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99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前壳体和后壳体,无线充电组件内置于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形成封闭盒体,前壳体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孔壳,后壳体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孔壳,第一孔壳和第二孔壳形成散热风道,第一孔壳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环,第二孔壳开设有环槽,凸环恰好完全嵌入环槽中,前壳体上表面设有凸块,后壳体下表面设有垫块。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构造新颖,通过凸块和垫块分别使得前壳体上和后壳体下方留有空隙,并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开设构成的散热风道连通空隙,提高手机和无线充电装置散热能力,保护电子元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器大多采用一体式封装,在手机无线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器会产生热量,手机和无线充电器接触位置的热量很难传递出去,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器导热性能不好,散热效果差,热量的集中使无线充电器和手机的温度升高,对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极大影响和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内置于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形成封闭盒体,前壳体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孔壳,所述后壳体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孔壳,所述第一孔壳和第二孔壳形成散热风道,所述第一孔壳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环,所述第二孔壳开设有环槽,所述凸环恰好完全嵌入环槽中,所述前壳体上表面设有凸块,所述后壳体下表面设有垫块。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后壳体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中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壳体,无线充电组件电性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上下半部恰好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优选的,所述前壳体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螺栓接柱,所述后壳体开设有螺栓定位孔,所述螺栓定位孔中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丝扣连接螺栓接柱。优选的,所述第一孔壳和第二孔壳均呈2×3矩阵式均匀分布,且第一孔壳和第二孔壳均为圆孔。优选的,所述凸块呈圆弧状,凸块设有六个,六个凸块以无线充电组件为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垫块下表面胶连接防滑垫,垫块设有四个,四个垫块呈矩形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紧凑,构造新颖,通过凸块和垫块分别使得前壳体上和后壳体下方留有空隙,并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开设构成的散热风道连通空隙,提高手机和无线充电装置散热能力,保护电子元件正常工作;2.本技术通过凸环和环槽的配合,使得环槽和第二孔壳的连接处存在“Z”字形间隙,“Z”字形间隙不容易通过灰尘和水分,从而有效保护无线充电组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无线充电组件和后壳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后壳体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前壳体的后视图。图中:1无线充电组件、2前壳体、201第一孔壳、202凸环、203第一凹槽、204螺栓接柱、3后壳体、301第二孔壳、302环槽、303第二凹槽、304螺栓定位孔、4电源接口、5紧固螺栓、6凸块、7垫块、8散热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1、前壳体2和后壳体3。前壳体2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螺栓接柱204,后壳体3开设有螺栓定位孔304,螺栓定位孔304中穿设有紧固螺栓5,通过紧固螺栓5丝扣连接螺栓接柱204的形式,实现前壳体2与后壳体3组装成封闭盒体,避免外界灰尘、水分侵入无线充电组件1。无线充电组件1内置于后壳体3,无线充电组件1中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壳体3,前壳体2开设有第一凹槽203,后壳体3开设有第二凹槽303,无线充电组件1电性连接电源接口4,电源接口4的上下半部恰好分别嵌入第一凹槽203和第二凹槽303中。前壳体2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孔壳201,后壳体3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孔壳301,第一孔壳201和第二孔壳301均呈2×3矩阵式均匀分布,且第一孔壳201和第二孔壳301均为圆孔,第一孔壳201和第二孔壳301形成散热风道8,并且前壳体2上表面胶连接凸块6,当手机放置在凸块6上时,手机与前壳体2存在上方散热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果。后壳体3下表面胶连接垫块7,垫块7使得后壳体3与其放置的桌面之间存在下方散热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果。散热风道8连通上方散热间隙以及下方散热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机和无线充电装置散热能力。第一孔壳201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环202,第二孔壳301开设有环槽302,凸环202恰好完全嵌入环槽302中,通过凸环202和环槽302的配合,使得环槽302和第二孔壳301的连接处存在“Z”字形间隙,“Z”字形间隙不容易通过灰尘和水分,从而有效保护无线充电组件1。如图1所示,凸块6呈圆弧状,凸块6设有六个,六个凸块6以无线充电组件1为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凸块6的厚度选用4毫米。如图2所示,垫块7设有四个,四个垫块7呈矩形分布,垫块7下表面胶连接防滑垫,防滑垫增大垫块7与与其放置的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无线充电装置放置的稳定性。通过增高垫块7,使得后壳体3下方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小型风扇,小型风扇的外支架与后壳体3螺栓连接,小型风扇的马达输入端与无线充电组件1中的电路板电性连接,小型风扇的风叶的扫过区间作用如图2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散热风道8,接通电源后,一方面小型风扇强制位于中间的两个散热风道8中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加强后壳体3散热,从而对无线充电装置进行进一步散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组件(1)、前壳体(2)和后壳体(3),所述无线充电组件(1)内置于后壳体(3),所述前壳体(2)与后壳体(3)形成封闭盒体,前壳体(2)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孔壳(201),所述后壳体(3)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孔壳(301),所述第一孔壳(201)和第二孔壳(301)形成散热风道(8),所述第一孔壳(201)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环(202),所述第二孔壳(301)开设有环槽(302),所述凸环(202)恰好完全嵌入环槽(302)中,所述前壳体(2)上表面设有凸块(6),所述后壳体(3)下表面设有垫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组件(1)、前壳体(2)和后壳体(3),所述无线充电组件(1)内置于后壳体(3),所述前壳体(2)与后壳体(3)形成封闭盒体,前壳体(2)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孔壳(201),所述后壳体(3)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孔壳(301),所述第一孔壳(201)和第二孔壳(301)形成散热风道(8),所述第一孔壳(201)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凸环(202),所述第二孔壳(301)开设有环槽(302),所述凸环(202)恰好完全嵌入环槽(302)中,所述前壳体(2)上表面设有凸块(6),所述后壳体(3)下表面设有垫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开设有第一凹槽(203),所述后壳体(3)开设有第二凹槽(303),所述无线充电组件(1)中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壳体(3),无线充电组件(1)电性连接电源接口(4),所述电源接口(4)的上下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岭清郑洪池高丽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广奕联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