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13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包含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储箱外壳,沿所述储箱外壳轴向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发送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液位测量信号的第一穿墙插座;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设置在所述储箱外壳的上部,且一端与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部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并排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
本技术涉及火箭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火箭领域所涉及的各项技术也实现了突飞猛进。在液体火箭启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一般储存在推进剂储箱内。为了准确了解液体燃料在储箱中的存储量,通常需要在推进剂储箱内设置传感器。目前,推进剂储箱需要安装点式加注液位传感器,传统的点式加注液位传感器均采用五点式传感器来控制加注推进剂的速度。具体而言,五点式传感器即包括测量五个液位点,且每到一个液位点配套的液位变换器将发出一个开关信号,地面加注系统据此来调整加注推进剂的速度。采用五点式加注液位传感器来控制加注推进剂的速度时,由于液位传感器长度过长,且重量大,一方面增加了推进剂储箱的重量,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需要测量五个液位点,与其连接的变换器因信号点过多而导致体积大、元器件数量多且质量重。因此,怎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方便测量的推进剂储箱组件,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该组件设计合理,方便测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包含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储箱外壳,沿所述储箱外壳轴向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发送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液位测量信号的第一穿墙插座;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设置在所述储箱外壳的上部,且一端与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部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并排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长度。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靠近所述储箱外壳内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侧径向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穿墙插座端的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包含第一电缆线和第二电缆线,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缆线和所述第二电缆线与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连接。进一步的,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设有三个测量点,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连续液位传感器,且第一传感器每个测量点连接两个接线点与所述第一穿墙插座的高频接入口连接,第二传感器上的两个接线点和所述第一穿墙插座通过所述高频接入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为A,且满足260mm≤A≤33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分别套设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且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一端均与所述储箱外壳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均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穿墙插座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张线和固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张线,所述第一张线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一卡箍一端,所述第二张线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二卡箍的一端,所述第一张线和所述第二张线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且所述第一张线和所述第二张线的两端接头均与所述储箱外壳内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线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缠绕方式与所述第二张线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缠绕方式相同,且二者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储箱外壳内侧底部均匀排布用于检测液体燃料余量的第三传感器,当所剩燃料至信号点时,启动发动机关机信号,且所述第三传感器通过第三电缆线与第二穿墙插座连接,所述第二穿墙插座位于所述储箱外壳下部,且远离所述第一穿墙插座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储箱外壳内侧底部均匀分为第一象限区,第二象限区,第三象限区和第四象限区,所述第一象限区,所述第二象限区,所述第三象限区和所述第四象限区均设有第三传感器,所有的第三传感器采用双点双线输出,通过所述第三电缆线与所述第二穿墙插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推进剂储箱组件由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储箱外壳,沿所述储箱外壳轴向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发送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液位测量信号的第一穿墙插座组成;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设置在所述储箱外壳的上部,且一端与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部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此外,由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并排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长度,将五点式中测量的五个液位点分为两个部分,可以在第一传感器上对上部连续相连的三个液位点进行测量,其余两个液位点设置在第二传感器进行测量(不影响第二传感器原有功能)。由于第一传感器测量点位减少,使得其长度缩短,进而其重量降低,同时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的变换器只需要处理三个信号点,进而变换器使得体积和重量以及元器件数量减少,该结构设计合理,方便测量,同时减少火箭重量,增加运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推进剂储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推进剂储箱中五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张线缠绕第一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卡箍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张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高频接入口和低频接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象限区,第二象限区,第三象限区和第四象限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传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箱外壳2传感器组件21第一传感器211第一卡箍212第一张线22第二传感器221第二卡箍222第二张线3第一穿墙插座31高频接入口32低频接入口4电缆41第一电缆线42第二电缆线5第三传感器6第三电缆线7第二穿墙插座8第一信号9第二信号1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储箱外壳,沿所述储箱外壳轴向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发送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液位测量信号的第一穿墙插座;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设置在所述储箱外壳的上部,且一端与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部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并排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储箱外壳,沿所述储箱外壳轴向方向设置的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组件和用于发送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液位测量信号的第一穿墙插座;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设置在所述储箱外壳的上部,且一端与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外部的电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部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并排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靠近所述储箱外壳内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储箱外壳内侧径向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穿墙插座端的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含第一电缆线和第二电缆线,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缆线和所述第二电缆线与所述第一穿墙插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设有三个测量点,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连续液位传感器,且第一传感器每个测量点连接两个接线点与所述第一穿墙插座的高频接入口连接,第二传感器上的两个接线点和所述第一穿墙插座通过所述高频接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长度为A,且满足260mm≤A≤3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剂储箱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珍陈志愿叶茂东李杨威赵文
申请(专利权)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