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6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定型钢模上阵列排布有若干定位座,定位座用于与预埋件的插接孔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对若干预埋件之间的定位和定距,再通过若干支撑条将同一列及同一排的预埋件相互焊接固定,形成类矩形的预制模块。使预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因为支撑条的设置无法再改变,从而便于后期定位,以及当预埋件在基坑中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基础的一部分时,各预埋件之间相互固定,有利于预埋件抵抗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在建筑基础凝固后,通过预留在基础上方的预埋件的插接孔,供实验室设备预先连接的插杆插接定位、连接,从而有利于使实验室设备保持稳定,也不易出现错位而无法连接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设备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一些实验室设备在安装时,需要与建筑的桩基础连接,以保证实验室设备在工作时设备底座的稳定性。现有的连接方式往往是将实验室设备与建筑基础焊接固定,或是在建筑基础浇筑时先预埋连接件,供实验室设备与预埋件连接固定,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定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浇筑建筑基础时,预埋件容易被浇筑混凝土时的冲击力冲击使得相邻的预埋件之间的尺寸发生偏移,当基础在凝固后,实验室设备的连接点与预埋件之间容易产生误差,影响实验室设备的安装,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具有提高预埋件定位精度的效果,有利于后期实验室设备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定型钢模和管状的预埋件,预埋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预制定型钢模和管状的预埋件(1),预埋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11),定型钢模上端面等间距阵列排布有若干供插接孔(11)卡接的定位座(21);/n步骤二:在定型钢模上拼装预埋件(1),将插接孔(11)与定位座(21)卡接配合;/n步骤三:通过若干支撑条(3)将同一列及同一排的预埋件(1)焊接一体形成预制模块;/n步骤四:将预制模块吊装至基坑内进行安装,将相邻的预制模块相互焊接,在基坑内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础(4),混凝土的高度低于预埋件(1)顶端的插接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定型钢模和管状的预埋件(1),预埋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11),定型钢模上端面等间距阵列排布有若干供插接孔(11)卡接的定位座(21);
步骤二:在定型钢模上拼装预埋件(1),将插接孔(11)与定位座(21)卡接配合;
步骤三:通过若干支撑条(3)将同一列及同一排的预埋件(1)焊接一体形成预制模块;
步骤四:将预制模块吊装至基坑内进行安装,将相邻的预制模块相互焊接,在基坑内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础(4),混凝土的高度低于预埋件(1)顶端的插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定型钢模包括类矩形的支撑板(22),所述定位座(21)凸出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2)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座(21)外径与所述插接孔(11)的内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孔管模块式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座(21)远离所述支撑板(22)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座(21)靠近所述支撑板(22)的一端的外径,所述定位座(21)远离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团徽姚子恒卢顺安陈志云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