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33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瑜伽柱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包括长条形的瑜伽垫,通过对所述瑜伽垫手动卷制能够构成圆柱状的泡沫轴,所述瑜伽垫的正面上具有按摩区,该按摩区位于瑜伽垫的一端,并且瑜伽垫的另一端为手动卷制端,所述瑜伽垫的背面对称设有两条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为弹性带,并且用以对所述泡沫轴的端部进行束紧作用,所述束紧带位于瑜伽垫远离手动卷制端的一端处,并始终对应所述按摩区,当沿所述瑜伽垫的手动卷制端将所述瑜伽垫卷制呈所述泡沫轴后,所述按摩区处于所述泡沫轴的外表面,本实用能够在瑜伽垫和瑜伽柱之间灵活装换,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以及解决多健身器材而带来的占用空间过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
本技术涉及瑜伽柱
,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
技术介绍
瑜伽柱,又称泡沫轴,一般重量轻、富有缓冲弹性,可以帮助瑜伽练习者完成各项平衡动作。其可消除肌肉紧张并加强核心肌肉力量及灵活性以达到锻炼身体的平衡性,是现代瑜伽练习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瑜伽柱不仅能延伸肌肉和肌腱,它还能拆散软组织粘连和疤痕组织。你可以用自身重量和一个圆柱形瑜伽柱来自我按摩和肌筋膜释放,打破触发点,缓解紧张筋膜,同时增加血液的流动和软组织循环。现有的瑜伽柱一般都是一体成型的或者采用固定形态的外柱体和内柱体装配而成,在结构上,不能变化,即不能够转换成瑜伽垫进行使用;因此使用者需要瑜伽活动时,需要购买不同功能的产品,即瑜伽柱和瑜伽垫,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支出,已经后期占用一定存放空间。另外,在瑜伽垫和瑜伽柱状态之间的切换,需要锁紧部件进行可拆卸固定,传统的锁紧部件,如卡扣部件,会具有一定硬性,这样在使用瑜伽柱过程中,如果瑜伽柱发生转动,过硬的卡扣部件会给使用者腰部等位置造成明显不适;同时如果卡扣部件硬度过低,硬性卡扣的紧固效果;另外还有魔术贴粘接方式,但是由于瑜伽垫和瑜伽柱是两种模式的转换,当处于瑜伽垫状态时,魔术贴扣件需要拆分,这个时候魔术贴会暴露在外,甚至于地面接触,灰尘等因素会直接导致魔术贴的使用寿命降低,影响紧固效果甚至无法实现紧固;如果采用魔术贴与瑜伽垫之间可拆卸的方式,那么势必会增加安装步骤,甚至会发生零部件(魔术贴)遗漏的问题发生,进而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包括长条形的瑜伽垫,通过对所述瑜伽垫手动卷制能够构成圆柱状的泡沫轴,所述瑜伽垫的正面上具有按摩区,该按摩区位于瑜伽垫的一端,并且瑜伽垫的另一端为手动卷制端,所述瑜伽垫的背面对称设有两条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为弹性带,并且用以对所述泡沫轴的端部进行束紧作用,所述束紧带位于瑜伽垫远离手动卷制端的一端处,并始终对应所述按摩区,当沿所述瑜伽垫的手动卷制端将所述瑜伽垫卷制呈所述泡沫轴后,所述按摩区处于所述泡沫轴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区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在瑜伽垫上的点状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束紧带具有两个连接端,并且所述束紧带的中段区域的内表面与瑜伽垫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束紧带的两个连接端为自由端,所述束紧带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宽度大于另外一个连接端,并且该连接端为贯穿端,所述另一个连接端为装配端,所述贯穿端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装配端能够穿过贯穿槽并且与束紧带的中段外表面可拆卸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装配端外侧面设有两组魔术贴,该装配端通过两组魔术贴能够与自身折叠粘接,所述装配端通过两组魔术贴能够与束紧带粘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束紧带的中段外表面设有与两组魔术贴粘接配合的配合层。进一步的,所述束紧带的外表面设有笼罩层,所述笼罩层为柔性层,所述笼罩层覆充分盖配合层,所述笼罩层的两侧与束紧带的内侧面粘接配合,并且所述笼罩层与束紧带处于粘接状态时,该笼罩层呈开口朝下的U型状,所述笼罩层始终远离装配端的一端与束紧带固定连接,并且由所述笼罩层的另一端拉动笼罩层,能够使得配合层暴露在外。进一步的,所述点状凸起为梯形、半圆形或者圆台形。进一步的,所述瑜伽垫由EVA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需要瑜伽垫的时候,解除束紧带,将泡沫轴平铺,构成瑜伽垫;当需要泡沫轴(瑜伽柱)时,将瑜伽垫卷制成泡沫轴;然后将束紧带的装配端的两组魔术贴与该束紧带的中端外表面的配合层连接;以达到锁紧束紧带的目的;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泡沫轴功能时,该泡沫轴松散而不能带来瑜伽柱的效果;具体操作是:首先通过瑜伽垫(手动卷制端)的一端,进行卷制呈圆柱状,卷制完毕后,在将束紧带中段的笼罩层撕开,是的配合层暴露在外,然后将装配穿过贯穿槽,并折弯反向绕过泡沫轴,并压紧泡沫轴,通过魔术贴与配合层粘接,然后将笼罩层恢复,并包裹着配合层和装配端;此时即可使用泡沫轴状态;当需要使用瑜伽垫,可以将束紧带解除,然后将装配端的折弯与自身粘接;避免暴露在外影响魔术贴的粘黏性;同时笼罩层继续对配合层进行保护,防止配合层接触地面影响其粘黏性;然后将接触束紧的泡沫轴平铺呈瑜伽垫;束紧带也平铺在其周边;本技术能够在瑜伽垫和瑜伽柱之间灵活装换,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以及解决多健身器材而带来的占用空间过大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泡沫轴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处于泡沫轴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处于泡沫轴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瑜伽垫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束紧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瑜伽垫1,手动卷制端11a。泡沫轴2,按摩区211,点状凸起211a。束紧带3,贯穿端311,装配端312,魔术贴313,配合层314,笼罩层3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2,包括长条形的瑜伽垫1,通过对所述瑜伽垫1手动卷制能够构成圆柱状的泡沫轴2,所述瑜伽垫1的正面上具有按摩区211,该按摩区211位于瑜伽垫1的一端,并且瑜伽垫1的另一端为手动卷制端11a,所述瑜伽垫1的背面对称设有两条束紧带3,所述束紧带3为弹性带,并且用以对所述泡沫轴2的端部进行束紧作用,所述束紧带3位于瑜伽垫1远离手动卷制端11a的一端处,并始终对应所述按摩区211,当沿所述瑜伽垫1的手动卷制端11a将所述瑜伽垫1卷制呈所述泡沫轴2后,所述按摩区211处于所述泡沫轴2的外表面。所述按摩区211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在瑜伽垫1上的点状凸起211a,点状凸起211a可以对人体的部分进行按摩、达到缓解压力、健身塑形等有益效果。所述束紧带3具有两个连接端,并且所述束紧带3的中段区域的内表面与瑜伽垫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束紧带3的两个连接端为自由端,所述束紧带3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宽度大于另外一个连接端,并且该连接端为贯穿端311,所述另一个连接端为装配端312,所述贯穿端311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装配端312能够穿过贯穿槽并且与束紧带3的中段外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瑜伽垫(1),通过对所述瑜伽垫(1)手动卷制能够构成圆柱状的泡沫轴(2),所述瑜伽垫(1)的正面上具有按摩区(211),该按摩区(211)位于瑜伽垫(1)的一端,并且瑜伽垫(1)的另一端为手动卷制端(11a),所述瑜伽垫(1)的背面对称设有两条束紧带(3),所述束紧带(3)为弹性带,并且用以对所述泡沫轴(2)的端部进行束紧作用,所述束紧带(3)位于瑜伽垫(1)远离手动卷制端(11a)的一端处,并始终对应所述按摩区(211),当沿所述瑜伽垫(1)的手动卷制端(11a)将所述瑜伽垫(1)卷制呈所述泡沫轴(2)后,所述按摩区(211)处于所述泡沫轴(2)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瑜伽垫(1),通过对所述瑜伽垫(1)手动卷制能够构成圆柱状的泡沫轴(2),所述瑜伽垫(1)的正面上具有按摩区(211),该按摩区(211)位于瑜伽垫(1)的一端,并且瑜伽垫(1)的另一端为手动卷制端(11a),所述瑜伽垫(1)的背面对称设有两条束紧带(3),所述束紧带(3)为弹性带,并且用以对所述泡沫轴(2)的端部进行束紧作用,所述束紧带(3)位于瑜伽垫(1)远离手动卷制端(11a)的一端处,并始终对应所述按摩区(211),当沿所述瑜伽垫(1)的手动卷制端(11a)将所述瑜伽垫(1)卷制呈所述泡沫轴(2)后,所述按摩区(211)处于所述泡沫轴(2)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区(211)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在瑜伽垫(1)上的点状凸起(21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瑜伽泡沫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带(3)具有两个连接端,并且所述束紧带(3)的中段区域的内表面与瑜伽垫(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束紧带(3)的两个连接端为自由端,所述束紧带(3)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宽度大于另外一个连接端,并且该连接端为贯穿端(311),所述另一个连接端为装配端(312),所述贯穿端(311)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装配端(312)能够穿过贯穿槽并且与束紧带(3)的中段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雯王珏吴润平刁文静王艺甫王培钰曾宏博桂晓艾张立强黄喜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