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8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槽钢结构且开口朝上设置的集水槽,该集水槽的其中一腿边端与盆体底部外沿固定连接,其中集水槽的另一腿边端位于盆体外侧,且位于盆体外侧的集水槽腿边端高于盆体底部水平面,所述盆体内底部高度由中间处朝其边沿方向逐渐降低,其中盆体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盆体与集水槽的溢流口,且位于溢流口上方的集水槽内横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吸水层,其中吸水层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挤压层,且挤压层两端均向上翻折有弹性施力部,所述挤压层及施力部上均设置有将其等分成多段的切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
技术介绍
一般的塑料花盆会在其底部安放盛水的集水盘,并将花盆置于集水盘上,而在花盆底壁上设置有溢流口,那么在浇淋花卉时,不能及时被花卉根系吸收的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至集水盘内存储,防止其淤积在花盆底部浸泡花卉根系而将其泡烂。但是在现实使用时,当液体淤积在集水盘上后,由于集水盘顶端敞开设置,导致外部其它物体或行人容易接触到集水盘内的液体,导致淤积液体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或行人物品会造成污染,或者有物体掉落至集水盘内将液体溅射出,从而污染现场环境,同时当集水盘内液体液位只要超过花盆底壁厚度时,液体就会通过花盆底部的溢流口倒灌至花盆内,对花盆内部的花卉根系造成浸泡现象,从而不利于花卉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槽钢结构且开口朝上设置的集水槽,该集水槽的其中一腿边端与盆体底部外沿固定连接,其中集水槽的另一腿边端位于盆体外侧,且位于盆体外侧的集水槽腿边端高于盆体底部水平面,所述盆体内底部高度由中间处朝其边沿方向逐渐降低,其中盆体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盆体与集水槽的溢流口,且位于溢流口上方的集水槽内横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吸水层,其中吸水层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挤压层,且挤压层两端均向上翻折有弹性施力部,所述挤压层及施力部上均设置有将其等分成多段的切口,其中挤压层顶部还设置有圆环。优选地,所述集水槽腰边端与地面接触,其中集水槽将盆体悬空,且集水槽与盆体之间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底端与溢流口顶端平齐,且支撑杆两端分别与集水槽的其中一腰边端内侧壁及盆体外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挤压层与施力部均由弹性细铁丝网构成,其中两者之间一体设置,且两组施力部分别紧贴在集水槽的其中一腰边端内侧壁及盆体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吸水层材质为海绵,其中吸水层呈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当盆体内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至集水槽内淤积后,淤积液体也不易于接触到溢流口,更不要说经溢流口倒灌回盆体内,这对提升花盆内植物的生长起到了积极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压层及吸水层将集水槽顶端开口密封,而支撑杆支撑吸水层及挤压层防止其下移,从而达到防止外部物体与集水槽内淤积液体接触而发生被污染及将淤积液体溅射出的问题,并且当集水槽内液体漫过溢流口时会被吸水层吸收,防止液体大量淤积在集水槽内,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液体会溅射到外部地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吸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挤压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盆体,2、集水槽,3、溢流口,4、支撑杆,5、吸水层,6、挤压层,7、施力部,8、切口,9、圆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包括盆体1,所述盆体1底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槽钢结构且开口朝上设置的集水槽2,该集水槽2的其中一腿边端与盆体1底部外沿固定连接,其中集水槽2的另一腿边端位于盆体1外侧,且位于盆体1外侧的集水槽2腿边端高于盆体1底部水平面,而盆体1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盆体1与集水槽2的溢流口3,本实施例中集水槽2腰边端与地面接触,其中集水槽2将盆体1悬空,且集水槽2与盆体1之间一体设置。如图2、3所示,通过集水槽2将花盆底部悬空使得其不会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其安装环境,其中由于溢流口3与集水槽2底部之间存在较大的高低落差,那么当盆体1内液体通过溢流口3溢流至集水槽2内淤积后,淤积液体也不易于接触到溢流口3,更不要说经溢流口3倒灌回盆体1内,这对提升花盆内植物的生长起到了积极效果,而由于花盆与集水槽2一体设置,其不仅方便两者的运输存放,同时也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稳固性,还有就是盆体2内底部高度由中间处朝其边沿方向逐渐降低,使得盆体2内底部液体易于沿其底壁斜面流至其边缘处,并由溢流口3流出。其中在位于溢流口3上方的集水槽2内横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4,而支撑杆4底端与溢流口3顶端平齐,并且支撑杆4两端分别与集水槽2的其中一腰边端内侧壁及盆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同时在支撑杆4上方的集水槽2内设置有海绵吸水层5,而在吸水层5上方的集水槽2内设置有将其挤压固定在集水槽2内的挤压层6。通过挤压层6及吸水层5将集水槽2顶端开口密封,而支撑杆4支撑吸水层5及挤压层6防止其下移,从而达到防止外部物体与集水槽2内淤积液体接触而发生被污染及将淤积液体溅射出的问题,并且当集水槽2内液体漫过溢流口3时会被吸水层5吸收,防止液体大量淤积在集水槽2内,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液体会溅射到外部地面上,当然也需要有规律的将挤压层6及吸水层5从集水槽2内取出拧干再放入或更换新的即可,以此方式去除吸水层5中的液体,同时将集水槽2内的淤积液体倒出。本实施例中挤压层6两端均向上翻折有弹性施力部7,而挤压层6与施力部7均由弹性细铁丝网构成,其中两者之间一体设置,且两组施力部7分别紧贴在集水槽2的其中一腰边端内侧壁及盆体1外侧壁上,如图4所示,挤压层6及施力部7上均设置有将其等分成多段的切口8,通过将截成多段的挤压层6及施力部7有序安装在集水槽2内构成一个圆环结构,其中挤压两组施力部7顶端以缩小其顶端之间的间距以方便卡入集水槽2内,当松开施力部7后施力部7向两侧舒展并与集水槽2腿边端内侧壁及盆体1外侧壁接触,以此将两组施力部7夹持固定在集水槽2内,及间接将挤压层6固定在集水槽2,同时挤压层6将吸水层5压紧固定在支撑杆4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挤压层6顶部还设置有圆环9以方便人们将挤压层6从集水槽2内抽出,其中吸水层5呈弧形结构,从而方便将其放置在集水槽2内支撑杆4的上方处。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槽钢结构且开口朝上设置的集水槽,该集水槽的其中一腿边端与盆体底部外沿固定连接,其中集水槽的另一腿边端位于盆体外侧,且位于盆体外侧的集水槽腿边端高于盆体底部水平面,所述盆体内底部高度由中间处朝其边沿方向逐渐降低,其中盆体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盆体与集水槽的溢流口,且位于溢流口上方的集水槽内横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吸水层,其中吸水层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挤压层,且挤压层两端均向上翻折有弹性施力部,所述挤压层及施力部上均设置有将其等分成多段的切口,其中挤压层顶部还设置有圆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塑料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槽钢结构且开口朝上设置的集水槽,该集水槽的其中一腿边端与盆体底部外沿固定连接,其中集水槽的另一腿边端位于盆体外侧,且位于盆体外侧的集水槽腿边端高于盆体底部水平面,所述盆体内底部高度由中间处朝其边沿方向逐渐降低,其中盆体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盆体与集水槽的溢流口,且位于溢流口上方的集水槽内横向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吸水层,其中吸水层上方的集水槽内设置有挤压层,且挤压层两端均向上翻折有弹性施力部,所述挤压层及施力部上均设置有将其等分成多段的切口,其中挤压层顶部还设置有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用熙
申请(专利权)人:澳太塑业瑞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