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9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包括地膜,地膜种植口,还包括种植口覆盖垫,覆盖垫上层,覆盖垫上层开孔,覆盖垫下层,覆盖垫下层开孔,上下层连接弯管,地膜种植口位于地膜中央,种植口覆盖垫覆盖在地膜种植口中的土壤的表面上,覆盖垫上层开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上层,覆盖垫下层开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下层,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上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上层开孔,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下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下层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诸多问题,得到科学高效的地膜系统及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促进农用地膜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助力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艺栽植
,具体涉及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
技术介绍
农用地膜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用于地面覆盖,提高或者降低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农作物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对于我国三北地区,低温、少雨、干旱贫脊、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具有降温、抑草及防涝等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促进植物生长及增产功能。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出土壤,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土壤毛细管毛细现象造成土壤水分过快流失蒸发,导致作物根部土壤板结,以及土壤中的病原菌感染叶片及植株影响农作物生长等问题,影响地膜推广使用的效果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此,提出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通过巧妙合理的作物种植口覆盖结构设计和布置,可以解决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得到科学高效的地膜系统及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促进农用地膜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土壤流失、土壤毛细管毛细现象造成土壤水分过快流失蒸发,导致作物根部土壤板结,以及土壤中的病原菌感染叶片及植株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地膜推广使用的效果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问题,提出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通过巧妙科学的作物种植口覆盖结构设计和布置,解决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诸多问题,得到科学高效的地膜系统及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促进农用地膜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助力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包括地膜,地膜种植口,所述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还包括种植口覆盖垫,覆盖垫上层,覆盖垫上层开孔,覆盖垫下层,覆盖垫下层开孔,上下层连接弯管,地膜种植口位于地膜中央,种植口覆盖垫覆盖在地膜种植口中的土壤的表面上,覆盖垫上层开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上层,覆盖垫下层开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下层,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上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上层开孔,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下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下层开孔,设覆盖垫上层开孔及覆盖垫下层开孔的直径均为D,D≥0.8厘米,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上半部与覆盖垫上层所夹的锐角值为A,上下层连接弯管的下半部与覆盖垫下层所夹的锐角值为A,覆盖垫上层与覆盖垫下层的相邻表面的距离为H,参数间关系满足H≥2DcotA;在不同季节或者环境温度时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地膜及种植口覆盖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解决现有的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土壤流失、土壤水分过快蒸发,作物根部土壤板结,以及土传病害影响农作物生长等问题,通过新颖科学的作物种植口覆盖结构设计和布置,解决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诸多问题,避免了土壤流失及土壤中的病原菌感染叶片及植株,避免了土壤毛细管毛细现象造成的土壤水分流失,使得农作物浇灌方便快捷,促进农用地膜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及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中的种植口覆盖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包括地膜1,地膜种植口3,所述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还包括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上层开孔5,覆盖垫下层6,覆盖垫下层开孔7,上下层连接弯管8,地膜种植口3位于地膜1中央,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在地膜种植口3中的土壤的表面上,覆盖垫上层开孔5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下层开孔7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下层6,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上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上层开孔5,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下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下层开孔7,设覆盖垫上层开孔5及覆盖垫下层开孔7的直径均为D,D≥0.8厘米,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上半部与覆盖垫上层4所夹的锐角值为A,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下半部与覆盖垫下层6所夹的锐角值为A,覆盖垫上层4与覆盖垫下层6的相邻表面的距离为H,参数间关系满足H≥2DcotA。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在地膜种植口3中的裸露的土壤的表面上,可以避免土壤裸露,种植口覆盖垫2的特殊弯管结构及尺寸设计使得在下雨时或者浇灌时土壤不会溅起,土壤不会溅到种植口覆盖垫2上层,避免了土壤中的病原菌感染叶片及植株;而且这种特殊设计还可以避免土壤毛细管毛细现象造成的土壤水分流失和蒸发,根据流体力学知识进行科学计算,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覆盖垫上下层开孔及弯管直径大于0.8厘米,计算表明,直径大于0.8厘米使得水分无法通过毛细管毛细现象上升到种植口覆盖垫2的上表面,阻断了毛细管虹吸现象造成的土壤水分流失,而毛细管毛细现象是造成土壤水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让水容易通过地膜种植口3进土壤但是无法通过毛细现象上升到种植口覆盖垫2上表面,因而大幅度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使得水分易进难出,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显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还就有透气性能良好的特点。H,D及A的具体数值需结合农作物参数,当地具体土壤及气象情况确定最佳值,一般建议H取值1~4厘米,D取值0.8厘米,A取值21度~60度。种植口覆盖垫2可开一尺寸与植物根部相当的窄槽以使得覆盖垫可以套在植物根部。种植口覆盖垫2可以采用砂质、玻璃、石质、塑料质或者其他人造材质,具体可以根据农户的财力和农作物的收益决定,这种新颖的结构解决了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诸多问题,而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在高温季节采用白色地膜1及种植口覆盖垫2,在低温季节采用黑色地膜1及种植口覆盖垫2。这样在高温季节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在低温季节可以升高土壤温度,地膜一般采用黑白双面地膜在不同季节调整使用方法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高垄地膜的作物种植口敞开裸露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方法使用简单,成本低廉,将极大促进农用地膜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及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包括地膜(1),地膜种植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还包括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上层开孔(5),覆盖垫下层(6),覆盖垫下层开孔(7),上下层连接弯管(8),地膜种植口(3)位于地膜(1)中央,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在地膜种植口(3)中的土壤的表面上,覆盖垫上层开孔(5)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下层开孔(7)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下层(6),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上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上层开孔(5),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下端机械连接覆盖垫下层开孔(7),设覆盖垫上层开孔(5)及覆盖垫下层开孔(7)的直径均为D,D≥0.8厘米,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上半部与覆盖垫上层(4)所夹的锐角值为A,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下半部与覆盖垫下层(6)所夹的锐角值为A,覆盖垫上层(4)与覆盖垫下层(6)的相邻表面的距离为H,参数间关系满足H≥2Dcot A。/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8 CN 20182140676401.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包括地膜(1),地膜种植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垄地膜的种植口覆盖结构还包括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上层开孔(5),覆盖垫下层(6),覆盖垫下层开孔(7),上下层连接弯管(8),地膜种植口(3)位于地膜(1)中央,种植口覆盖垫(2)覆盖在地膜种植口(3)中的土壤的表面上,覆盖垫上层开孔(5)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上层(4),覆盖垫下层开孔(7)等间隔均匀分布在覆盖垫下层(6),上下层连接弯管(8)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