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
本技术属于轨道工程施工
,特别是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
技术介绍
在轨道板生产过程中,轨道的板入池养护、出池后进入存板区的养护以及存板区养护结束后对成品板进行抽样检测,这些过程涉及轨道板的吊装作业较多。现阶段轨道板转运采用固定跨度的吊具通过起吊钢丝绳与轨道板侧面起吊套管挂钩连接。由于轨道型号的不同,起吊套管预埋间距差异较大。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不同型号的轨道板同时生产时,采用固定跨度吊具,钢丝绳与固定吊具的吊点易形成“正八字”或“倒八字”斜吊现象,致使吊点与轨道板的起吊套管不能保持在同一垂直方位,从而容易对轨道板的起吊的套管位置造成挤压或拉伸,导致轨道板损伤或轨道板侧面开裂,进而影响轨道板实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要解决传统的固定跨度吊具对轨道板进行吊装时容易导致轨道板损伤,甚至是轨道板侧面开裂,轨道板吊运效率低以及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包括有固定钢梁、液压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钢梁(1)、液压动力总成(2)、液压油缸(3)、伸缩钢梁(4)、钢梁套管(5)和吊耳(6);所述固定钢梁(1)呈管状,且水平设置;所述液压动力总成(2)、液压油缸(3)、伸缩钢梁(4)和钢梁套管(5)均设置在固定钢梁(1)中;所述液压动力总成(2)安装在固定钢梁(1)内部中间;在固定钢梁(1)的底面上、位于液压动力总成(2)的两侧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7);在固定钢梁(1)的顶部连接有吊架(9);所述吊架(9)上安装有智能控制面板(10)和动力电池组(11),并且智能控制面板(10)和动力电池组(11)分别与液压动力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钢梁(1)、液压动力总成(2)、液压油缸(3)、伸缩钢梁(4)、钢梁套管(5)和吊耳(6);所述固定钢梁(1)呈管状,且水平设置;所述液压动力总成(2)、液压油缸(3)、伸缩钢梁(4)和钢梁套管(5)均设置在固定钢梁(1)中;所述液压动力总成(2)安装在固定钢梁(1)内部中间;在固定钢梁(1)的底面上、位于液压动力总成(2)的两侧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7);在固定钢梁(1)的顶部连接有吊架(9);所述吊架(9)上安装有智能控制面板(10)和动力电池组(11),并且智能控制面板(10)和动力电池组(11)分别与液压动力总成(2)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面板(10)与红外遥控器信号连接;所述固定钢梁(1)的顶板上还开设有穿线孔(12);所述液压油缸(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液压动力总成(2)的两侧;所述伸缩钢梁(4)有两根,分别连接在两个液压油缸(3)的外端,并且每根伸缩钢梁(4)为可伸缩杆,由液压油缸(3)控制伸缩;所述钢梁套管(5)有两根,分别套设在两根伸缩钢梁(4)上;所述钢梁套管(5)的外端与伸缩钢梁(4)的外端固定连接,由伸缩钢梁(4)带着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钢梁套管(5)的底部、对应第一长条孔(7)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长条孔(8);所述吊耳(6)有两组,分别连接在两根伸缩钢梁(4)的底部;每组吊耳(6)沿伸缩钢梁(4)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吊耳(6)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二长条孔(8)和第一长条孔(7),伸出固定钢梁(1)的底面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智能变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9)包括有竖向吊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鹏,刘东旭,张志广,杜昕,张伟,任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