧空气流路具有流量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导入到所述混合部的所述高氧原料空气的流量,并且在所述第二排出部连接有排气路,剩余的高氧原料空气从所述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刚之嶋寿泰
申请(专利权)人: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