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72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帘线的捻距,其包括退捻机构和拨动机构,退捻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相对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相对底座转动连接,钢帘线固定在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之间,第二固定轴上安装有收线轮,拨动机构包括支撑座、滑块、退捻杆、定滑轮以及钢索,钢索的一端与滑块连接,钢索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收线轮连接,滑块与支撑座之间可伸缩地设置有弹性件。将钢帘线固定在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之间,旋转一次第二固定轴,钢索缠绕收线轮一圈,滑块滑动一下,滑块带动退捻杆拨动一下,直至退捻杆移动至第二固定轴时,完成退捻,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
,特别地,涉及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钢帘线捻距是指钢帘线在捻股成绳过程中,每捻股一次钢帘线产生的轴向距离。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直尺测量法测量钢帘线的捻距,多次测量钢帘线上的几段捻距,然后算平均值,最终以该平均值作为钢帘线的捻距,局限性较大,测量精度低,误差大,且直尺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帘线的捻距,所述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包括退捻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退捻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钢帘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安装有收线轮,所述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可滑动地卡嵌连接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退捻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一端的定滑轮,以及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收线轮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可伸缩地设置有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卡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槽和穿孔,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穿孔相互连通,所述容置槽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尺寸,所述退捻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并伸出至所述滑块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与所述退捻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退捻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下端开口的凸字型结构,所述旋转部螺纹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上沿所述固定部的径向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一弹簧均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径向向外凸设形成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弹性抵持,使得所述第一凸缘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个侧壁相抵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个侧壁弹性抵持。进一步地,所述退捻机构还包括张力机构,所述张力机构包括铰接杆和安装在所述铰接杆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铰接杆的一端沿所述铰接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铰接杆具有所述导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轴一端的所述凸起可滑动地卡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限位桶以及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桶固定安装在所述铰接杆上,所述限位杆呈T字型结构,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限位桶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限位桶及所述铰接杆后延伸至所述铰接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限位桶内,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缘弹性抵持,使得所述第二凸缘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限位桶的一个侧壁相抵持,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桶的另一个侧壁弹性抵持。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凸出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均与所述限位杆相对应,所述限位槽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轴可活动地贯穿所述第二壳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首先将钢帘线固定在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之间,然后按钢帘线的捻距方向反向旋转一次第二固定轴,钢索缠绕收线轮一圈,滑块向第二固定轴的方向滑动一下,滑块带动退捻杆拨动一下,钢帘线就完成一次退捻,直至退捻杆移动至第二固定轴时,停止反向旋转第二固定轴,完成退捻,因此,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误差小,且减少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中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中滑块与退捻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底座1固定机构2第一壳体21第一固定轴22第一弹簧23第二壳体24第二固定轴25固定组件26固定部261旋转部262通孔2621张力机构3铰接杆31限位组件32限位杆321限位桶322第二弹簧323拨动机构4支撑座41滑槽411滑块42容置槽421复位弹簧422穿孔423退捻杆43钢索44定滑轮45退捻摇手5红外发射器51计数器6红外感应器61钢帘线7第一凸缘221支撑板11限位槽111第二凸缘3211导槽311收线轮1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帘线7的捻距,其包括退捻机构(图未标出)和拨动机构4,拨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退捻机构的一侧,所述退捻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机构2、张力机构3、退捻摇手5以及计数器6,固定机构2、张力机构3以及退捻摇手5均设置在底座1上,张力机构3与固定机构2的一端连接,退捻摇手5与固定机构2远离张力机构3的一端连接,计数器6设置在固定机构2上。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一固定轴22、第一弹簧23、第二壳体24、第二固定轴25以及固定组件26,第一壳体21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第一固定轴22贯穿第一壳体21相对的两个侧壁,且第一固定轴22与第一壳体21课活动链接。第一固定轴22的外壁上沿第一固定轴22的径向向外凸设形成有第一凸缘221,第一凸缘221位于第一壳体21的内部,第一弹簧23收容于第一壳体21内,且第一弹簧23套设在第一固定轴22的外部,第一弹簧23的一端与第一凸缘221弹性抵持,使得第一凸缘221在第一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壳体21的一个侧壁相抵持,第一弹簧23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21的另一个侧壁弹性抵持。第二壳体24相对第一壳体21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侧,第二固定轴25可活动地贯穿第二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帘线的捻距,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包括退捻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退捻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钢帘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安装有收线轮,所述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可滑动地卡嵌连接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退捻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一端的定滑轮,以及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收线轮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可伸缩地设置有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钢帘线的捻距,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包括退捻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退捻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钢帘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安装有收线轮,所述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可滑动地卡嵌连接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退捻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一端的定滑轮,以及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收线轮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可伸缩地设置有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卡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槽和穿孔,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穿孔相互连通,所述容置槽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尺寸,所述退捻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并伸出至所述滑块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与所述退捻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退捻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下端开口的凸字型结构,所述旋转部螺纹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上沿所述固定部的径向开设有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帘线捻距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一弹簧均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方剑钱国平陈亮严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