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以及湖羊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
,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以及湖羊饲料。
技术介绍
笋壳是竹笋生长成竹后的脱落物或竹笋经加工后的副产品,据统计,我国每年可产鲜笋壳1570万吨,是一种丰富的饲料资源。竹笋加工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3~5月份大量上市后,大量的笋壳集中产生,得不到及时处理而被随意弃置,腐烂变质引起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目前,养殖场对笋壳加工处理后可实现饲料化利用,主要加工方法有干燥、青贮和微贮。其中,微贮法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发酵贮存笋壳,即将高效、浓缩的优质微生物菌种添加到笋壳中并为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条件,进行定向发酵,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达到稳定微贮笋壳的目的。微贮笋壳具有保存期长、适口性好和消化性好,但是目前微贮笋壳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得到大量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以及湖羊饲料,旨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湖羊饲料的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酵笋壳的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笋壳碎料与金针菇棒、麸皮混合,得到预混合料;/n向所述预混合料中加入混合发酵菌种,混合形成待发酵料;/n将所述待发酵料装入发酵袋中,于28~32℃下恒温发酵7~10天,获得发酵笋壳;/n其中,所述混合发酵菌种包括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植物乳酸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笋壳碎料与金针菇棒、麸皮混合,得到预混合料;
向所述预混合料中加入混合发酵菌种,混合形成待发酵料;
将所述待发酵料装入发酵袋中,于28~32℃下恒温发酵7~10天,获得发酵笋壳;
其中,所述混合发酵菌种包括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植物乳酸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笋壳碎料与金针菇棒、麸皮混合,得到预混合料的步骤中:
所述笋壳碎料、金针菇棒和麸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20~40%和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预混合料中加入混合发酵菌种,混合形成待发酵料的步骤中:
所述混合发酵菌种的质量占所述发酵添加剂总质量的0.05~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笋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菌种中,所述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植物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0.5~1):(1~2):(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江林,王华,周孝琼,陈洪博,段滇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