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82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应急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微波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应急灯灯泡的高电位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光强检测和人体感应,使应急灯在光线弱且检测到人体通过时才发光,避免了应急灯内电池的电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应急灯都存在市电断电后,无论白天或晚上,光线强或弱,应急灯都即刻照明,同时,无论是否有人通过,应急灯一直处于照明状态。这就导致应急灯有限的储存电量大量浪费,不能完全用于当行人通过应急灯光照范围内时才释放,致使真正需要照明时应急灯的电量已全部释放完。据统计,绝大部分的市售应急灯连续照明时间为2~3小时,而在宾馆、学校、居民楼内、公共场所等场所使用的应急灯,往往是用于市电停电后,人员流动时的应急照明,而用于紧急疏散时的应急照明概率相对较小。在市电停电2~3小时后,应急灯储存的有限电量已基本释放完,无法满足停电2~3小时后行人通过时的应急照明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应急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微波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应急灯灯泡的高电位点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为15W408AS芯片U1。所述应急灯控制器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且还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阻R2与芯片U1的3脚连接,与应急灯电池直接连接,芯片U1的3脚还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微波人体感应模块与芯片U1的4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应急灯灯泡正极和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20脚和19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光强检测和人体感应,使应急灯在光线弱且检测到人体通过时才发光,避免了应急灯内电池的电量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应急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微波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应急灯灯泡的高电位点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为15W408AS芯片U1。所述应急灯控制器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且还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阻R2与芯片U1的3脚连接,与应急灯电池直接连接,芯片U1的3脚还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微波人体感应模块与芯片U1的4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应急灯灯泡正极和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20脚和19脚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光线检测模块,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即使在市电断电的情况下,应急灯不工作。以节约应急灯有限的电量。微波传感模块,用于仅对移动的人体生物信号进行探测。只有在移动的人体通过时,才产生控制信号,而对于其他动物或静止的物体均不会产生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对温度、湿度、烟雾、粉尘不敏感,不受温度、湿度、烟雾、粉尘的影响。即使在高温、高湿、高粉尘、高烟雾的环境下,也能可靠工作。主控芯片采用15W408AS单片机做为主控制模块,可靠性高、灵敏度高,适应力强,耗电量小。主控芯片检测原理为在应急灯PCB板上引出高电平并通过直流升压模块升压的方法,满足了各控制模块对电源的需求,简化了整体控制电路对电源的要求。通过光线强弱和人体微波两个自然物理量对应急灯是否处于应急照明状态进行控制,可有效节约应急灯储存的电量,使其有限的电量用在需要的场合。实施例:将本控制系统直接在已安装的应急灯上进行改造:1.安装时在原应急灯外壳上钻一个Φ5mm的孔,用于将光敏电阻感光探头伸出探测光线的变化。2.安装在微波感应模块需覆盖探测范围,在原应急灯外壳上适当的位置钻孔安装微波感应模块,使微波感应模块置于应急灯外壳之外,同时在现场调整微波感应模块的实际覆盖探测范围。根据实验测试,增设本控制模块后可使应急灯待机和工作时间延长5倍。极大地提高了应急灯的“应急”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应急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微波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应急灯灯泡的高电位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应急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微波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与应急灯灯泡的高电位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为15W408AS芯片U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灯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灯控制器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且还通过电阻R3接地。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巨洪王随刚吴明君王晓晨陆江况贵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工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