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91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线装置。该锁线装置,包括手柄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一端的导管结构及连接于所述导管结构前端内的锁线头;其中,线体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进入所述导管结构中并从所述导管结构的侧部穿出,所述手柄结构能够带动所述锁线头夹紧线体并在夹紧后使所述锁线头脱离所述导管结构。该锁线装置,其能够在体内进行打结,操作方便,打结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体内进行锁线的锁线装置。
技术介绍
瓣环扩张是二尖瓣、三尖瓣最常见的病因,它可以导致瓣叶互相分离、产生间隙而导致瓣膜反流。因此,针对瓣环扩张而进行的瓣环环缩术(包括缝合瓣环、植入人工瓣环等)是二尖瓣或三尖瓣修复的重要术式,也是基础术式,其原理是针对于瓣环扩张引起的关闭不全,通过使二尖瓣或三尖瓣瓣口面积减小来使瓣叶能够互相贴合,从而减小反流,甚至是完全消除反流。瓣环环缩术可单独应用来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也可以联合其他修复技术(如瓣叶修复、腱索植入)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无反流生存时间。传统外科瓣环环缩手术需要开胸、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患者创伤大、痛苦程度高、恢复慢,许多高龄、体弱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近年来,经导管微创介入的方法来实施瓣环环缩术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依靠影像学手段进行指导,使用器械对二尖瓣、三尖瓣进行环缩。在环缩过程中,通常使用多个锚件进入瓣环组织中,再将多个瓣环通过线体串接,最终通过拉紧线体,从而带动多个锚件围绕一中心收紧,之后将线体打结锁紧后剪断,以完成手术。然而,在进行体内打结锁紧时,因术野及空间狭小,无法直接进行打结操作。目前的打结器械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其操作过程繁琐、复杂,无法调整方向和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线装置,其能够在体内进行打结,操作方便,打结一致性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锁线装置,包括手柄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一端的导管结构及连接于所述导管结构前端内的锁线头;其中,线体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进入所述导管结构中并从所述导管结构的侧部穿出,所述手柄结构能够带动所述锁线头夹紧线体并在夹紧后使所述锁线头脱离所述导管结构。其中,所述锁线头包括锁套和锁芯,所述锁套能够套设于所述锁芯的外周,所述锁套和所述锁芯之间形成有锁线槽,线体能够从所述锁线槽穿过并被所述锁套和所述锁芯夹紧。其中,所述锁套和所述锁芯能够在夹紧线体后相锁紧。其中,所述锁芯的外周设置有锥形的锁线斜面,所述锁套的内侧设置有锥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锁线斜面能形成锥形配合,所述锁线斜面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所述锁线槽。其中,所述锁芯的小端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端部设置有卡头,所述锁芯的小端能够穿过所述锁套并使所述卡头挡在所述锁套的端部。其中,还包括锁芯驱动结构,所述锁芯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和所述锁芯,所述手柄结构能够通过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固定所述锁芯并能带动所述锁芯进入所述锁套以锁紧线体。其中,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包括:拉丝和连接于所述拉丝中部的锁芯限位块,所述拉丝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所述导管结构后通过所述手柄结构固定,所述锁芯限位块能够抵压于所述锁芯的大端;及穿过所述导管结构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锁芯的小端配合,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所述手柄结构能带动所述拉丝、所述锁芯限位块、所述支撑杆及所述锁芯移动。其中,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锁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结构连接;所述手柄结构能够带动所述螺杆及所述锁芯移动和/或转动。其中,所述导管结构包括外鞘管,所述锁线头设置于所述外鞘管的前端;所述外鞘管连接有出线管。其中,所述外鞘管外套设有外管,所述外鞘管、所述外管均开设有走线孔,穿过所述锁线头的线体能够穿过走线孔;所述走线孔设置有刃口,转动所述外管能切断线体。其中,所述锁芯的一端外周和所述锁套的一端内周设置有锁线斜面,两个所述锁线斜面形成所述锁线槽,所述锁芯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锁套的另一端通过紧配合或者螺纹连接。其中,还包括锁芯驱动结构,所述锁芯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和所述锁芯,所述手柄结构能够通过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固定所述锁芯并能带动所述锁芯进入所述锁套以锁紧线体。其中,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所述手柄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推杆及所述锁芯移动和/或转动。其中,所述导管结构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外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前端开设有偏心孔,所述锁线头设置于所述外鞘管的前端内;转动所述外管使所述偏心孔对齐所述锁线头时,所述锁线头能穿出所述偏心孔。其中,所述锁套、所述外鞘管及所述外管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走线孔,经过所述锁线槽的线体能从所述走线孔穿出;所述走线孔设置有刃口,转动所述外管能切断线体。其中,所述手柄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导管结构的弯曲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锁线装置,在使用时,将线体穿过锁线头进入导管结构中并从导管结构的侧部穿出,这时,线体的另一端连接于体内,通过手柄结构带动锁线头夹紧线体并在夹紧后将锁线头推出导管结构,使锁线头脱离导管结构,即可完成体内锁线打结的目的,操作方便,打结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锁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锁线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锁线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锁线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再一种锁线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锁线头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锁线头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的锁线头的锁套和锁芯相对于外管处于偏心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的锁线头的锁套和锁芯相对于外管不偏心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8的锁线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3是图8的锁线头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4是图8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穿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线体;1-手柄结构;11-手柄;12-压丝轮;13-锁紧滑块;14-锁紧拉丝压块;15-第一挡环;16-锁紧轮;17-第二挡环;18-调弯滑块;19-调弯轮;2-导管结构;21-连接管;22-外鞘管;221-第一孔;23-出线管;24-冲洗口;3-锁线头;31-锁套;311-第一通孔;312-导向面;313-锥形孔;32-锁芯;321-锁线斜面;322-卡头;323-第二通孔;324-推动孔;33-锁线槽;34-拉丝;35-锁芯限位块;36-支撑杆;4-外管;41-第二孔;42-偏心孔;5-螺杆;6-推杆;61-推块;7-拉线管;71-拉线套;72-拉线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5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锁线装置,专门用于线体在体内打结锁线。一般是在将用于打入体内的装置打入体内后,将线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结构(1)、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1)一端的导管结构(2)及连接于所述导管结构(2)前端内的锁线头(3);/n其中,线体(100)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3)进入所述导管结构(2)中并从所述导管结构(2)的侧部穿出,所述手柄结构(1)能够带动所述锁线头(3)夹紧线体(100)并在夹紧后使所述锁线头(3)脱离所述导管结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结构(1)、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1)一端的导管结构(2)及连接于所述导管结构(2)前端内的锁线头(3);
其中,线体(100)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3)进入所述导管结构(2)中并从所述导管结构(2)的侧部穿出,所述手柄结构(1)能够带动所述锁线头(3)夹紧线体(100)并在夹紧后使所述锁线头(3)脱离所述导管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线头(3)包括锁套(31)和锁芯(32),所述锁套(31)能够套设于所述锁芯(32)的外周,所述锁套(31)和所述锁芯(32)之间形成有锁线槽(33),线体(100)能够从所述锁线槽(33)穿过并被所述锁套(31)和所述锁芯(32)夹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31)和所述锁芯(32)能够在夹紧线体(100)后相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32)的外周设置有锥形的锁线斜面(321),所述锁套(31)的内侧设置有锥形的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与所述锁线斜面(321)能形成锥形配合,所述锁线斜面(321)和所述第一通孔(311)之间形成所述锁线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32)的小端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端部设置有卡头(322),所述锁芯(32)的小端能够穿过所述锁套(31)并使所述卡头(322)挡在所述锁套(31)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芯驱动结构,所述锁芯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1)和所述锁芯(32),所述手柄结构(1)能够通过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固定所述锁芯(32)并能带动所述锁芯(32)进入所述锁套(31)以锁紧线体(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驱动结构包括:
拉丝(34)和连接于所述拉丝(34)中部的锁芯限位块(35),所述拉丝(34)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锁线头(3)、所述导管结构(2)后通过所述手柄结构(1)固定,所述锁芯限位块(35)能够抵压于所述锁芯(32)的大端;及
穿过所述导管结构(2)设置的支撑杆(36),所述支撑杆(36)一端与所述锁芯(32)的小端配合,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结构(1);
所述手柄结构(1)能带动所述拉丝(34)、所述锁芯限位块(35)、所述支撑杆(36)及所述锁芯(3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杨剑龚霄雁魏继昌王东洋
申请(专利权)人:茵络无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