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7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包括灯体和可拆卸连接于灯体的灯头,灯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灯头内安装有灯源、反光杯、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灯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面板,灯体设置有连接于电路板的防水接线头,灯体后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后盖。有益效果是:LED环形灯板绕成一圈安装有多个LED灯珠,可进一步对摄像机进行补光,同时照亮多个车道,无需安装多台灯具,整体美观;灯光转换组件的驱动电机带动滤光件上的滤光片能全部展开,灯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滤光片射出,过滤后的光线不会对驾驶室人员产生眩目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道路交通监控(红绿灯路口、超速、违章抓拍)的摄像机,如需要拍出比较清晰的图片或视频,需要用到补光灯进行补光,常用的补光灯为LED频闪灯和气体闪光灯,通常一条车道需装一台摄像机,一台LED频闪灯(或使用LED爆闪功能,同时具有两种功能,使用时二选一)和一台气体闪光灯。在路口或车道上安装摄像机与补光灯,车道越多,需要安装摄像机与补光灯的数量就越多,造成路口或道路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灯具,非常不美观。另外,常用的闪光灯是在需要补光时发出瞬间高亮的白光,晚上瞬间高亮的灯光会对驾驶室人员、非机动车道或行人眼部产生较大眩目感,可能产生瞬间“致盲”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光灯,以解决现有的补光灯易对行车司机造成较大炫目感而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包括灯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灯体的灯头,所述灯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灯头内安装有灯源、反光杯、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所述灯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面板,所述灯体设置有连接于电路板的防水接线头,灯体后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后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LED频闪灯组包括设于灯头的出光口处的LED环形灯板,LED环形灯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LED环形灯板上均匀布置有二十四颗围成一圈的LED灯珠。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灯光转换组件设于灯源与玻璃面板之间,所述灯光转换组件包括驱动马达、第一滤光件、第二滤光件和第三滤光件,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第一滤光件上,驱动马达的驱动杆连接第三滤光件,所述第一滤光件与第三滤光件之间夹持安装第二滤光件,所述第二滤光件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滤光件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孔、第三限位孔的第一凸柱、第三凸柱,所述第三滤光件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二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的第二凸柱、第四凸柱,所述第一滤光件、第二滤光件和第三滤光件均设置有滤光片,多个所述滤光片的面积之和等于灯头的出光口面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光件、第二滤光件和第三滤光件均设置三个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为扇叶形,遮光角度为4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的限位角度均为4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马达还套设有马达罩,所述第一滤光件设置有压线板和线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灯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调节螺杆铰接角度调节架,所述角度调节架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设置有松紧螺丝,所述松紧螺丝的一端连接于固定支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架与固定支架均为压铸铝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灯体上还安装有ABS材质制成的防护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灯头还设置有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着灯头均匀布置一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的LED环形灯板绕成一圈安装有多个LED灯珠,可进一步对摄像机进行补光,同时照亮多个车道,无需安装多台灯具,整体美观;灯光转换组件的驱动电机带动第三滤光件转动,第三滤光件通过第一凸柱、第三凸柱插入第二滤光件的第一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带动第二滤光件转动,直至第二滤光件的第二限位孔、第四限位孔卡住第一滤光件的第二凸柱、第四凸柱,使得所有的滤光片全部铺开,灯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滤光片射出,过滤后的光线不会对驾驶室人员产生眩目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灯光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灯光转换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灯光转换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滤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滤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滤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滤光件;2、第二滤光件;3、第三滤光件;4、滤光片;5、第一凸柱;6、第二凸柱;7、第三凸柱;8、第四凸柱;9、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11、第三限位孔;12、第四限位孔;13、线槽;14、压线板;15、马达罩;21、灯体;22、灯头;23、防护罩;24、后盖;25、防水线接头;26、反光杯;27、灯源;28、灯光转换组件;29、LED环形灯板;30、LED灯珠;31、玻璃面板;32、固定支架;33、角度调节架;34、弧形限位孔;35、防水密封圈;36、散热片;37、调节螺杆;38、松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8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包括灯体21和可拆卸连接于灯体21的灯头22,灯体21与灯头22通过螺丝连接且它们的衔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5。灯体21内设置有电路板,灯头22内安装有灯源27、反光杯26、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28,灯头22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面板31,玻璃面板31优选钢化玻璃面板,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同时也能对灯体21形成较好的保护。灯体21设置有连接于电路板的防水接线头,由电路板、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28引出的导线均通过防水接线头伸出外部连接摄像机和电源。灯体21后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后盖24,后盖24通过螺丝安装在灯体21上,用于保护灯体21内部的元器件。LED频闪灯组包括设于灯头22的出光口处的LED环形灯板29,LED环形灯板29连接于电路板,LED环形灯板29上均匀布置有二十四颗围成一圈的LED灯珠30。LED灯珠30的亮度高,光照强,能为摄像机拍摄车道的车辆提供更好的补光,无需在路杆上安装多个补光灯。灯光转换组件28设于灯源27与玻璃面板31之间,灯光转换组件28包括驱动马达、第一滤光件1、第二滤光件2和第三滤光件3,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第一滤光件1上,驱动马达的驱动杆连接第三滤光件3,第一滤光件1与第三滤光件3之间夹持安装第二滤光件2,第二滤光件2设置有第一限位孔9、第二限位孔10、第三限位孔11和第四限位孔12,第一滤光件1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孔9、第三限位孔11的第一凸柱5、第三凸柱7,第三滤光件3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二限位孔10、第四限位孔12的第二凸柱6、第四凸柱8,第一滤光件1、第二滤光件2和第三滤光件3均设置有滤光片4,多个滤光片4的面积之和等于灯头22的出光口面积。由灯源27直接发出的光线会产生炫目,经过灯光转换组件28的过滤后,转换成不炫目的光线,从玻璃面板31发射出。灯光转换组件28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灯体的灯头,所述灯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灯头内安装有灯源、反光杯、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所述灯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面板,所述灯体设置有连接于电路板的防水接线头,灯体后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后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灯体的灯头,所述灯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灯头内安装有灯源、反光杯、LED频闪灯组和灯光转换组件,所述灯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面板,所述灯体设置有连接于电路板的防水接线头,灯体后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后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频闪灯组包括设于灯头的出光口处的LED环形灯板,LED环形灯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LED环形灯板上均匀布置有二十四颗围成一圈的LED灯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转换组件设于灯源与玻璃面板之间,所述灯光转换组件包括驱动马达、第一滤光件、第二滤光件和第三滤光件,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第一滤光件上,驱动马达的驱动杆连接第三滤光件,所述第一滤光件与第三滤光件之间夹持安装第二滤光件,所述第二滤光件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滤光件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孔、第三限位孔的第一凸柱、第三凸柱,所述第三滤光件设置有分别插入第二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的第二凸柱、第四凸柱,所述第一滤光件、第二滤光件和第三滤光件均设置有滤光片,多个所述滤光片的面积之和等于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