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81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包括导料槽,其下方设有一换向轮,导料槽中部向下延伸出一换向杆,换向轮的轮面边缘延伸出一换向柱,换向杆底端开有一长槽口,换向柱置于长槽口内,且换向柱可绕自身中部转动,换向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置料斗,两置料斗之间通过一与换向轮固接的换向梁连接,换向轮下方设有置料斗,且当其中一置料斗运动置上极限位置时,导料槽的一端置于该置料斗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换向槽、换向杆和换向轮相互配合,使得其中一置料斗接受到小球时,换向槽能受小球重力影响向另一侧倾斜,使得下一颗小球能置于另一置料斗内,使得两置料斗交替工作,并通过其内的小球运动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
技术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机械教学中,通常通过幻灯片演示、flash动画等形式将机械结构、机械传动等原理演示给学生观看,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没有办法参与到其中,而只能走马观花的观看,而无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导致部分学生走神,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以使得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机械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包括展示分部,其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下方设有一换向轮,所述导料槽中部向下延伸出一换向杆,所述换向轮的轮面边缘延伸出一换向柱,所述换向杆底端开有一长槽口,所述换向柱置于长槽口内,且所述换向柱可绕自身中部转动,所述换向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置料斗,两所述置料斗之间通过一换向梁连接,所述换向梁中部与换向轮中心固接,所述换向轮下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展示分部(06),其包括导料槽(061),所述导料槽(061)下方设有一换向轮(063),所述导料槽(061)中部向下延伸出一换向杆(062),所述换向轮(063)的轮面边缘延伸出一换向柱(0631),所述换向杆(062)底端开有一长槽口(0621),所述换向柱(0631)置于长槽口(0621)内,且所述换向柱(0631)可绕自身中部转动,所述换向轮(063)两侧分别设有一置料斗(064),两所述置料斗(064)之间通过一换向梁(0641)连接,所述换向梁(0641)中部与换向轮(063)中心固接,所述换向轮(063)下方设有一置料斗(0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分部(06),其包括导料槽(061),所述导料槽(061)下方设有一换向轮(063),所述导料槽(061)中部向下延伸出一换向杆(062),所述换向轮(063)的轮面边缘延伸出一换向柱(0631),所述换向杆(062)底端开有一长槽口(0621),所述换向柱(0631)置于长槽口(0621)内,且所述换向柱(0631)可绕自身中部转动,所述换向轮(063)两侧分别设有一置料斗(064),两所述置料斗(064)之间通过一换向梁(0641)连接,所述换向梁(0641)中部与换向轮(063)中心固接,所述换向轮(063)下方设有一置料斗(064),且当其中一置料斗(064)运动置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导料槽(061)的一端置于该置料斗(064)的正上方;
所述换向轮(063)同轴连接一主链轮(068),所述主链轮(068)两侧分别设有一副链轮(0681),所述主链轮(068)和副链轮(0681)之间通过一根链条连接,每个所述副链轮(0681)两侧分别设有一展示牌(0683),两展示牌(0683)之间设有一连接梁(0682);
所述换向轮(063)下方两侧设有两落料槽(065),且两所述落料槽(065)端部连通,每个所述落料槽(065)的长度方向均与水平面留有一夹角,当置料斗(064)置于下极限位置时,该置料斗(064)置于其中一落料槽(06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始分部(01),其包括倾斜设置的储料槽(011)和放料槽(013),且所述储料槽(011)和放料槽(013)能相互连通,所述放料槽(013)靠近储料槽(011)一端上方固设有一挡板(012),所述放料槽(013)中部设有铰接耳(0132),当放料槽(013)绕铰接耳(0132)转动时,所述挡板(012)能堵住储料槽(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提升单元(02),其包括立柱(021)分别以及置于立柱(021)两侧的第一提升槽组(022)和第二提升槽组(023),所述立柱(021)顶端和低端向分别设有一根调节杆(029),所述调节杆(029)中部与所述立柱(021)转动连接,调节杆(029)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杆(0222),且两连接杆(0222)的两端分别与两调节杆(029)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提升槽组(022)和第二提升槽组(023)均包括多个提升槽(0221),每个所述提升槽(0221)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0222)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提升槽组(022)合第二提升槽组(023)的提升槽(0221)靠近立柱(021)的一端能相互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机械原理的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桌上弹球分部(03),其包括倾斜设置的桌面(031),所述桌面(031)上设有发球机关(033),所述桌面(031)上设有两导向壁(034),且两导向壁(034)组成成为开口向上的喇叭口状,所述桌面(031)上方还设有两根镜像设置的拨杆(035),且两拨杆(035)能分别与两所述导向壁(034)的长度防线处于同一直线内,所述拨杆(035)靠近导向壁(034)一端向下延伸出第三转动轴(0351),所述第三转动轴(0351)穿过桌面(031),使得拨杆(035)能绕第三转动轴(0351)转动;
所述发球机关(033)包括发射槽(0331),所述发射槽(033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弹射推杆(0332),所述弹射推杆(0332)内端设有一推板(0333),所述弹射推杆上套设有一压簧(0334),所述压簧(0334)一端抵顶于推板(0333)上,另一端抵顶于发射槽(0331)的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迎伟张海涛何占旭
申请(专利权)人:伊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