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77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可伸缩夹板(2)、螺旋杆(3)、减震装置(4)、车轮(5)、轨道(6)、支撑杆(45)、承载板(10)、固定装置(11);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设置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一端与设备主体(1)的竖直部分相邻,所述转动槽(8)另一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转动槽(8)内部设置有蜗杆(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提高运输途中的稳定性,并且可用于多型号便梁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
本技术属于便梁纵移
,具体涉及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施工中,便梁用于加固线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因此在此施工环境中需要一种便梁纵移装置,用于便梁移动至施工位置,加快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现有的便梁纵移方式,一般采用人力或借助简易机具实现纵移,一般的简易机具采用牛腿与螺栓连接机具与便梁,这种固定方法稳定性差,这种建议的运输机具运输能力有限,载重量较大时可能会出现便梁脱落的情况,且在便梁移动过程中机具与轨道刚性接触,易使轨道发生形变和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纵移装置与便梁固定连接,易使轨道造成刚性形变,稳定性差,便梁在运输途中易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可伸缩夹板、螺旋杆、减震装置、车轮、轨道、支撑杆、承载板、固定装置;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一端与设备主体的竖直部分连接,所述转动槽另一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转动槽内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设备主体的竖直部分,所述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穿过所述转动槽的孔洞延伸至外部;所述蜗杆与可伸缩夹板底部的螺纹槽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夹板一端与设备主体的挡板相邻,所述可伸缩夹板另一端与螺旋杆相邻,所述螺旋杆设置有限位装置,在可伸缩夹板伸缩至相应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所述设备主体的挡板与所述可伸缩夹板之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可伸缩夹板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伸缩杆件、固定底座、压板,所述伸缩杆件与固定底座焊接,所述伸缩杆件设置有孔洞,所述压板呈“L”型,所述压板(113)一端嵌入伸缩杆件(111)的竖直部分,此端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压板另一端与固定底座平行,螺栓通孔洞穿过伸缩杆件与压板,所述螺栓末端旋转设置有螺母,所述固定装置通过螺栓与螺母控制压板的伸缩长度。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包括弹性减震轴、弹簧,所述减震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与设备主体底部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轴与弹簧,所述弹性减震轴与弹簧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车轮所述车轮沿轨道滚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所述转向盘带动螺旋杆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蜗杆在所述转动槽内转动;所述蜗杆带动可伸缩夹板,使得可伸缩夹板可延伸至设备主体外部,根据需要移动的便梁尺寸调节延展长度;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可伸缩夹板通过固定装置连接,使得连梁可以固定在承载板上,避免由于惯性作用造成设备与便梁的碰撞;所述伸缩杆件设置有孔洞,所述压板呈“L”型,所述压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调整压板的松紧程度,使得通过调节压板的伸缩,所述压板另一端与固定底座平行,使得便梁可以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承载板上;通过弹性减震轴与弹簧,设备主体对减震装置施加重力,减震装置向上施加弹力,通过减震装置,使得来自设备主体的作用力均匀的作用于轨道上,避免设备主体与轨道的刚性接触,造成轨道的磨损与形变。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呈“L”型,所述设备主体的挡板垂直于底板,所述设备主体的挡板采用加厚钢板。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杆远离蜗杆一端设置有转向盘,所述转向盘可通过螺旋杆和转动轴带动蜗杆双向旋转,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与可伸缩夹板的挡板垂直,且承载板与可伸缩夹板的挡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与可伸缩夹板之间设置有载物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内侧设置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内侧设置有轮缘,所述轮缘与轨道滚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两侧的车轮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在移动便梁时,来自便梁的重力可垂直作用于承载板,从而提高稳定性;所述螺旋杆远离蜗杆一端设置有转向盘,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向盘控制可伸缩夹板的伸展长度,使得可以移动不同型号的便梁;通过螺栓与螺纹孔固定牛腿,避免便梁在移动途中脱落;所述设备主体与可伸缩夹板之间设置有载物槽,载物槽内可放置用于固定便梁的牛腿与螺栓,使用时更加方便组装,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设置防滑垫加大固定装置与便梁和承载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固定装置在运输途中发生松动,导致便梁脱落,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述轮缘与轨道滚动接触。内侧轮缘的直径大于车轮外侧车轮,以保证设备在移动的途中稳定的沿轨道行驶,不会滑出轨道,避免出现脱轨的现象;所述轨道两侧的车轮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侧的车轮同步移动,避免发生由于两侧移动速度不同产生的侧翻或便梁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设置可伸缩夹板,实现可以移动不同型号的便梁;(2)通过设置固定装置,防止在移动便梁的途中,在惯性与加速度的作用下,发生便梁与设备之间的碰撞,提高了稳定性;(3)通过设置减震装置,使得作用于设备主体的重力可通过减震装置,均匀的分布于轨道,防止轨道由于刚性接触,出现形变与严重的磨损;(4)所述设备主体与可伸缩夹板之间设置有载物槽,载物槽内可放置用于固定便梁的牛腿与螺栓,使用时更加方便组装,提高了施工效率;(5)通过设置防滑垫加大固定装置与便梁和承载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固定装置在运输途中发生松动,导致便梁脱落,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6)所述轮缘与轨道滚动接触。内侧轮缘的直径大于车轮外侧车轮,以保证设备在移动的途中稳定的沿轨道行驶,不会滑出轨道,避免出现脱轨的现象;(7)所述轨道两侧的车轮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侧的车轮同步移动,避免发生由于两侧移动速度不同产生的侧翻或便梁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设备结构剖面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设备外观正视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减震装置放大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固定装置放大示意图。图中,1-设备主体,2-可伸缩夹板,3-螺旋杆,4-减震装置,41-弹性减震轴,42-弹簧,43-第一连接板,44-第二连接板,45-支撑杆,5-车轮,6-轨道,8-转动槽,9-蜗杆,10-承载板,11-固定装置,111-可伸缩杆件,112-固定底座,113-压板,114-螺栓,115-螺母,12-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可伸缩夹板(2)、螺旋杆(3)、减震装置(4)、车轮(5)、轨道(6)、支撑杆(45)、承载板(10)、固定装置(11);/n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设置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一端与设备主体(1)的竖直部分相邻,所述转动槽(8)另一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转动槽(8)内部设置有蜗杆(9),所述蜗杆(9)一端通过转动轴(12)转动连接设备主体(1)的竖直部分,所述蜗杆(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3)通过穿过转动槽(8)的孔洞延伸至外部;/n所述蜗杆(9)与可伸缩夹板(2)底部的螺纹槽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夹板(2)一端与设备主体(1)的挡板相邻,所述可伸缩夹板(2)另一端与螺旋杆(3)相邻,所述螺旋杆(3)设置有限位装置,在可伸缩夹板(2)伸缩至相应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所述设备主体(1)的挡板与所述可伸缩夹板(2)之间设置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与所述可伸缩夹板(2)通过固定装置(11)连接;/n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伸缩杆件(111)、固定底座(112)、压板(113),所述伸缩杆件(111)与固定底座(112)焊接,所述伸缩杆件(111)设置有孔洞,所述压板(113)呈“L”型,所述压板(113)一端嵌入伸缩杆件(111)的竖直部分,此端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压板(113)另一端与固定底座(112)平行,螺栓(114)通孔洞穿过伸缩杆件(111)与压板(113),所述螺栓(114)末端旋转设置有螺母(115),所述固定装置(11)通过螺栓(114)与螺母(115)控制压板的伸缩长度;/n所述设备主体(1)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4),包括弹性减震轴(41)、弹簧(42),所述减震装置(4)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3)所述第一连接板(43)顶部与设备主体(1)底部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3)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震轴(41)与弹簧(42),所述弹性减震轴(41)与弹簧(42)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4),所述第二连接板(44)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连接车轮(5)所述车轮(5)沿轨道(6)滚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便梁纵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可伸缩夹板(2)、螺旋杆(3)、减震装置(4)、车轮(5)、轨道(6)、支撑杆(45)、承载板(10)、固定装置(11);
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设置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一端与设备主体(1)的竖直部分相邻,所述转动槽(8)另一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转动槽(8)内部设置有蜗杆(9),所述蜗杆(9)一端通过转动轴(12)转动连接设备主体(1)的竖直部分,所述蜗杆(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3)通过穿过转动槽(8)的孔洞延伸至外部;
所述蜗杆(9)与可伸缩夹板(2)底部的螺纹槽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夹板(2)一端与设备主体(1)的挡板相邻,所述可伸缩夹板(2)另一端与螺旋杆(3)相邻,所述螺旋杆(3)设置有限位装置,在可伸缩夹板(2)伸缩至相应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所述设备主体(1)的挡板与所述可伸缩夹板(2)之间设置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与所述可伸缩夹板(2)通过固定装置(11)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伸缩杆件(111)、固定底座(112)、压板(113),所述伸缩杆件(111)与固定底座(112)焊接,所述伸缩杆件(111)设置有孔洞,所述压板(113)呈“L”型,所述压板(113)一端嵌入伸缩杆件(111)的竖直部分,此端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压板(113)另一端与固定底座(112)平行,螺栓(114)通孔洞穿过伸缩杆件(111)与压板(113),所述螺栓(114)末端旋转设置有螺母(115),所述固定装置(11)通过螺栓(114)与螺母(115)控制压板的伸缩长度;
所述设备主体(1)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4),包括弹性减震轴(41)、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周化刚宋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