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26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管壳,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所述半管壳由内到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1~3:0.5~1;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的两个端头连接形成两个贴合部;所述两个贴合部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的形状为梯形台,其中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扣位于另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壳
本技术属于保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管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能源变得越来越宝贵,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能源紧缺的状况。为了解决能源紧缺问题,除了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努力寻求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外,节能成为科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能量的生产、输送、使用、储存等过程中,能量或多或少地被损失浪费掉。在节能和制冷领域,绝热保温材料是关键。在工业和建筑行业中,保温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温材料应用于工业和建筑行业能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保温管壳是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保温装置。现有保温管壳保温效果并不理想,且在安装和拆卸时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管壳,用以提高保温效果、方便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管壳,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所述半管壳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1~3:0.5~1;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的两个端头连接形成两个贴合部;所述两个贴合部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的形状为梯形台,其中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扣位于另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槽内,所述两个半管壳通过所述卡扣和卡槽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管壳中,优选地,在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和玻璃棉层之间还设置有硅酸铝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硅酸铝纤维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2:1~3:0.5~1。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管壳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硅酸铝纤维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2:1:0.5。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管壳中,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硅酸纤维层内设置有聚乙烯空心管。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管壳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铝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半管壳由内到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并且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1~3:1,使得保温管壳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在贴合部上设置了卡扣和卡槽,使得两半管壳的组装和拆卸十分方便;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和玻璃棉层之间还设置有硅酸铝纤维层,在硅酸铝纤维层内设置有聚乙烯空心管,进一步提升了保温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半管壳的径向剖面图;图中:1-聚四氟乙烯层,2-膨胀珍珠岩层,3-丝瓜络层,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5-玻璃棉层,6-防护层,7-贴合部,8-卡扣,9-卡槽,10-硅酸铝纤维层,11-聚乙烯空心管,12-半管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保温管壳,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12,半管壳12由内到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1、膨胀珍珠岩层2、丝瓜络层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4、硅酸铝纤维层10、玻璃棉层5和防护层6,聚四氟乙烯层1、膨胀珍珠岩层2、丝瓜络层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4、硅酸铝纤维层10、玻璃棉层5和防护层6的厚度比为1:1:3:2:2:1:0.5。该防护层6为铝皮。聚四氟乙烯层1的两个端头分别与防护层6的两个端头连接形成两个贴合部7;两个贴合部7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8,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9;卡扣8和卡槽9的形状为梯形台,当卡扣8卡入卡槽9后,卡扣8不易从卡槽9内滑落,牢固可靠。其中一个半管壳12上的卡扣8位于另一个半管壳12上的卡槽9内,两个半管壳12通过卡扣8和卡槽9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为了更好地提高保温效果,在硅酸铝纤维层10内设置有聚乙烯空心管11,聚乙烯空心管11的直径小于硅酸铝纤维层10的厚度。本技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12组成,当需要将其安装在需要进行保温的管道时,只需要先将一个半管壳12贴在管道,将另一半管壳12径向颠倒方向,将两半管壳12上的卡扣8分别插入另一半管壳12的卡槽9内,推动半管壳12使两半管壳12的端部对齐即可。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所述半管壳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1~3:0.5~1;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的两个端头连接形成两个贴合部;所述两个贴合部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的形状为梯形台,其中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扣位于另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槽内,所述两个半管壳通过所述卡扣和卡槽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管壳,所述半管壳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膨胀珍珠岩层、丝瓜络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玻璃棉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1~3:2~3:1~2:1~3:0.5~1;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的两个端头连接形成两个贴合部;所述两个贴合部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的形状为梯形台,其中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扣位于另一个所述半管壳上的卡槽内,所述两个半管壳通过所述卡扣和卡槽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于栋张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智仁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