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二尖瓣修复设备及其控制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29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二尖瓣修复设备及其控制手柄。所述内夹臂控制机构包括壳体、第二控制部和连接杆;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控制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所述第二控制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能够控制组织夹持装置的内夹臂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二尖瓣修复设备及其控制手柄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二尖瓣修复设备及其控制手柄。
技术介绍
瓣膜是人或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如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以二尖瓣为例,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在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起到止回阀的作用,以严密关闭房室口,防止血液从左心室逆流入左心房。但是当二尖瓣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出现在左心室收缩时难以完全闭合的情况,导致左心房接收了大量返流血液,这样可能导致左心房和肺部静脉压力急剧上升,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并进一步导致左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在对发生病变的二尖瓣进行修复时,可以通过二尖瓣修复设备将二尖瓣的相对侧夹住,以使得二尖瓣的瓣膜之间由一个大孔变成两个小孔,减少返流面积,从而有效防止二尖瓣返流情况的发生。同样,二尖瓣修复设备也可以适用于心脏的三尖瓣瓣膜等其他瓣膜的修复,通过夹取两侧瓣叶达到减少返流面积的效果。二尖瓣修复设备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手柄能够用于操控组织夹持装置以实现对瓣膜的修复。二尖瓣修复设备包括组织夹持装置,在瓣膜修复过程中,需要对组织夹持装置中的内夹臂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二控制部和连接杆;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控制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所述第二控制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能够控制组织夹持装置的内夹臂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通过牵引索控制所述内夹臂运动;所述连接杆包括内孔,所述牵引索从所述连接杆的内孔中穿过,所述牵引索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内夹臂的第一子控制部和用于控制第二内夹臂的第二子控制部;所述第二滑槽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子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子控制部对应的第一子滑槽和第二子滑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控制按钮和连接体,所述控制按钮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按钮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凹槽相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二控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槽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当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两个凹槽相卡接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尖瓣修复控制手柄,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尖瓣修复控制手柄还包括用于控制组织夹持装置的外夹臂运动的外夹臂控制机构;所述外夹臂控制机构包括套管、第一控制部、滑动部和驱动杆,所述滑动部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能够通过转动带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套管内沿所述套管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杆移动以控制所述外夹臂开合;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内周面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动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滑动部上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控制部的内螺纹相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尖瓣修复控制手柄还包括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包括三个间隔排列的通孔A、B和C,所述三个通孔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一平面上,其中,两边的通孔A和C用于引导控制内夹臂运动的连接杆,中间的通孔B用于引导控制外夹臂运动的驱动杆;在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所述通孔A和通孔B之间通过软管相互连通,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另一侧,所述通孔B和通孔C之间通过软管相互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尖瓣修复设备,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二尖瓣修复控制手柄。附图说明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二尖瓣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组织夹持装置和输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组织夹持装置外夹臂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输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组织夹持装置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组织夹持装置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夹臂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夹臂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夹臂控制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外夹臂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外夹臂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控制手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引导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二尖瓣修复设备;200-组织夹持装置;210-内夹臂;211-第一内夹臂;213-第二内夹臂;215-倒刺;220-外夹臂;221-第一外夹臂;223-第二外夹臂;230-固定件;240-支撑部;250-连接件;260-外夹板;261-第一外夹板;263-第二外夹板;270-连接管;280-弹性锁止件;300-控制手柄;400-外夹臂控制机构;410-套管;412-第一滑槽;420-第一控制部;430-滑动部;440-驱动杆;460-固定块;470-保护套;500-内夹臂控制机构;510-壳体;511-第二滑槽;511-1-第一子滑槽;511-2-第二子滑槽;520-第二控制部;520-1-第一子控制部;520-2-第二子控制部;521-连接杆;521-1-第一子连接杆;521-2-第二子连接杆;523-端盖;523-1-第一子端盖;523-2-第二子端盖;533-控制按钮;535-凸块;537-连接体;539-凹槽;540-引导块;541-第一贯穿孔;542-第二贯穿孔;600-输送管;700-输送连接件;710-主体;720-第一连接片;730-第二连接片;740-固定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相反,本申请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申请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申请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申请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二控制部和连接杆;/n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控制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n所述第二控制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能够控制组织夹持装置的内夹臂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二控制部和连接杆;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控制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
所述第二控制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能够控制组织夹持装置的内夹臂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牵引索控制所述内夹臂运动;
所述连接杆包括内孔,所述牵引索从所述连接杆的内孔中穿过,所述牵引索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内夹臂的第一子控制部和用于控制第二内夹臂的第二子控制部;
所述第二滑槽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子控制部和所述第二子控制部对应的第一子滑槽和第二子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控制按钮和连接体,所述控制按钮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体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按钮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凹槽相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二控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夹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杰王海山虞奇峰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