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设备供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63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9
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包括:真空罐(100)、出液桶(200)、溶液槽(300)、压力桶、加液桶(600);所述溶液槽(300)与出液桶(200)连接,所述出液桶(200)与真空罐(100)连接,所述溶液槽(300)与一压力桶连接,所述压力桶与加液桶(600)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丝设备供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液系统及供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及供液方法,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包括哪些部件通常纺丝供液系统包含储液盒,供液泵,管路,具有诸多缺点:(1)单向供液,无法解决开放式溶液槽在运行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的问题;(2)供液泵由电机驱动,溶液所带高压电使电机绝缘变得困难;(3)工作状态下无法在线为储液盒补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及供液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纺丝设备供液系统,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罐、出液桶、溶液槽、压力桶、加液桶;所述溶液槽与出液桶连接,所述出液桶与真空罐连接,所述溶液槽与一压力桶连接,所述压力桶与加液桶连接。其中,还包括:复数个电磁阀、复数个气动阀、复数个调压阀、排气阀、安全阀;所述压力桶为复数个,包括第一压力桶、第二压力桶,所述第一压力桶为20L容积,所述第二压力桶为40L容积,二者之间设置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二压力桶上设有第二压力桶安全阀、第二压力桶排气阀、第二压力桶进排气口;第二压力桶出液口、第二压力桶进液口;所述第一压力桶上设有第一压力桶排气阀、第一压力桶进气口;第一压力桶出液口、第一压力桶进液口。其中,所述溶液槽下方设置第一称重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桶下方设置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桶下方设置第三称重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桶与加液桶之间设有气缸,所述加液桶与气动三联件之间串入消音器、空气干燥器,所述气动三联件与空压机连接。其中,所述真空罐与真空泵连接,二者之间设有真空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出液桶下方设有第四称重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纺丝设备供液系统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空压机打开,将气动三联件中第四调压阀调节至0.5MPa,将第一调压阀调节至0.2MPa,将第二调压阀调节至0.4MPa;将第三调压阀调节至0.1Mpa,提前将第一压力桶安全阀设置为0.2MPa,将第二压力桶安全阀设置为0.4MPa,将出液桶第一压力桶安全阀设置为0.1MPa。将20L的第一压力桶及40L的第二压力桶加满溶液,提前设定好溶液槽内溶液重量上下限值,将空溶液槽升至工作位,人工确认将第一称重传感器去皮清零;所有气动阀处于闭合状态;打开真空泵,启动第十一电磁阀,对300L的真空罐内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表达到设定负压值,真空泵及第十一电磁阀关闭,低于真空设定值时,再次启动真空泵,打开第十一电磁阀;步骤二:手动向溶液槽内加10L溶液,启动自动供液系统,首先打开第十二电磁阀对50L的出液桶抽真空,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控制第四气动阀打开,开始对溶液槽进行抽液;步骤三:当第一称重传感器测得溶液槽重量低于设定上限值,打开第六电磁阀,使气体进入20L的第一压力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使第一气动阀接通,进行补液,到第一称重传感器701设定重量上限值,关闭第一电磁阀,使第一气动阀201断开,并重复该过程;步骤四:当第二称重传感器测得20L的第一压力桶重量低于下限值,打开第七电磁阀、第九电磁阀,使气体进入40L的第二压力桶,同时打开第二电磁阀102,控制打开第二气动阀,将40L的第二压力桶内的溶液压入20L的第一压力桶,当第二称重传感器达到20L的第一压力桶上限值,则关闭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气动阀关闭,并关闭七电磁阀和第九电磁阀;步骤五:当第三称重传感器703测得40L的第二压力桶重量低于下限值,打开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112,将40L的第二压力桶内空气排空并抽负压,当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0MPa,如加液桶满液确认按钮接通,则打开电磁阀,气缸带动进液管落下,打开第三气动阀,溶液被吸到40L的第二压力桶中,达到第三称重传感器的上限值后,关闭第三电磁阀,同时关闭第八电磁阀及第九电磁阀,然后关闭第十电磁阀,使气缸升起;如加液桶满液确认按钮断开,则报警提示,等待加液桶满液确认按钮接通,重复前一步骤。步骤六:在50L的出液桶下设置第四称重传感器,当50L的出液桶重量达到第四称重传感器下限,如检测到中转桶到位确认按钮接通,先关闭第四电磁阀,使第四气动阀关闭,关闭第十二电磁阀,然后打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使50L的出液桶内产生进气,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0MPa,打开第五电磁阀,使第五气动阀打开,打将50L的出液桶中的溶液排放至中转桶中;当50L的出液桶重量达到第四称重传感器上限,关闭第五电磁阀,关闭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停止排液,如检测到中转桶到位确认按钮断开,则报警提示,等待中转桶到位确认按钮接通,重复前一过程;步骤七:打开第十二电磁阀对50L的出液桶抽真空,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控制第四气动阀打开,开始对溶液槽进行抽液;停机:关闭高压电源后,屏幕设置溶液回收按钮,关闭除第四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外所有电磁阀,将溶液槽300内溶液全部回收至50L的出液桶中。其中步骤一中,所述气动阀为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第三气动阀、第四气动阀、第五气动阀;抽真空这一过程在开机启动时就开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始终重复该过程,工作结束时关闭真空泵及第十一电磁阀;其中步骤二中,需要屏幕上可以设定第四电磁阀的开关频率,如常开,间隔停止时间,间隔启动时间,以便于控制抽液速度;其中步骤三中,在供液工作过程中第六电磁阀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步骤四中,根据传感器的上下限值重复该过程;其中步骤五中,当40L的第二压力桶正在加液状态,遇到20L的第一压力桶需要补液,优先20L的第一压力桶补液;人工巡视40L加液桶是否需要补液,如需补液,人工将加液桶满液确认按钮断开,然后将40L加液桶取出加液,完成后放回原处,人工将加液桶满液确认按钮接通。人工巡视中转桶是否需要放液,如需要放液,人工将中转桶到位确认按钮断开,然后将中转桶取出放液,完成后空桶放回原处,人工接通中转桶到位确认按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出液桶抽液与压力桶供液同时工作的模式,使溶液槽内溶液循环起来,保持溶液浓度稳定。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气压供液模式,使用正气压进行供液,供液过程中没有电机参与,使供液系统绝缘及供液可靠。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负压进行抽液的方式,使工作过程中可以不停机进行补液,保证设备的连续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真空罐100、出液桶200、溶液槽300、第一压力桶400、第二压力桶500、40L的加液桶600;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三电磁阀103、第四电磁阀104、第五电磁阀105、第六气动阀106、第七电磁阀107、第八电磁阀108、第九电磁阀1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罐(100)、出液桶(200)、溶液槽(300)、压力桶、加液桶(600);所述溶液槽(300)与出液桶(200)连接,所述出液桶(200)与真空罐(100)连接,所述溶液槽(300)与一压力桶连接,所述压力桶与加液桶(6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罐(100)、出液桶(200)、溶液槽(300)、压力桶、加液桶(600);所述溶液槽(300)与出液桶(200)连接,所述出液桶(200)与真空罐(100)连接,所述溶液槽(300)与一压力桶连接,所述压力桶与加液桶(6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丝设备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电磁阀、复数个气动阀、复数个调压阀、排气阀、安全阀;
所述压力桶为复数个,包括第一压力桶(400)、第二压力桶(500),所述第一压力桶(400)为20L容积,所述第二压力桶(500)为40L容积,二者之间设置第二气动阀(202);
所述第二压力桶(500)上设有第二压力桶安全阀(406)、第二压力桶排气阀(407);第二压力桶出液口(502)、第二压力桶进液口(501);第二压力桶进排气口(503);
所述第一压力桶(400)上设有第一压力桶安全阀(404)、第一压力桶排气阀(405)、第一压力桶进气口(403);第一压力桶出液口(401)、第一压力桶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曙光安广超温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