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84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包括设置在井道墙角上的角块以及与所述角块连接的交叉钢梁,所述交叉钢梁包括对角相等的四条支腿,相邻两条所述支腿之间连接有连杆,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连接在一个所述角块上,靠近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上设置有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后一施工方安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和绿色无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塔吊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塔式起重机通常作为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的主要工程设备,塔式起重机的选型和布设位置常常会对项目的高效安全施工产生重大影响。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采用筒体结构形式的超高层建筑,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因其安全性和经济性逐渐成为一种优先选择方案。内爬式塔式起重机通常布置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井道或者电梯井道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在使用之前,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底板上预埋塔吊基础。当建筑施工工程由前后几个施工方施工时,前一施工方离场时,在拆除塔式起重机的同时,破坏了预埋的塔吊基础,导致后一施工方无法使用原来的塔吊基础。特别是地上结构已形成几层时,后一施工方又无法在底板上重新预埋塔吊基础。因此,如何设计塔吊基础成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一施工方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在底板上预埋的塔吊基础在拆除时,直接切割裸露在外的钢构件,而预埋在底板上的大部分钢构件无法取出,造成了材料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以解决后一施工方无法安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包括设置在井道墙角上的角块以及与所述角块连接的交叉钢梁,所述交叉钢梁包括对角相等的四条支腿,相邻两条所述支腿之间连接有连杆,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连接在一个所述角块上,靠近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上设置有基座。技术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角块包括平行于井道墙角两侧墙体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第一翼板和/或第二翼板之间连接有加劲板,所述角块还包括上板、下板和膨胀螺栓,所述上板连接在所述腹板和加劲板的上端,所述下板连接在所述腹板和加劲板的下端,所述膨胀螺栓设置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交叉钢梁还包括垂直于所述支腿端部的封头板,所述封头板与腹板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井道为正方形,所述交叉钢梁为十字交叉钢梁。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角块的下端面和交叉钢梁的下端面设置于所述井道内的基础底板上。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井道为电梯井道或者核心筒井道。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所述基座为正多边形钢板、长方形钢板或者圆形钢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在前一施工方离场拆除塔式起重机而破坏底板处的预埋塔吊基础的情况之下,为了对建筑工程接盘施工,在施工完成的井道之内设置由角块、交叉钢梁和基座构成的塔吊基础,通过该塔吊基础安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以使后一施工方通过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对建筑工程的继续吊装施工。本技术的塔吊基础设置于施工完成的井道之内,交叉钢梁作为承载主体,交叉钢梁通过设置于井道墙角上的角块固定连接,基座用于扩展与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接触面,从而使内爬式塔式起重机与塔吊基础的连接更加可靠和稳定。本技术在前一施工方对底板处预埋塔吊基础破坏的情况之下,无需对预埋塔吊基础进行修复,而是通过设置于井道之内的塔吊基础实现对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无需等待预埋塔吊基础的修复工期,直接现场安装由角块、交叉钢梁和基座构成的塔吊基础。本技术的塔吊基础安装时,先安装角块,再安装交叉钢梁,最后安装基座。拆除时,先拆除基座,再拆除交叉钢梁,然后拆除角块。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的优点。在拆除时,仅涉及角块的膨胀螺栓不能拆除损耗,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底板处的较大面积的钢构件无法拆除的情况来说,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并且无需现场浇筑混凝土,不会产生浇筑混凝土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效果。本技术的塔吊基础,通过角块和交叉钢梁的下端面是否与井道之内的基础底板接触而形成落地式塔吊基础和悬空式塔吊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塔吊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角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处的剖面图;图4是图2中沿B-B处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塔吊基础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中所示:60、井道,100、塔吊基础,110、角块,111、第一翼板,112、第二翼板,113、腹板,114、加劲板,115、上板,116、下板,117、膨胀螺栓,118、定位螺栓,120、交叉钢梁,121、支腿,122、封头板,130、连杆130,140、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100,包括设置在井道60墙角上的角块110以及与所述角块110连接的交叉钢梁120,所述交叉钢梁120包括对角相等的四条支腿121,相邻两条所述支腿121之间可以连接有连杆130,每条所述支腿121的端部连接在一个所述角块110上,靠近每条所述支腿121的端部上设置有基座140。其中本技术实施例的塔吊基础100包括设置于井道60之内四个墙角处的4个角块110,对角连接在4个角块110上的交叉钢梁120,以及设置于交叉钢梁120的每条支腿121上的基座130。基座130为4个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矩形形状,也可以是正六边形等正多边形形状或者圆形形状。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130为4个,连杆130能够提高交叉钢梁120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交叉钢梁120的夹角产生变化。请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100,所述角块110包括平行于井道60墙角两侧墙体的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连接在所述第一翼板111与第二翼板112之间的腹板113,所述腹板113与所述第一翼板111和/或第二翼板112之间连接有加劲板114,所述角块110还包括上板115、下板116和膨胀螺栓117,所述上板115连接在所述腹板113和加劲板114的上端,所述下板116连接在所述腹板113和加劲板114的下端,所述膨胀螺栓117设置于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上。其中膨胀螺栓117可以为化学膨胀螺栓。平行于井道60墙角两侧墙体的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能够与井道60的墙角两侧墙体的夹角保持一致。例如当井道60墙角两侧墙体为非垂直关系时,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能够适应井道60墙角两侧墙体的夹角变化。当然,优选的方案是,井道60墙角两侧墙体垂直,则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的夹角构成直角。为了提高角块110的稳定性,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可以是螺栓连接或者焊接。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道墙角上的角块以及与所述角块连接的交叉钢梁,所述交叉钢梁包括对角相等的四条支腿,相邻两条所述支腿之间连接有连杆,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连接在一个所述角块上,靠近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上设置有基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道墙角上的角块以及与所述角块连接的交叉钢梁,所述交叉钢梁包括对角相等的四条支腿,相邻两条所述支腿之间连接有连杆,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连接在一个所述角块上,靠近每条所述支腿的端部上设置有基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块包括平行于井道墙角两侧墙体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第一翼板和/或第二翼板之间连接有加劲板,所述角块还包括上板、下板和膨胀螺栓,所述上板连接在所述腹板和加劲板的上端,所述下板连接在所述腹板和加劲板的下端,所述膨胀螺栓设置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爬式塔式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义平戚少波闫威高龙习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