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春专利>正文

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11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属于煤矿井下支护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多个相互新交错设置的第一上工字钢梁与第二上工字钢梁,所述第一上工字钢梁与第二上工字钢梁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工字钢梁,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底部两端以及下工字钢梁底部均设置有棚腿;所述棚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棚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端部固定设置有半球状阻尼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无需对棚腿进行频繁拆装,实际使用操作量较小,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井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顺槽巷顶板下沉且破碎范围层间距较小,因此无法进行补强式支护,而只能采用支撑式支护。但是现有的支撑式支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为了方便开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其需要频繁的进行棚腿的安装以及拆除,实际使用时较为繁琐,操作量较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式支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为了方便开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其需要频繁的进行棚腿的安装以及拆除,实际使用时较为繁琐,操作量较大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新交错设置的第一上工字钢梁与第二上工字钢梁,所述第一上工字钢梁与第二上工字钢梁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工字钢梁,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底部两端以及下工字钢梁底部均设置有棚腿;所述棚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棚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端部固定设置有半球状阻尼块;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与下工字钢梁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远离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球状阻尼槽,所述半球状阻尼槽与半球状阻尼块适配。优选的,多个所述安装槽以及多个所述半球状阻尼槽均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与下工字钢梁内壁上均固定嵌套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套接设置于旋转轴外侧。优选的,所述棚腿顶部一侧开设有弧形平滑面。优选的,所述棚腿外侧中部固定套接设置有橡胶握持套,所述橡胶握持套外侧自下而上均匀开设有多条防滑凹槽。优选的,所述棚腿外侧底部固定套接设置有橡胶支撑套,所述橡胶支撑套底部固定设置有半球状支撑块。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利用旋转轴将第二上工字钢梁和下工字钢梁与棚腿进行连接,以便于当棚腿影响采煤机割煤时,可以对棚腿进行旋转,进而将棚腿收起至水平状态,采煤完成后,还可以较为方便的对棚腿进行复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产品,本技术实际使用时无需对棚腿进行频繁拆装,实际使用操作量较小,更加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滑凹槽,以便于使用者在对橡胶握持套进行拉动时,防滑凹槽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有效的使棚腿发生旋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工字钢梁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工字钢梁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上工字钢梁;2、第二上工字钢梁;3、下工字钢梁;4、棚腿;5、旋转轴;6、安装槽;7、弹簧;8、安装柱;9、半球状阻尼块;10、容纳槽;11、半球状阻尼槽;12、轴承;13、橡胶握持套;14、防滑凹槽;15、橡胶支撑套;16、半球状支撑块;17、弧形平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相互新交错设置的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固定设置下工字钢梁3,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两端以及下工字钢梁3底部均设置用于进行支撑的棚腿4。如图2与图3所示,棚腿4两侧均固定设置旋转轴5,旋转轴5远离棚腿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6,安装槽6内部固定设置弹簧7,弹簧7一端与安装槽6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8,安装柱8端部固定设置半球状阻尼块9。同时,第二上工字钢梁2与下工字钢梁3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槽10,容纳槽10远离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球状阻尼槽11,多个安装槽6以及多个半球状阻尼槽11均呈环形分布,半球状阻尼槽11与半球状阻尼块9适配,以便于在棚腿4旋转后,半球状阻尼槽11与半球状阻尼块9相配合,使得棚腿4无法在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旋转。另外,第二上工字钢梁2与下工字钢梁3内壁上均固定嵌套设置轴承12,轴承12固定套接设置于旋转轴5外侧。如图4所示,棚腿4顶部一侧开设有弧形平滑面17,以便于使得棚腿4在旋转时,不会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以及下工字钢梁3的内壁相互抵触。同时,棚腿4外侧中部固定套接设置橡胶握持套13,橡胶握持套13外侧自下而上均匀开设有多条防滑凹槽14,以便于使用者在对橡胶握持套13进行拉动时,防滑凹槽14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有效的使棚腿4发生旋转。另外,棚腿4外侧底部固定套接设置橡胶支撑套15,橡胶支撑套15底部固定设置用于与地面接触的半球状支撑块16。上述煤层开采顺槽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新交错设置的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所述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工字钢梁(3),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两端以及下工字钢梁(3)底部均设置有棚腿(4);/n所述棚腿(4)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远离棚腿(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一端与安装槽(6)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8),所述安装柱(8)端部固定设置有半球状阻尼块(9);/n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2)与下工字钢梁(3)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远离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球状阻尼槽(11),所述半球状阻尼槽(11)与半球状阻尼块(9)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新交错设置的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所述第一上工字钢梁(1)与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工字钢梁(3),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2)底部两端以及下工字钢梁(3)底部均设置有棚腿(4);
所述棚腿(4)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远离棚腿(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一端与安装槽(6)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8),所述安装柱(8)端部固定设置有半球状阻尼块(9);
所述第二上工字钢梁(2)与下工字钢梁(3)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远离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球状阻尼槽(11),所述半球状阻尼槽(11)与半球状阻尼块(9)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开采顺槽巷过乱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春张鑫升贺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