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控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076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控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声控灯电路在有声波传入话筒时,照明灯亮;在有光照时,照明灯灭,方便使用,有利于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控灯电路
本技术涉及照明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声控灯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声控照明灯电路,在光线不好时有声音传入时灯亮,但是在光线好的时候,也会出现有声音传入时灯亮的情况,不利于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声控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可控硅V5的控制端,可控硅V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220伏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照明灯LAMP,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照明灯LAMP。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均为电解电容。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均为NPN型三极管。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均为150千欧的电阻,第二电阻R2为680千欧的电阻。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10均为10千欧的电阻,第六电阻R6为33千欧的电阻。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声控灯电路在有声波传入话筒时,照明灯亮;在有光照时,照明灯灭,方便使用,有利于节约电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声控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如图1所示,一种声控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可控硅V5的控制端,可控硅V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220伏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照明灯LAMP,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照明灯LAMP。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均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均为150千欧的电阻,第二电阻R2为680千欧的电阻。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10均为10千欧的电阻,第六电阻R6为33千欧的电阻。可控硅V5型号为MCR100-8。本技术电路的工作原理:无外部光源及无声状态下:因无光源,光敏电阻GLR处于高阻值状态,第二三极管V2截止。第一三极管V1工作在临界饱和状态,其集电极为低电平,使第三三极管V3亦截止。第二电容C2充电到13伏、第四三极管V4在饱和状态,第一电阻R1中电流全通过第四三极管V4、可控硅V5的G极无控制电流而关断,照明灯LAMP灭。无外部光源及有无声状态下:声波的负半周使第一三极管V1截止,因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为V3提供了足够的基流,第三三极管V3饱和,第三三极管V3集电极电压下跳,而第二电容C2此前已经充电到13伏,且其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第四三极管V4基极电压也下跳(变为负值),第四三极管V4截止,第一电阻R1中电流全部流经可控硅V5的控制极到阴极,可控硅V5被触发导通,照明灯LAMP亮。可控硅V5导通时,第一电容C1此前充得的电压(Vet)经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很快放电至接近0V。第二电容C2放电,充电过程中,第二电容C2端电压绝对值从初值Vcc下降,第四三极管V4基极负电压的绝对值减小到0,再在可控硅V5导通管压降Vtm=0.8v电压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n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可控硅V5的控制端,可控硅V5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220伏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照明灯LAMP,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照明灯LAMP。/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光敏电阻GLR,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第三三极管V3、第四三极管V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可控硅V5,照明灯LAMP、话筒MIC;
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光敏电阻GLR、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话筒MIC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可控硅V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并接地;话筒MI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连接光敏电阻GLR、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