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93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卡托的卡托本体与卡托头间设置旋转轴,按压卡托头的第一端使卡托头的第二端旋转出移动设备壳体,拉动卡托头的第二端将卡托取出,取出卡托的结构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减小了相应卡座的体积,在卡座顶盖上增加凸起弹性结构,使卡座与移动设备壳体电性连接,解决静电和干扰问题的同时减小卡座顶盖与移动设备壳体间的距离,叠层卡座组件中在电路板上设置有豁口,将叠层卡座组件的一部分下沉到电路板内,降低了电路板上卡座组件的高度,通过卡托上旋转按压抽取结构、卡座上弹性结构和叠层卡座组件下沉式结构的设计,减小了占用移动设备的空间,有利于移动设备内部组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内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卡座,在卡座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卡托,用户识别卡(SIM卡)和/或储存卡(SD卡)等先装入卡托内,然后再将卡托插入终端设备的卡座内。现有的卡座组件中为方便用户将卡托从移动设备中取出在卡座内设置有推杆及转轴,通过取卡针顶到卡座的推杆,推杆推动卡座的转轴,转轴再将卡托顶出;为解决卡座在接地不充分导致静电和干扰问题,在卡座的铁壳上加贴一个导电布/导电泡棉等导电辅料与设备外壳的金属部分连接;为增加可装入设备内用户识别卡(SIM卡)和/或储存卡(SD卡)的种类或数量,通过叠层设计将用户识别卡(SIM卡)和/或储存卡(SD卡)装配到卡托的两面,再将卡托插入到叠层卡座内,使多个卡用户识别卡(SIM卡)和/或储存卡(SD卡)与叠层卡座的端子接触。但是,现有的移动设备内部电路板与设备壳体之间的空间有限,现有的卡座组件中的推杆及转轴、导电辅料和叠层设计占用了过多的空间,不利于移动设备内部组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卡座组件中的推杆及转轴、导电辅料和叠层设计占用了过多的空间,不利于卡座组件在移动设备内部的布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托,包括卡托头、卡托本体和旋转轴,所述卡托头与所述卡托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需要取出所述卡托时,按压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内侧旋转,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外侧旋转,拉动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将所述卡托取出。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上与所述卡托头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托头上朝向所述卡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旋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所述旋转轴设置在靠近所述卡托头第一端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上与所述卡托头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过渡倒角,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可旋转收容至所述过渡倒角内。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承载相应的用户识别卡和/或储存卡。可选的,所述卡托头上与所述移动设备壳体贴合的外缘上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提供一种卡座,包括卡座壳体,所述卡座壳体与电路板形成一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卡座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装配完成后与移动设备外壳抵接,所述卡座壳体与所述移动设备外壳通过所述弹性结构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弹性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与所述移动设备外壳之间。可选的,所述弹性结构为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第一端与所述卡座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二端在装配完成后与移动设备外壳抵接。可选的,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卡座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卡座壳体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收纳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二端向卡座壳体1的外侧翘起。可选的,所述卡座壳体内还设置有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用于与相应的户识别卡和/或储存卡电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层卡座组件,包括卡托和卡座;所述卡托包括卡托本体,所述卡托本体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用户识别卡和/或储存卡的卡槽;所述卡座包括卡座壳体,所述卡座壳体包括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豁口,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豁口内且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底盖的厚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均设有用以与所述用户识别卡和/或储存卡电连接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路板上相应的电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沿第一方向放置所述储存卡,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沿第二方向放置第一用户识别卡,所述卡托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沿第一方向放置第二用户识别卡,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可选的,所述顶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端子,当所述卡托放入所述卡座内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凹槽内放置的所述储存卡的触点相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凹槽内放置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触点相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第二卡槽内放置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触点相对应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下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卡托本体上端面的面积,所述底盖的面积小于与所述顶盖的面积,所述豁口的面积小于所述顶盖的面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设置有所述卡托、所述卡座或所述叠层卡座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提供的卡托、卡座、叠层卡座组件及移动设备,卡托的卡托本体与卡托头间设置旋转轴,按压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使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旋转出移动设备壳体,拉动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将所述卡托取出,取出卡托的结构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减小了相应卡座的体积,在卡座顶盖上增加凸起弹性结构,使卡座与移动设备壳体电性连接,解决静电和干扰问题的同时减小所述卡座顶盖与移动设备壳体间的距离,叠层卡座组件中在电路板上设置有豁口,将叠层卡座组件的一部分下沉到电路板内,降低了电路板上卡座组件的高度。通过卡托上旋转按压抽取结构、卡座上弹性结构和叠层卡座组件下沉式结构的设计,减小了占用移动设备的空间,有利于移动设备内部组件的布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托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座与设备外壳的电性连接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层卡座组件中卡托上端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层卡座组件中卡座顶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层卡座组件中卡托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层卡座组件中卡座底盖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卡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卡座壳体;11:顶盖;111:第一端子;112:第二端子;12:底盖;121:第三端子;13:卡座空腔;14:弹性结构;2:卡托;21:卡托本体;211:第一卡槽;212:第二卡槽;22:卡托头;23:旋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头、卡托本体和旋转轴,所述卡托头与所述卡托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需要取出所述卡托时,按压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内侧旋转,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外侧旋转,拉动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将所述卡托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头、卡托本体和旋转轴,所述卡托头与所述卡托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需要取出所述卡托时,按压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内侧旋转,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绕所述旋转轴向移动设备壳体的外侧旋转,拉动所述卡托头的第二端将所述卡托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本体上与所述卡托头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托头上朝向所述卡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旋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所述旋转轴设置在靠近所述卡托头第一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本体上与所述卡托头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过渡倒角,所述卡托头的第一端可旋转收容至所述过渡倒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承载相应的用户识别卡和/或储存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头上与所述移动设备壳体贴合的外缘上设置有密封圈。


6.一种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壳体,所述卡座壳体与电路板形成一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卡座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装配完成后与移动设备外壳抵接,所述卡座壳体与所述移动设备外壳通过所述弹性结构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与所述移动设备外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第一端与所述卡座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二端在装配完成后与移动设备外壳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卡座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卡座壳体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收纳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二端向卡座壳体1的外侧翘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明杨道庄安鑫聂秀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