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47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包括抓弹筒,所述抓弹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有绳索,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安装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带动调节柱移动,使其控制调节柱的伸缩距离,利用限位柱进行卡扣,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抓弹高度,方便固定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
本技术涉及枪械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抓弹器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在实际射击过程中可以将射击出去的子弹收回以及阻止子弹运动的一种装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因射击原因而对射击场地以及周围环境的破坏,同时,相对于进行射击人员自身的安全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国内所生产的弹头收集器装置多采用传统的阻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平射击筒式抓弹器,采用纤维作为阻弹介质,另一种是枪支射击从上往下射击采用水作为阻弹介质。但是,现有的抓弹装置不方便携带,不方便调节抓弹高度,不方便固定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抓弹装置不方便携带,不方便调节抓弹高度,不方便固定安装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包括抓弹筒,所述抓弹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有绳索,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安装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安装有拉钮,所述限位柱与拉钮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滑轮,所述支撑板与绳索通过限位滑轮连接。优选的,所述抓弹筒的两端均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抓弹筒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尺寸大小与限位槽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壳内侧的下端与螺纹柱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所述连接壳与螺纹柱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板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第一弹簧与支撑板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支撑板与绳索的配合,通过其中一个限位柱移动拉动绳索,利用限位滑轮使其绳索保持直线运动,利用绳索拉动另一个限位柱,限位柱失去限位,通过第一弹簧带动调节柱移动,使其控制调节柱的伸缩距离,利用限位柱进行卡扣,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抓弹高度。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柱,利用螺纹使其伸缩,通过螺纹柱带动压板,利用压板进行夹紧,使得该装置方便固定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弹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抓弹筒;2、支撑板;3、限位柱;4、调节柱;5、限位槽;6、转动块;7、焊接块;8、连接壳;9、压板;10、轴承;11、螺纹柱;12、绳索;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拉钮;1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包括抓弹筒1,抓弹筒1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柱4,调节柱4内侧设置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3,通过第一弹簧13带动调节柱4移动,使其控制调节柱4的伸缩距离,利用限位柱3进行卡扣,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抓弹高度,限位柱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14,限位柱3的上端安装有绳索12,调节柱4的下端安装有焊接块7,焊接块7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块6,转动块6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壳8,连接壳8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柱11,螺纹柱11的上端安装有轴承10,轴承10的上端安装有压板9,通过转动螺纹柱11,利用螺纹使其伸缩,通过螺纹柱11带动压板9,利用压板9进行夹紧,使得该装置方便固定安装。进一步,其中一个限位柱3的另一端安装有拉钮15,限位柱3与拉钮15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限位柱3与拉钮15的配合,通过拉动拉钮15,使其带动其中一个限位柱3移动,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进一步,支撑板2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滑轮,支撑板2与绳索12通过限位滑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支撑板2与绳索12的配合,通过其中一个限位柱3移动拉动绳索12,利用限位滑轮使其绳索12保持直线运动,利用绳索12拉动另一个限位柱3,使得该装置方便控制限位柱3。进一步,抓弹筒1的两端均安装有把手16,把手16与抓弹筒1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把手16与抓弹筒1的配合,使得该装置方便携带。进一步,限位柱3的尺寸大小与限位槽5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限位柱3与限位槽5的配合,通过限位柱3卡扣在限位槽5的内侧,使其固定,使得该装置方便固定。进一步,连接壳8内侧的下端与螺纹柱11的外表面完全贴合,连接壳8与螺纹柱11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连接壳8与螺纹柱11的配合,通过转动螺纹柱11,利用螺纹使其伸缩,通过螺纹柱11带动压板9,利用压板9进行夹紧,使得该装置方便固定安装。进一步,第一弹簧13的上端与支撑板2的内侧完全贴合,第一弹簧13与支撑板2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第一弹簧13与支撑板2的配合,通过第一弹簧13带动调节柱4移动,使其控制调节柱4的伸缩距离,利用限位柱3进行卡扣,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抓弹高度。工作原理:使用时,检查各个机构使用情况,将该装置利用把手16移动到工作区域,使得该装置方便携带,通过转动转动块6调节合适的安装角度,通过转动螺纹柱11,利用螺纹使其伸缩,通过螺纹柱11带动压板9,利用压板9进行夹紧,使得该装置方便固定安装,通过拉动拉钮15,使其带动其中一个限位柱3移动,通过其中一个限位柱3移动拉动绳索12,利用限位滑轮使其绳索12保持直线运动,利用绳索12拉动另一个限位柱3,将限位柱3取出限位槽5,限位柱3失去限位,通过第一弹簧13带动调节柱4移动,使其控制调节柱4的伸缩距离,利用限位柱3进行卡扣,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抓弹高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包括抓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弹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有绳索,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安装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包括抓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弹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有绳索,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安装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安装有拉钮,所述限位柱与拉钮通过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抓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凯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